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分析论文_李迎新,王业,窦荣政,梁法文

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分析论文_李迎新,王业,窦荣政,梁法文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茌平县供电公司)

摘要:为了更好的对电力公司企业进行管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进一步的提升、完善电力系统的各方面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应用到电力企业中去,无疑是对现场管理的一种促进,将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信息性、准确性。本文主要就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的含义与目的、具体的应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这几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可视化管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生活需求,都对当前的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这一层面而言,做好电力资产的管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性作用。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来提升当前电力系统计量资产方面的管理,是当前人们所为之探讨的一件事情。在电力“大营销”管理理念下,采用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与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当前的电力资产进行管理,按照系统思想对资产管理过程进行全面集成,实现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借助于精益化方法和全过程优化,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含义与目的

电力是一个资产密集型的、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且地域性的分布较广。我国电企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基于职能的“分段”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大营销”管理体系需求。主要于管理上表现为缺乏对现场全面的管理,未能从资产规划、设计、采购、建设、安装、运行、直到报废的一系列过程中来进行实时的更新管理,难以适应电力行业高速发展对资产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精益化的要求。因而人们对原有的资产管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将智能化的计算机网络、GPS定位等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管理中来,对计量资产以全寿命周期的可视化方法来对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以实现可视化的现场电力资产管理。从而进一步的实现了对计量资产的需求、供给管理、现场资产的质量情况、维护等方面,进行可视化的信息定位管理。

从现阶段的电力公司生产管理情况来看,其资产管理模式可以遵照计量资产寿命周期形式进行八个阶段的划分,分别是规划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建造结算、物资获取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运维阶段、报废阶段。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可有效的将资产管理与营销管理、公司的整体经营规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电力资产管理的总目标,即提高资产统筹协调的准确性、效率性以及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对电力资产需求、购置、维护、安装等方面进行全程的可视化监督管理目标。

二、当前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计划需求方面

采用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以后,可有效的克服由于供电设备分布广、资产种类繁多所导致的需求表编制不准确的情况。总公司对于需要进行改造的设备进行统一规划与详细的调查后,对需要进行改造的设备量进行确定,并于系统中相应的生成需求计划报表。在进行分析以后,明确当前急需改造的设备,并优先分配资金对其进行改造。

(二)供货管理方面

利用ERP系统,有效的将供应商与招标采购信息相联系。不仅如此,还可实时的对相关的物流信息进行可视化跟踪。在这个过程中,采用手机终端技术可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上传,方便了相关人员对供货地点、数量、批次、货单等情况进行实时的查询,无形中便强化到了资产全过程的管理。

(三)计量资产的定位管理方面

在将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化技术、移动技术与GPS定位技术等结合使用后,可达到全面掌控计量现场的工程进展、安全措施实施等情况,实现了可视化的、动态的工程现场管理目标。

(四)日常的运营维护方面

利用SG186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资产进行管理,可清晰的、实时的观察到当前资产运行的分布情况。这无疑延伸了管理的深度,可及时的了解到真实的现场情况,掌握准确的可视化信息数据,有利于日常维护工作,可及时的对故障情况进行排查,保证了现场电力系统的安全化、正常化、有序化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资产管理流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如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等多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计量资产管理存在真空区,从而无法实现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

(二)基础性的信息服务还不完善

要想高效的来利用相应的高科技设备,充分的来实现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做好信息系统服务工作,扩大信息的采集面,全方位的、有效的来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将其录入到相应的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当前的信息系统服务还存有很大的欠缺,这无疑将影响到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的应用。

电能计量资产成本管理不科学

当前的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化管理于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尚未形成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成本管理全局意识。进而导致采购计划不够细致,与供货、招标未能有效的衔接。而在仓促管理方面,储运、配送不够集约化,对资产的报废管理也不规范,未能有效的控制资源,引发了浪费情况的发生。

四、改进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以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为指导思想,实现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化管理目标,促进计量设备于采购、储运等方面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可视化数字化信息监督管理于各环节能切实的落实,最总达到提升管理水平,达到最优化管理的目的。

(二)加强信息化的资产核查工作

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条形码与其对应,工作人员应当利用SG186系统进行资产的出入库,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保证条码与物对应、物与账对应、帐与条码对应,保障相关管理的可视化,保证各数据系统能够实现联动。可以以ERP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辅助系统对资产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整体性,从而资产管理的有效展开。

(三)加强运维成本管理

在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故障引起的损失占较大比重,全寿命周期管理在设备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时就充分考虑可靠性因素, 全面分析可靠性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有助于从源头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提升电力企业资产的质量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完善设备报废管理工作制度

报废流程通常是电力公司资产管理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做好报废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出现设备报废处理缓慢、忽略报废处理等问题,就有可能造成资产的流失,造成现有资产账务不符,因此要按照期限进行资产报废,并提交相应技术报告,同时将报废资产统一交由物资部门保管,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每个资产都有相应的账务与之对应,达到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提出了更好的管理要求。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引入其中,无疑可起到提高管理效果的作用。但是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本身是一项广泛性强的系统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多部门的配合、协调,以实现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的最优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人们去进一步的进行完善与改进。从而来实现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向着稳定、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潇炜,樊胜强.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

[2]熊德智,陈向群,杨帅,赵丹.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电力,2014(06).

[3]樊飞玲,何玲,任峰,王刚.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可视化计量资产管理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

论文作者:李迎新,王业,窦荣政,梁法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分析论文_李迎新,王业,窦荣政,梁法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