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斌斌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二病区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积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T检验,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CL-90积分、SF-36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T检验,P<0.05。结论:加强常规围术期护理、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专科护理可显著改善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预后,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切除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以腰腿疼痛为特征的骨科常见疾病,与髓核突出对周围神经引起的压迫刺激密切相关[1]。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对于解除相邻脊神经根的压迫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围术期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容易出现强烈应激性反应,不利于改善预后。此外,术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康复周期较长,需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41例,男患21例、女患20例;平均(37.9±3.7)岁;平均病程(7.58±3.74)个月;髓核突出类型:突出型14例、脱出型19例、游离型8例;观察组42例,男患22例、女患20例;平均(38.3±4.1)岁;平均病程(7.65±3.59)个月;髓核突出类型:突出型14例、脱出型22例、游离型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符合对照试验原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术前准备,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严格遵守医嘱,嘱咐患者放松心理,并排空胃肠道等;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切口的愈合情况及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并预防并发症发生,给予必要的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讲解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介绍病区痊愈的病例,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及治疗护理依从性;健康指导,利用查房、检查、治疗及护理等时机,由工作经验丰富,且表达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详细解读;疼痛护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正确描述疼痛的范围及部位;疼痛剧烈时,严格遵守医嘱采取非甾体类止痛药对症治疗,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让患者感觉舒适,减轻疼痛;在疼痛发作时,应制动,平卧侧卧交替休息,避免坐位;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功能锻炼,锻炼强度循序渐进,在不增加疼痛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功能锻炼方法,因人而异;以运动简单、易于掌握及强度合适的功能锻炼方法为主,如慢走、户外活动、腰背肌功能训练、五点支撑法等,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积分[2]。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T检验,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先进术式,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优势;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作为保证该术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由于围术期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性,影响病情转归、疗效的因素较为复杂,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缺乏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方面无明显作用[3]。对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旨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舒适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魏秦[4]等研究认为,对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作为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由本研究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T检验,P<0.05;佐证了个体化护理可降低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在个体化护理中,采取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可消除负性情绪,结合规范化的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通过疼痛护理,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部位及范围,可为采取止痛对症治疗、保持舒适体位而提供依据;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专科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病灶血液循环及关节功能的恢复[5]。由本研究表2可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CL-90积分、SF-36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T检验,P<0.05;进一步个体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常规围术期护理、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专科护理可显著改善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预后,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饶渭霞,陈敏,李云莉等.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4,14(11):120-121.

[2]田粉琼,赵采花.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4):230-231.

[3]王玉芬.椎间孔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天津护理,2015,23(6):512-513.

[4]魏秦,雷岳山.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432-2433.

[5]陈远明,王建,周跃等.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痛[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2):184-187.

论文作者:刘斌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斌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