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论文_张玉民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宝山医院肾内科 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 要】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8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分为对照组(n=19,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和实验组(n=19,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透析1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Scr、BUN下降率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程度上和β2- MG下降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感染几率上,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存率

0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指的是为了使慢性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使慢性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而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的过渡方法[1]。行血液透析的目的是为了对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起到替代作用,比如将代谢废物清除掉,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起到调节作用等。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值得肯定,但是为了使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有效改善,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使毒素物质得到最有效的清除,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降低。为了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本文选取38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38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糖尿病、高血压病、年龄>60岁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均不在纳入范围。观察目标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7例、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5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IgA肾病、多囊肾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1例、7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之间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实验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所有透析器透析膜的面积均为1.3m2,低通量血液透析超滤系数为5.5mL/(h•mmHg),高通量血液透析超滤系数为30mL/(h•mmHg)。两组患者每星期均进行两次的透析,每次透析的时间为4.5h,每次血流量为(250~300)mL/min,每次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均将碳酸氢盐透析作为透析液,将1.5mmol/L设定为透析液的钙浓度。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均规律透析>12个月。

1.3观察指标

血清Scr、BUN、β2-MG;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主观生存质量(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睡眠、食欲状况,有没有出现疲乏、胸闷、抑郁等一般症状,皮肤瘙痒状况,关节疼痛症状等);并发感染几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在各项指标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透析1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Scr、BUN下降率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指标上的差异如表1所示。

2.2在生存质量、生存率、并发感染几率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实验组患者主观生活质量评分为75.8±1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7.4±11.5分);实验组有3例死亡,死亡率为15.8%,并发感染者5例,占26.3%,对照组有8例死亡,死亡率为42.1%,并发感染者9例,占47.4%;两组相比,实验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生存率更高、并发感染几率更低。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以往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的常规血液透析都是低通量透析,其能够使患者血液中的水溶性小分子毒素得到有效的清除,比如尿素和肌酐,但是在清除中分子物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2]。此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时间进行透析治疗,中分子物质在其体内的含量大大增加,使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这样会对透析的充分性造成影响,使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更好地清除大、中分子毒素,使微炎症反应的水平得到减弱,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贫血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不过因本次研究样本量的局限性,高通量血液透析是否能够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这还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参考文献:

[1]王蓓,王铠.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2,2(5):252-254.

[2]刘骏峰,丁峰,顾勇.高通量透析研究新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4):317-320.

论文作者:张玉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论文_张玉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