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武 婧 (陕西省神木市文化馆 719300)

摘要: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在全国构建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重点难点在基层,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基层。

关键词: 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基层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

(一)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好改善

各县均实现有“两馆一站”,按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标准,大多数县(区)达到占地面积标准;活动室、阅览室等设施及其功能基本具备。部分县实现了县有“三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提供了电脑、投影、灯光、音响、电子阅览器材、阅览桌椅等基础设施。从整体情况来看,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比以前有较好的改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县协调利用学校等设施资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有关部门的演出免费使用县影剧院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设施,对学校及相关部门文化演出免费借用服装、道具等。

(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各县均有各类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各种文化协会、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蹈队,自乐班等,基本能满足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部分县里村村有庙会,开展社火、龙灯、秧歌等各种民间艺术展演;各县里均有自己的社区文化活动点,以广场、街道、社区露天空地为阵地,以就近的居民为主体,开展自娱自乐的休闲健身、秧歌舞蹈、吹拉弹唱等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另外,各县在艺术培训、图书借阅服务、业余文学创作等方面也积极开展工作,服务人次不断增加。

(三)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确保了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资源普查、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些县在中央、省级转移支出资金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方面进行了资金配套。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基层政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基层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工作部署以及政府责任等认识不足,“重经济轻文化”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在大多数县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有些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敷衍塞责,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精心组织的活动不闻不问,也不予支持。

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改变了,对于传统的电视和报纸杂志等传媒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网络作为媒介比起传统的媒介更显得出很多优势,它打破了地域限制,更实时快捷直观地得到所要获取的信息,也使信息得以共享,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互联网上的众多网站中,新闻发布系统在各大网站中是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人们能够通过网站上的新闻发布系统了解更多的信息,获取社会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新闻进行检索。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依然薄弱

各级公共文化单位普遍存在人员年龄结构老化、补充新生力量艰难而缓慢、不专业或专业能力不强、适应新形势能力差的问题。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都达到了编制配备不少于1至2名的要求,问题是到岗的人员“不专业、不专心、不专用”。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由政府购买的公益文化岗位的要求基本实现,但往往是村干部、妇联主任等兼职,由于待遇低或无待遇的兼职性质,没有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村(社区)兼职干部问题是文化活动不活跃的主因之一。总结起来说,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文化专干招募缺乏准入标准,导致基层文化队伍专业性不足;二是待遇水平偏低,导致文化队伍缺乏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三是借用现象十分严重,影响文化干部集中精力干事。

统筹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针对人口实际分布情况及现实需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性、关键性设施进行精准化建设。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重点解决“广电户户通”,保障每个家庭实现通过电视渠道获取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地区,联合电信或互联网运营商,重点解决互联网高速接入问题,保障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终端获取各类公共服务资源。

所有试验小区都于5月3日覆膜,5月10日深浇水,5月25日人工用点播器播种,5月27日喷施草甘膦进行芽前除草处理,6月21日浇头水,7月上旬浇二水,二水时改良区施尿素225 kg/hm2,对照区施尿素405 kg/hm2,其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均相同,9月16日收获测产。

(三)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监管不力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维护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的质量,尤其是针对广电卫星接收设备、农村体育建设设施等,以县为单位落实运营维护责任。

其次,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匮乏。目前农村绝大多数文艺社团、班组都是农民或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自主管理、自行发展,没有经费保障。服装、道具、音响等设备均由自己添置,外出演出的各项费用也是自筹,好一点的团队,靠微薄的演出收入勉强运转,一般的团队只能是自娱自乐、自生自灭。

(四)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依然严峻

大多数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简陋,活动空间小、少、功能单一,特别是人口比较多的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占地面积、活动场地、设施设备等没有达到服务相应的人口规模的标准。许多县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无力建设非遗展示馆。

加强便民数字终端建设,同时加强优秀数字文化内容的遴选、集成,提高向基层推送效率。更多地吸引文化企业或专业机构参与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提供给城乡居民。除某些没有市场潜力、但又十分重要的数字资源之外,不宜过多地要求公益性文化机构来建设数字资源。不必苛求基层要生产多少数字文化资源,重点在于把全国现有的优质数字文化资源渠道畅通地提供给基层居民。

