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死因分析论文_崔迪,杨琛,刘昊,朱立场,胡蓉

(1.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6;

2.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

CUI Di,LIU Hao,ZHU Li-Chang,HU Rong ( Shang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Area,Shanghai 200126,China)

YANG C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6)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10)对上钢社区居民2014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 上钢社区2014年全死因死亡数为1049人,居民死亡率为10.30‰。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数的91.52%。居潜在减寿年数前5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减寿率为11.14%。结论 慢性疾病和损伤为本社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增强安全意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目的。

【关键词】居民;死因;监测;潜在减寿年数

【Abstract】Objective:To ascertain the mortality level and death cau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mong inhabitants in Shanggang community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making preventive methods.Methods: The analysis of death causes was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n disease surveillance in Pudong New Area Shang gang community in 2014,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ath causes was confined with ICD-10.Results:The death rate was10.30‰,and the sequence of death causes was heart and brain vascular diseases,cancer,respiratory diseases,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s ,injuries and poisoning. The total proportion of the five leading death causes was 91.52% in all death causes.Conclusion:The chronic diseases and injur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Shanggang community in 2014.Therefore,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must be carried out.In habit a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hange unhealthy behavior and enhance safety awareness,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injury,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residents.

【Key words】Residents; Death cause; Surveillance;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及疾病防治工作的加强,疾病谱和死亡谱正发生显著的变化。上世纪二十年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正被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通过本次人口与死因分析,力求寻找出本社区人口与死因变化规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开展“六位一体”功能及更好地制定疾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4年上钢街道上报的户籍人口死亡监测报告,人口资料由上钢新村派出所提供。

1.2方法

死因按国际分类 (ICD-10) 标准[1]进行分类。,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PYLL) ,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Death Reg 200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 对构成比和率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014上钢社区户籍平均人口数为101848人(男50666人,女51182人),性别比为98.99。出生户籍人口数为681人(男353人,女328人),出生率为6.69‰。全年死亡户籍人口数共为1049人,年均粗死亡率为10.30‰,其中男性死亡568人,死亡率为11.21‰,女性死亡481人,死亡率为9.40‰。此资料经公安部门、生命统计条线核实、审查,资料来源完整、准确。(见表1)

2.2 死因顺位及主要死亡原因

2014年上钢社区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疾病,前5 位死因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91.52%。(见表2)

2.3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PYLL) 分析

居PYLL 前5 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其中恶性肿瘤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总减寿率为11.14‰,其中男性减寿率为15.64‰,女性减寿率为6.69‰。损伤和中毒平均减寿年数为4.86年/人,其中男性为6.38年/人,女性为3.09年/人。(见表3)

表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减寿分析(2014年)

3 讨论

从2014年上钢社区户籍人口结构和死亡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上钢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33.41%,表明上钢社区人口结构与本市及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从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每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除了年龄的危险因素之外,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密切相关。[2-4]居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前5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尤其是男性居民[5],损伤与中毒所导致的早死是低年龄组的首位原因[6]。早死除对寿命、工作及社会价值造成影响之外,同时给家庭也带来严重损失。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心理压力也越来越沉重,自杀比例的增高警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心理疏导。所以损伤中毒与意外伤害亦应成为社区防控的一个重点。目前,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也是上钢地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本镇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防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跌落,进行有效心里疏导等措施,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

综上所述,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到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及时掌握本社区死因变化规律,以社区为中心,面向家庭,发展全科医疗服务体系,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整体作用,提供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一体化的全科医疗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参考文献

[1]董景五.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ICD-10)[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3-34

[2]杨银燕,王伟.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2012年户籍居民死因监测结果[J].上海预防医学,2014, 26(1):45-46

[3]杜渐,金达丰,方顺源. 2001-2003年杭州市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13(2):85-86

[4]汤军克,李惠英,田秀红.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死亡年龄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03,15( 2):90-91

[5]汪芬娟,金以森,诸建伟,等.杭州市萧山区198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减寿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3):157-159

[6]傅益飞,沈晓青,沈惠平,等.上海市南汇区2005年社区居民伤害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1):12-13

基金项目: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合同编号:PWRq2013-30

论文作者:崔迪,杨琛,刘昊,朱立场,胡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2014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死因分析论文_崔迪,杨琛,刘昊,朱立场,胡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