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范小丽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南京 210048)

【摘要】目的:探究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手术确诊的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计算机断层扫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48%(22/27)、100%(21/21)、89.58%(43/48);磁共振成像诊断分别为100%(29/29)、100%(19/19)、100%(48/48),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查在周围软性组织变化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错位程度、关节面坍塌程度、骨折部位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是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14-02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急诊创伤常见骨折类型,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膝关节韧带损伤及软骨损伤,通常是由于高空坠落、车祸等因素导致的[1]。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通常通过X线检查难以诊断,极易发生误诊及漏诊,进而耽误治疗[2]。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而且多序列及多方位成像,进而可以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此类骨折患者中得到普遍应用,然而因为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难以全面显示关节面坍塌、骨折部位等情况[3]。为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手术确诊的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手术确诊的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48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均值(42.45±4.23)岁;打架斗殴为8例,重物砸伤为12例,高空坠伤为7例,车祸为21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都通过手术明确病情;不存在器官衰竭、血管神经损伤;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通过医院伦理学会审核。排除标准:哺乳及妊娠女性;存在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等患者。

1.2 方法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本次研究采用的仪器为GE16排CT机,层距为3毫米,重组层厚0.75毫米,层厚3毫米。磁共振成像诊断中,扫描层厚为3毫米,表面四肢线圈扫描,FOV:160毫米×160 毫米。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包括特异度、敏感度、诊断准确率等[4];(2)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的显示满意度评分。含有周围软性组织变化、错位程度、关节面坍塌程度、骨折部位。其中,周围软性组织方面,清晰显示评价为2分,模糊显示评价为1分,未显示评价为0分;骨折部位方面,清晰显示评价为2分、难以清晰显示评价为1分、无法显示评价为0分;坍塌程度方面,清晰显示评价为2分,模糊显示评价为1分,未显示评价为0分;错位程度方面,清晰显示评价为2分,模糊显示为1分,未显示为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对比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48%(22/27)、100%(21/21)、89.58%(43/48);磁共振成像诊断分别为100%(29/29)、100%(19/19)、100%(48/48),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的显示满意度评分

两种检查在周围软性组织变化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错位程度、关节面坍塌程度、骨折部位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的显示满意度评分(分)

注: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比,#(P<0.05)。

3.讨论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可造成膝关节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5]。胫骨平台骨折常用诊断方法包括X线、CT与MRI,CT有利于观察者从各个角度观察骨折线宽度与走向。但由于CT横断扫描在扫描层面及扫描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MRI可多方位、多层面、多参数成像是全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6]。MRI特点是骨折线呈不规则线状T1WI低信号与T2WI高信号,对骨骼与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可清晰显示骨骼与周围软组织外形变化。本次研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48%(22/27)、100%(21/21)、89.58%(43/48);磁共振成像诊断分别为100%(29/29)、100%(19/19)、100%(48/48),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查在周围软性组织变化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错位程度、关节面坍塌程度、骨折部位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是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而且在周围软性组织变化检查方面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是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毅,耿磊,陈瑶,等.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10):880-884.

[2]邹连瑞,姚楠.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71):13978-13978.

[3]张学禄,高明路,孙巨,等.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6,29(9):26-27.

[4]张晓林.MRI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6):673-676.

[5]牛亚峰,何永海,李铁军,等.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诊断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73-73.

[6]朱亮旭,向学凌.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CT及MRI影像特征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9):1838-1840.

论文作者:范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论文_范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