(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针对性不强

主要表现在:图书品种单一,更新慢,不能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农家书屋”由省级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统一配送,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各地农村群众不同需求,读者很少光顾。“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项目以旧影片为主、新片偏少或没有,不及央视电影频道内容丰富,大多数地方缺乏观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及电子阅览室大都处于闲置状态,信息资源没有吸引力。有些乡镇文化站成为多功能站,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办等,不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民间社团活动比较活跃。但一些非遗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民间艺术活动扶持不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潜在的文化消费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性、关键性设施设备的精准化建设

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无人管、不会管、不敢管,基本功能没有发挥。许多镇综合文化站虽然设有不同功能的活动室及活动器材,但大都面积狭小、功能不全,甚至挪作他用。

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位同学摸几何体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另一位同学猜猜它的名字,然后交换进行.老师提两个要求:第一,描述几何体的时候,注意使用数学语言,要有条理的表达;第二,自己选择一个你认为描述最准确最好的几何体,准备汇报.

虽然中央通过转移支出对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行了经费支持,重点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历史欠账问题,后又给予基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补助,但是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依然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前中央拨付的专项资金,由于上级部门截留、挪用等原因,并没有完全用于基层设施建设;二是县级财政无力支付或不重视文化投入,有的全县经费投入不足一个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补助经费,许多县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挪作他用。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维护及业务经费不足。由于“三区”大都属于财政拨付,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充分考虑设施运营维护、免费开放工作所增加的刚性支出等情况,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活动场地、活动器材等的更新、维护等经费欠缺。图书购置、群文活动等经费,特别是按照服务人口规模所需要的相关业务经费,要不没有,要不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柬埔寨不仅不与中国接壤,同中国的地理距离也较远。而它的三个接壤国中有泰国和越南两个强国。柬埔寨是中南半岛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1世纪就建立了扶南国。9世纪初阇耶跋摩二世建立的吴哥王朝后来逐渐走向强盛,成为版图涵盖今柬埔寨及泰、老、缅、越部分地区的大国。不过在15—19世纪,国力衰落的柬埔寨渐成为暹罗和越南争夺蚕食的对象,甚至一度沦为暹越共同的附属国。[注]这段历史被称为“柬埔寨黑暗时代”。如今柬埔寨也同泰越两国存在领土争议,并因此发生了数次边境冲突。

(二)加强村(社区)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

发挥村(社区)自治组织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营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基层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如图书资源的选购、文化活动的开展、电影戏剧下乡的剧目遴选等。尤其要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需求和诉求。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对基层现有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文化队伍专业化水平。新增文化专干选拔要明确基本的业务准入条件和门槛,逐步实现文化队伍的专业化。乡镇和农村基层文化专干的待遇,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基层文化专干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职称(职务)评聘向乡镇和农村倾斜。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在招募和职称评聘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建立基层文化专干荣誉制度,如20年以上颁省级荣誉,30年以上颁国家荣誉等。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

有必要加强共青团、妇联、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慈善组织和基金会等,在关心和定向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特别是留守妇女儿童方面有很多善举,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组织的活动目前还受到一些限制。为这些组织提供必要的平台,能够更大发挥其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雇佣关系中,雇员为雇主利益,在雇主的指挥、管控之下进行劳务活动。从保护雇员的角度出发,雇员在雇佣关系中受到损害,法律规定了雇员的选择权,雇员有权向雇主主张赔偿,也有权向第三人主张赔偿的不真正连带责任。邹某某雇主责任案例中,雇主责任是对于侵权第三人的侵权责任的一种转移承担,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应以侵权第三人应承担责任为限,因此,法院在判决雇主责任时,应选择第三种意见,根据第三人与受害人邹某某的责任比例,判决雇主应承担的责任。

(五)加强贫困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民间专业艺术人才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大对以组织、团体形态存在的基层社团、协会等的支持力度,在展示交流的平台、开展活动的场地空间、培训、经费奖补等方面为其提供切实帮助,使之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之一,同时存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三是针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开发、商贸等,采取免费培训、邀请专家来辅导、推荐参加展览交易平台等多种方式,扶持一批民间艺术人才、群众文化团体,促进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促进文化消费。

标签:;  ;  ;  ;  

浅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