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论文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论文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

高 黎

(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4)

摘 要 基于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心理健康的概念及作用,进而阐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最后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解决对策,其主要内容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相结合、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等,目的在于促进民族大团结,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 心理健康 对策分析

心理健康作为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把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而且在我国的党十九大报告中,有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元素之一,因此,需要针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高度重视。

医学院校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大多数采用传统授课方式、PBL模式教学,在专业知识讲授、实践操作方面继续发挥传统授课的优势;在德育教育方面部分采用网络教学,充分吸收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传统和网络并存的教学模式。传统与网络教育教学相结合,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发展全面的医学生贡献各自的力量。

1 心理健康概念及作用

心理健康代表着个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当个人处于内部或外部环境中遭受改变时,可以长时间保持正常心态和状态,不仅需要符合大学生的基本需求,还需要符合年龄需求。虽然近几年我国受到了经济发展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影响,促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好改善与发展,且人才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针对少数民族的人才而言,还在其人才素质和结构方面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因此,基于该社会发展背景下,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市场发展趋势,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做出整改。[1]

“有点奇怪。心脏病是她致死的原因,但是她的病历上没有心脏病的记录,只有糖尿病病史。但是她的糖尿病也不很严重,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亡。只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突发。这种情况不多见。”刘主任说。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目前现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存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形式化、语言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等问题。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2.1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形式化

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所以在其语言基础方面也存有较大差异,尤其针对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语言障碍问题尤为突出。有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因为长时间遭受家庭影响或者是学校语言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导致该类学生针对学习汉语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形成的语言障碍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看到比自己语言能力表达强的学生时,会不自觉的在心理产生自己不如其他学生的想法,从而针对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若是教师也没有在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教学的话,还会致使学生出现自卑心理,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语言产生消极心理和情绪,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

2.2 语言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

遭受文化差异或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文化不适应以及自卑心理等,此外,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的务工人群数量庞大,不仅致使部分学生成为留守学生,更是导致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对于院校而言,虽然部分院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并没有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得到落实,而且也没有在实际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作用。此外,根据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现状来看,部分院校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呈现形式化发展,虽然从表面上观看院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2]

2.3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而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中会涉及到很多心理学专业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是由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代理完成,但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在其文化等多个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交往不自信或者是回避等现象发生,这些问题都是以自卑情绪为核心的负面情绪,只有教育人员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够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此外,部分院校针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配备,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当做心理健康教育,在观念层次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同,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担任自己课程的教师,还要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3]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目标角度分析的话: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政治观念,树立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为主;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是以心理健康技巧和素养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发展为主。因此,两个课程不能由一名教师进行担任。

3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分析

院校的领导阶层或者是教师群体,都应当做好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有效结合的工作,不仅要在结合的过程当中积极主动沟通语言及其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的不同之处,扫除结合障碍,还需要在语言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支持和辅导,从而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在思想方面还需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所有行动的统一都具有重要意义,全方面为教育界提供基础服务。[4]

3.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2)健壮性。健壮性又称鲁棒性,是指软件对于规范要求以外的输入能够判断出这个输入不符合规范要求,并能有合理的处理方式。软件健壮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却是非常重要的软件外部量度标准。

院校要想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止步不前的现状,就需要院校能够在校内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不仅能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能针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明确主要的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首先,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时,应当把教师作为主体,并且还要针对其中存有的各个主体实现群体划分,确保每个个体都具有相对应的管理对象;其次,根据该体系创设总目标,并且还要把已经创设好的总目标落实到各个教育任务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能够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最后,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创设明确的制度规范,一方面针对教育人员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隐私及禁忌等给予尊重。

3.2 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相结合

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相结合、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等多个方面,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最终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从湖湘学派知行观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典范代表《实践论》,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理性在根本是相通的。在两者的融合碰撞中,毛泽东站在时代潮头,充分运用自己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在探索、积累社会变革理论和践行救国图存的道路上,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理论体系。《实践论》,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哲学,而且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典范。

3.3 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将通过以下几点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首先,积极引进专业师资人员。对于院校而言,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不仅需要较长时期,同时还需要直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需要院校能够通过积极引进专业教师人员的方式,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在引进专业师资人员时,还要充分考虑该人员的专业出生、工作经验等,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引进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技巧和经验,能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其次,加大培训力度。针对现有担任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现有教师人员的心理问题处理能力,并且还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从而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实效性。最后,召集志愿者。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多的院校而言,不仅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需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在专业建设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而且现如今要想有效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问题,就可以在专业心理学教师带领下,有效召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从而不断扩大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3.4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体系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不仅包含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包含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但是不论哪一性质的大学生,在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是长期工作。教育人员要想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到优质成绩和效果,就需要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档案,而且在当前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院校人员在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档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指标,只有形成具体的判断指标,才能有效证明和记录每名学生;其次,心理档案时间的划分。通过特定时间进行观察该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太短的时间观察学生,不仅无法判断学生心理发展趋势,还会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若是太长的时间,则是不利于对学生心理周期的掌握,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时间段;最后,针对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5]心理档案不仅是少数民族在校期间的心理成长变化,还关系到学生的隐私,所以,需要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借助严格制度规范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教育中,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人才及经济发展。因此,这就需要院校能够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将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相结合、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等有效方法,促进民族大团结和大融合,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毛志宏.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痛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7(09):232-235.

[2] 古丽给娜·巴热提.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倾向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J].才智,2017(10):96.

[3] 岳馨钰.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v.39(23):108-109.

[4] 郭仰东.文化适应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1):188-192.

[5] 周宇,罗翊,李亚波.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文存阅刊,2018(4X):199-199.

An Analysis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GAO Li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n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ental health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s are: perfect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i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with Han studen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etc.,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thus achieving better educational effect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support.

Keywords the new era; ethnic minority; mental health;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11.085

标签:;  ;  ;  ;  ;  

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