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论文_谢焕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论文_谢焕辉

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宁丰小学 51458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经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作文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水平低。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

1.作文题材的雷同,单一。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所以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很单一。

2.作文内容的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见识面的狭窄决定了学生作文内容的单调,空洞。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作文,就存在空洞的弊病,如写事一类的文章,学生大多用流水帐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难以写具体;或者找来一些作文书、作文刊物照搬照抄,根本不是自己亲身经历,长此下去,就会让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即某天要是不看作文书了,将不知如何落笔。

3.学生写作技能差、语病多,作文缺乏创新精神。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比较单一,教学上存在无计划和脱节的弊病,造成学生的写作技能较差,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另外,农村学生没有很好的汉语言环境,受方言的影响大,写出来的句子不够通顺,语病也较多。

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1.学生因素。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小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很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除了校园就是家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他们平常的交谈大多用方言。交谈与习作的脱节,视野的狭窄,可供阅读的书籍的贫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大部分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一,单薄空洞,语言表达枯燥、不规范、不切实际。

2.教师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然而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的见闻、信息也相对贫乏、闭塞。教师们接受新鲜知识、理论的途径有限,对课改的方向不够明确,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的领会不够深刻,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的改革理念,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更是只能得到一知半解。教师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调动不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3.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由于农村地处相对偏远,相对落后闭塞,学校硬件设施相对欠缺,图书馆、阅览室尚不健全,图书陈旧过时,信息传媒相对滞后,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宽裕,农村社会文化背景的落后,限制了学生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造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狭窄,接触社会少,生活单调,视野小,在作文中无东西可写,因此,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也有一种恐惧感、厌恶感。

三、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写出农村特色,激发兴趣。针对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心理,首先应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作文命题应开放,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而道听途说的材料一进入文章就会出现破绽。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写出农村特色。农村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注重口语交际,学会观察、思维,培养想象力,激发兴趣。口语交际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手段。低年级可由看图为训练点。先由单幅图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幅图的训练,教师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培养观察力,还可在一些基本图示画面上进行自由贴画游戏。贴什么画,贴在什么地方,儿童根据其认识程度的差异自有不同的想象,正是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中年级进行多幅图说话写话时,可先打乱图序,再让学生展开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最后连贯地表达图意。高年级段,可根据某些片断,进行一些扩写和续写的训练。有时,还可录放一组模拟音响或音乐片断,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由创作,把音乐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培养思维、想象的兴趣,又不加重负担。

(3)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不太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2.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上好每堂作文课。

(1)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的结构以及表达方法等,从而供自己作文时借鉴和使用。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写作材料。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写作的能力。针对农村小学生阅读书籍的贫乏,教师要想办法多挖掘书源,可充分利用学校里的图书室,也可在班级里设置图书角,学生把家中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放进班级里的图书角,供全体学生轮流读,这样便发挥了“拿出一本书可读更多书”的优势,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进而也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3)拓展作文视野,上好每堂作文课。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注重书本范例,以本为本,致使学生视野狭窄。我认为要上好作文课,尤其要做好课前准备,优化观察过程,学会选材。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学写一处景物,如果教师在一番常规性的指导后,就以校园一角为题,让学生自由观察,然后作文,学生往往会一窝蜂地涌向一处,写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我在教这篇作文前,利用午休时间,分别带了几组学生在校园内从多角度进行了实地观察指导,同学们兴趣盎然,以前看似平常的景物,现在经过老师的引导,却是那么美好。学会了观察,也就有话可写了。从作文的结果来看,也确实令人满意。这些文章选材不同,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3.注重作文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如:在一次批改三年级的作文时,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水平很差的学生在作文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刹那间”这个词用得真棒!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做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另外,老师批改作文应及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不足或进步。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联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总结经验,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

论文作者:谢焕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论文_谢焕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