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教育,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论文_张素爽

奉献教育,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论文_张素爽

张素爽 北京市昌平区上苑中学 102200

燕山下,京密渠畔,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服务区域教育;远喧嚣,农村学校,勇敢聚智慧的改革,潜心育人树德。北京市昌平区上苑中学地处昌平最东部,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这里依山傍水,百花竞放,空气怡人,画韵悠然,书香满溢。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生机;多种活动,为学生树立自信;自主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校积极探索农村学校的办学思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改变和成长,给师生和家长带来了欣喜,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一、依托自主管理,构建特色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这一理念,班级管理也要体现这一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民主化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已不单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还是班级的服务者、组织者和集体的一员。学校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制定年级、班级德育目标和内容,构建了校德育教育体系。三个年级分别以“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为大主题,每月设有年级教育的小主题。系列主题教育犹如航标,引领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学校还采用部委制的学生会班级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申报竞聘上岗,进行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学生会各部委的管理下,各班级设有部委委员,带动全班的同学进行班级管理。这里每人都是“干部”,班里的每一件事都有人主动认领,各自结合部委职能特点,设计并开展部委活动。学生们可以对班级事务进行民主评议,班上的量化考核人人参与。自学校实施自主管理以来,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在他们内心想做事的动机下,做起事来一板一眼。学校的自主管理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更得到了家长的赞誉。

二、融入传统教育,潜心育人树德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许多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开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琅琅的读书声在清晨荡漾,《弟子规》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规范着学生们的言行礼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图书馆里,那印满铅字的本本书籍中,留下了学生的手香,筑造着学生们的智慧空间。中华传统文化已被巧妙地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园的藤廊、楼道等处的墙壁上都张贴有国学经典的名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处处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学生们不仅阅读了传统文化典籍,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活动在育人树德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巧用学校资源,搭建成长平台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新课程实施后,课程资源对实现课程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根据课程教学及学生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坚持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加大了学校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促进了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上苑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虽然学生土生土长在小乡村,但是身为家中的独子,又来自经济快速发展的京城,使得他们娇生惯养,俨然成为不懂农事生活的农村学生。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开垦一片土地,成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基地由各班级认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场景。班级又以小组为单位,划分田地,明确责任分工。各小组在教师们的技术指导下,亲手种植责任田:挖地叠畦、点种浇水、松土除虫……每一环节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认识到劳动中充满着智慧,仅凭蛮干不行,做个农民是不容易的。漫长的管理与等待,让学生们动心忍性,培养了意志品质,消磨了浮躁的棱角;果实的收获,又让他们体验了收获的喜悦,验证了有付出就有收获的真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学校巧用劳动基地,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它也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劳动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集体劳动中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实践,品味了劳动的快乐。这既是劳动的收获和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的机会,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最终实现了全面发展。

多年的努力,使这个远离城市的农村学校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过去沉寂的校园变得书声琅琅;过去不善言辞的学生如今滔滔不绝;过去扭扭捏捏的行为变得落落大方。学校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更让学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如今,上苑中学正以新的姿态崛起,探索农村学校资源短缺下的教育新路子。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需要漫长等待的,学生需要老师给他们多点耐心、多点爱心、多点关心,给他们多点成长的时间,等待他们慢慢长大、成熟。特别是那些成长慢一点的孩子,我们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关心与鼓励,给他们多些赏识的眼光,看到他们心中那个多彩的世界,发现他们身上那一个个耀眼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乐趣。

论文作者:张素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奉献教育,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论文_张素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