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监制+安全巡视”为手段切实论文_吴昊

以“双监制+安全巡视”为手段切实论文_吴昊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安徽淮南 232008)

摘要:某某电厂坚持全员控制差错的理念,借鉴吸收行业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经过调查、论证和运用,推行了大修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双监制+安全巡视”制度,规范了作业人员的行为,通过增加监护力量,有效地控制了作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违章行为,杜绝了事故的发生,有力促进和推动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大修现场;安全管理;双监制

某某发电厂始建于1982年,现装机容量2540MW。分三期工程建成,一期为2×320MW亚临界发电机组、二期为2×320MW亚临界发电机组、三期为2×630MW超临界发电机组。拥有500KV、220KV升压站各一座,500KV输电线路四条、220KV输电线路六条,是华东电网主力电厂之一。某某发电厂先后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某某发电厂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全员控制差错,切实加强设备治理,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等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大修现场推行“双监制”在及时发现各种隐患、保障安全基础工作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背景的产生

发电企业设备、设施众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安全生产风险存在于电力生产全过程。某某电厂自建厂以来,虽然在大修期间采取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举措,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现场违章,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仍有发生。分析安全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安全基础性的工作都做了,但总是做不到位。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某某电厂又先后完成了六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尤其是技改工程存在施工单位多、人员复杂、外包人员安全技能及安全意识交底的问题,同时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交叉作业、起重作业、焊接作业等高风险的项目大量存在,给现场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对作业现场实施全时段、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为此,某某电厂在借鉴国内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经过反复论证,大胆突破思维惯势,提出在大修现场实施以专职安全监护和专项安全监督双重保险为手段的现场监管(即安全生产“双监制”)模式,试图通过实现对安全生产现场监督的动态闭环管理与控制,努力实现“零违章、零偏差、零伤亡”的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工作中积极引入逆向思维模式,强化安全思想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安全管理新手段。

1、传统的安全监督理念满足不了现场实际需要

为落实集团公司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安全”管理理念,以降低差错和违章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在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大修及技改现场安全监护、监督的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如某电厂预热器改造拆除脚手架时,因监护人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发生高空落物事件,一块长约200×150毫米的角铁从预热器平台下方脚手架坠落,反弹到一位检修职工身上,造成人身轻伤;再如某电厂大修期间开展引风机文明生产工作时,由于监护不到位,人员误碰了热工探头,造成机组停运。据了解,不少电厂都多少发生过在大修及技改期间因监护人监护不到位、或缺位,引发的设备停役、系统解列以及机组强迫停运等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我们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多数都是片面强调了安全工作监护的作用,或者是突出强调了专项安全监督的效果,而没有真正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以上问题归根到底,是缺少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大修及技改现场的重点检修工程、重点检修项目、外包工程等,仅仅加强安全监督是不够的,仅仅依靠现场安全监护也不够的,必须把“监护、监督”密切结合,形成作业区域内的静态安全监护和全方位的动态安全监督,从而紧密不分的“双监”,其目的在保证体系发挥作用的同时,利用“双监制”,及时发现、曝光、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大修及技改现场风险降到最低。基于以上考虑,该厂认为并规定大修及技改现场作业必须建立和推行“双监制”。

2、推行双监制是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专职安全监护:即指定合格的专职工作监护人负责全过程工作监护,直至工作结束为止。专职安全监护人不得从事任何作业,其主要职责是监护“三措两案”及有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执行,监护作业人员的行为,检查设备装置和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可靠,及时发现、制止、纠正违章等不安全现象,提出改进、完善建议。对因监护不到位而发生有后果的不安全事件,负有连带责任。

专项安全监督:专项安全监督即在作业现场设置区域安全监督岗,对所辖范围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及所有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监督施工安全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的落实、完善。专项安全监督人员同时对专职监护人员的到位情况及监护质量进行检查、考评。

安全巡视:为做好对监督者的监督,确保监督责任真正落实到位,避免存在监督盲区。我们大胆借鉴中央巡视工作的经验,由厂监审部、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巡视组,不定期对各检修作业点专职监护人及专项监督人的工作进行“飞行巡视”,一旦发现不履职、不尽责的严格考核,使监督者时刻被受到监督。

最终通过“专职安全监护—专项安全监督—安全巡视”的模式,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监督责任,使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杜绝或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

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生产管理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主,安全管理以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和处理为主,没有动态评价、持续改进的习惯和机制;一些设备上难以整改的缺陷和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长期存在,大家熟视无睹,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双监制”动态管理就是引入风险评估的管理理念和持续改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大修及技改期间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运用无处不在的动态评估、管理和控制,使“双监制”动态管理意识深深地渗入员工的脑海里和工作中,使他们的行为逐步规范起来;做到隐患整改及时进行,设备上难以解决的缺陷和现场工作、管理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得到及时消除或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查评的结果及时更新,使领导随时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最新动态,从而运筹帷幄,搞好安全生产管理;使监护到的区域和内容、项目、标准和依据都能够符合安全管理的实际。

二、内涵与创新点

(一)内涵

通过发挥专职安全监护的“静态效应”和专项安全监督的“动态效应”,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抵消了专职安全监护人无考核权的“管理死区”,违章行为大大得到遏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凸显出监护有责,监督有力,大修及技改现场安全管理可控在控。

(二)创新点

(1)实施开工条件验证,做实安全准入。做到不合格的队伍及人员不得进厂,不符合条件的作业场所不得施工。

(2)体现大修及技改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状态可控、在控。

(3)满足作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

(4)增加了安全监护、监督人过程监督的元素。

(5)适应范围广泛,安全监护、监督工作不断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主要内容和做法

