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发展_认识论论文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发展_认识论论文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逻辑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规律、方法和形式的科学。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路线、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科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辩证思维理论。

一、继承和发展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理论,提出了一条辩证逻辑的根本规律

关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关系,列宁曾指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①毛泽东继承和丰富了这一思想,把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统一提高到哲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看世界,去研究世界的问题,去指导实际工作,去议论人家长短,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毛泽东看来,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逻辑学)三者是一个东西。

首先,他揭示了三者一致的源泉在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是不同的,但他们的客观内容都是一致的。他指出:“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②其次,毛泽东揭示了三者一致的基础在于社会实践。毛泽东认为,人对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都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距。正因为如此,他把自己的认识论叫做《实践论》,并一再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离开了实践,人们就根本不可能把握和理解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也不可能进入人的大脑形成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第三,毛泽东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三者一致的根本规律。恩格斯曾指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③列宁曾指出:“逻辑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④毛泽东继承和深化了这一思想,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⑤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⑥由此可知,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的认识和思维的根本规律。认识论的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特殊表现,辩证逻辑的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理性思维阶段的具体表现。第四,毛泽东提出了两种可能性的逻辑思想,真正把辩证逻辑和认识论有机统一起来。可能性与现实性是辩证逻辑的一对重要范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现实可能性中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他指出:在干革命搞建设中,应当而且必须把工作基点放在应付最坏的可能性上面,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可能性。毛泽东认为,这里关键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努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其二是恰当地处理各种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三是善于把握转化的良机,在各种条件具备恰到好处时,果断地促进好的可能性的实现;其四是选择最好的转化形式。毛泽东提出的两种可能性逻辑思想的精华在于:把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对纯逻辑的范畴与非逻辑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具体地实现了辩证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提出了理性认识就是逻辑的认识,思维就是概念的矛盾运动的理论

第一,毛泽东指出,理性认识就是逻辑的认识,并阐明了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前提。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曾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⑦毛泽东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提出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的理论;还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穷发展的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这些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意义也十分重大。其一,明确了理性的认识就是逻辑的认识,说明认识论包括逻辑学,逻辑学也是关于认识的科学。其二,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坚持了辩证逻辑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作为理性认识辩证法的辩证逻辑才是唯物主义的。

第二,毛泽东科学地界定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具体地阐明了概念的产生和一般特点。列宁指出:概念是自然界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形式。毛泽东发挥了上述思想,在《实践论》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概念、概念怎样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他说:“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⑧这段话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说明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的思维形式,它来源于实践,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飞跃而来。这样来理解概念,一方面使概念辩证法具有客观意义,同时又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为辩证逻辑的概念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第三,毛泽东提出了思维是概念的矛盾运动的理论,从实质上揭示了辩证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的矛盾系统,为我们指明了研究辩证思维形式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毛泽东之前,列宁已深刻揭示了概念的矛盾性和系统性,指出“概念的关系(=转化=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⑨毛泽东则明确提出思维是“概念的矛盾运动”这一命题。他指出:“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人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⑩同时,毛泽东又指出:思维是概念的矛盾系统。概念是构成人类思维的逻辑起点和细胞,判断、推理、假说、科学论证等不外是概念的展开,是概念的矛盾运动系统。

三、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提出了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逻辑作为一门科学,其实践意义首先在于为人们提供探寻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因此,必须将它的规律、原则和理论转化为方法。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革命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总结和发展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倡导的矛盾分析方法,为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分析和综合这一辩证思维方法。列宁把分析和综合相结合作为辩证法的要素之一。毛泽东把分析和综合看作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过程,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象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11)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分析与综合的实质,他提出:“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12)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结合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全过程,把分析和综合看作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暴露矛盾和认识矛盾的方法。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综合就是把握事物矛盾之间的联系,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思维方法中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基础,毛泽东依据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核心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一个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论系统,使对立统一规律成为分析矛盾的系统的科学方法。毛泽东认为,既要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又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还要分析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问题。特别是他深刻地阐明了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不但必须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特殊性,而且必须分析同一运动形式的各个不同过程、同一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的矛盾特殊性;不但分析矛盾总体的特殊性,而且必须分析矛盾双方各自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各种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四、提出了一套注重实际操作的应用逻辑理论

列宁主要从理论上阐述辩证思维的基础、规律、特点、方法等,由此形成了列宁辩证逻辑的特点,那就是它带有较浓厚的思辩色彩,主要是理论的辩证逻辑。而毛泽东则是着重把那些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深奥的辩证原理、规律、方法,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化为可供直接操作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由此形成了毛泽东辩证逻辑的特点——注重逻辑科学的实际运用,主要地表现为应用的辩证逻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总是教导人们要学会辩证的思维,号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13)毛泽东结合党的实际工作,提出和论述了许多辩证思维的方式、方法。例如,他要坚持两分法,不搞绝对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又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流和支流。他还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例如他提出的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就是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的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就是个别和一般相结合思维方法的运用。在毛泽东的许多著作中,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都是运用以分析和综合为核心的思维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显示了辩证逻辑的巨大力量,为我们树立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光辉范例。

注释:

①④⑦⑨《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57页,第195页,第181页,第210页。

②⑤⑧⑩《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2页,第310页,第262页,第2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9页。

⑥(12)(1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2页,第413页,第361页,第362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97页。

标签:;  ;  ;  ;  ;  ;  ;  ;  ;  ;  ;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发展_认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