(一)调研及可行性论证

在充分调研本企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厂部组织专业人员充分讨论、修改、再讨论,最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 “双监制”系列实施方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专职监护人行政上受本单位行政正职直接领导,业务上受本单位安全员直接领导,接受厂安全监察部的工作指导。要求在机组大修、小修、技术改造、基建,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作业现场实施安全“双监制”。

(二)安全“双监制”的具体实施

1、“双监制”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机组大小修及技改现场,人员多、环境复杂,存在交叉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等高风险的项目,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作业。

2、专职安全监护

(1)人员素质与基本规定:专职监护人应指定工作经验较为丰富、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经验的本单位在职职工担任,本单位安全员不在其列。并经过安全监督管理知识和工作职责的培训。

(以某某电厂近三年机组大修为例)机组大小修专职监护人数设定的原则是汽机、电气和锅炉专业不少于3人;热控、除灰专业不少于2人;其它人数较少的生产单位,应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设立专职监护人,但不能少于1人。

(2)流程与职责:

依据实际工作项目、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定点包片、定区域设置专职工作监护人员;

指定的专职监护人应在开工前3天,由工作所在单位以书面形式报到安全监察部,注明专职监护人的姓名、现工作岗位和联系电话。安全监察部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各单位指定的专职监护人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交代工作注意事项。

各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办理许可开工后,按照工作票所述工作地点,应主动到本单位指定的专职监护人处办理登记(发包工程由联系人带到现场履行登记手续),接受专职监护人监护管理;专职监护人员应在工作负责人持有的工作票上部空白处签名,并注明联系电话。

专职监护人员按“专职监护人员工作日志”要求每日填写工作日志。

(3)专职工作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和工作手段

(a)在指定的工作时间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等同于安全监督人员,不替代每项具体工作监护人(负责人)的职责,也不取代特殊项目厂专项安全监督小组成员的职责;享受所在单位规定的加班、值班等各种补贴和奖励。

(b)专职监护人不得从事任何作业,其主要职责是对所辖范围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及所有作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护,作到环境状态安全、人员行为规范;及时发现问题,正确指出、纠正违章,协调立体交叉、多组人员交叉作业;如实向本单位行政领导和安全员报告当天现场工作情况。

(c)专职监护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应佩戴 “安全监督”袖标,必须坚守作业现场,应提前进入作业现场,最后退出作业现场,执行全过程监护。如需离开作业现场,必须向本单位安全员及工作负责人说明。作业场所有连续工作项目时,单位领导应安排专职监护人实行倒班轮换监护制。

(d)视作业环境的状况,如在容器内、周围有运转、带电设备等,专职监护人应重点关注并提醒工作负责人和作业人员注意安全措施和危险点预控措施的落实执行。

(e)每项工作任务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仔细清理现场,撤消作业前所做的临时性安全措施,由专职监护人再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履行工作票终结手续。

(f)设备转入试验时,专职监护人必须确认工作班人员全部离开检修地点,已办理押票手续方可进行。

3、专项安全监督

(1)人员素质与基本要求:持证专职安全监督人员。

(2)流程与职责:开工前向该项目专职工作监护人交代清楚工作监护内容和注意事项,工作过程中每天应带领监护人共同对作业现场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直至工程结束。

(3)专项安全监督工作手段

(a)厂安监部、分场安全员;坚持对生产现场实施安全监督,比如工作负责人是否持票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有权进入生产区域、施工现场、控制室、监督检查和了解安全情况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在监督检查时有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的义务;发现安全隐患时有向管辖单位(部门)反映或提出预防措施的义务。

(b)检查现场两票执行情况,检查安全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真正落实,检查人员准入情况,检查起重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是否持证,检查使用的大型施工机具和工器具是否合格。发现、曝光、考核违章行为,巡查定点,包片的专职监护人是否在岗履责。

(c)立体交叉作业项目,加强多家施工单位的纵横向协调,加强专业间的联系沟通,监督各责任单位上、下,左、右各层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召开现场协调会,督办整改。

(d)特殊项目的单项作业,工作负责人交待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时,专职监护人必须到场,并同工作班人员一起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票上签名,在专职监护人未到的情况下严禁开工作业。

四、安全“双监制”的实施成效

1、促使现场安全管理监督责任、监护责任明确,到位做实。

由于加大了大修及技改现场作业的“双监制”管理,更能对检修作业全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控制,强调将具体明细的危险点对表监督,关口前移,加大监督力度,促使了现场安全管理监督责任、监护责任明确,到位做实。在动态的查评中随时受到分析评估,安全管理的痕迹和效果得到来自几个层面的监督监管,促进各级管理者不断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为提高管理水平主动去创新和发展,找到符合标准和生产实际的方法。

2、有利于纠正差错和减少违章行为。

从近年来的通报中,因作业人员监护失职的现象时有发生。不难看出,大都是因违章作业人员没有认识到任何一项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危险,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是主要的原因,“双监制”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四不伤害”能力。一线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现实安全问题的分析,从而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强化安全的理念。

3、大大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

推行大修期间检修作业“双监制”制度,有利于纠正差错和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加大了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现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断得到规范,大大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为实现零违章建立了在控可控的手段。通过“双监制”的实际运用,提升了我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健康,没有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件,维护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按平均事故率估算,减少的事故可降低企业事故成本几百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论文作者: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以“双监制+安全巡视”为手段切实论文_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