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论文_赵德生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论文_赵德生

摘要:观察作为学习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总是备受冷落。教师过分的追求精讲细练,或是演示讲解占用的时间过多,都容易造成学生观察能力的缺失,使他们无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新时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重视起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训练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观察能力;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存在“重技能而轻理解”的问题。将教学重点都放在对学生上机操作的训练上,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如何点击、操作、完成运行,但是具体每个步骤的意义是什么,却没有详细向学生阐明。这也就导致学生容易只养成浅显的操作能力,却无法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换台计算机、换个题型就会束手无措。因此在这一科目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要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一、巧妙指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小学生天生喜好新奇事物,但观察事物时又往往有着笼统和不仔细的特点。这也就使得他们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马虎和疏漏,有时还没听完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上机练习,因此处处碰壁。要想培养起他们的观察能力,我们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先设法培养起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再逐步展开观察力的训练。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先准备好学习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和浏览,提取其中信息,而后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最后将观察内容置于课堂中,一一回放,将完整的观察过程或心得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耳目一新之余,观察的热情便会大大上升。

试以人教版的五年级教科书为例展开分析,在活动1《图像采集与处理》中,“实践观察”模块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观察自己所使用户的数字照相机,指出照相机的镜头、显示屏、快门按键和电源开关的位置。”

在学生的思维中,无论是镜头、显示屏或是按键、开关,都只是数字照相机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对数字照相机的功能和部件进行探索。例如学生按下快门按键后,照相机会发出“咔嚓”一声,完成照片的拍摄。他们便可依据现象初步判定:快门按键有着决定是否拍照的作用。而电源开关开启后,显示屏会亮起,可以正常拍照和显示图像,再按则会熄灭,由此可判定电源开关能够决定数字照相机的工作状态。在这样的实践探索中,学生逐渐掌握了照相机各个部件的作用和基本使用方法,学习的成就感远胜从前。当他们对观察活动具备了初步的兴趣后,再培养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耐心提示,初步培养观察能力

有了兴趣作为驱动力,教师就要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文字的阅读,信息的提取,功能的运用以及对事物变化的捕捉能力等等。在培养初期,考虑到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还不够强,教师就需要适当给予启发,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提示,从而促使他们有所发现。例如计算机的键盘字母排列,是以“QWE……”为排列顺序,与学生日常背诵的ABC的字母顺序大不相同。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一现象,从而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者提出假设:如果现在将键盘换回ABC的格式,是否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呢?问题的提出,不但可以为学生缩小观察的范围,也为他们思维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他们对日常的家用机、学校网络教室的计算机进行观察后,发现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键盘都一致的使用QWE的排列顺序,这必然引起他们的连锁思考:是否现有的字母排列顺序比ABC式的更科学,更快捷呢?如果突然替换回ABC的字母序列,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很合理,但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使用习惯,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呢?在这样的质疑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便会得到迅速提升。

三、深入训练,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与思辨、观察与思考并存的学科。在日常的观察力训练中,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停留于对事物表象的观察,而不去探索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养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信息技术的内涵,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既思辨中的观察。比如常见的影片剪辑活动,将不同的视频片段经过剪切、拼凑,摇身一变成了“新片”。在学生看来十分复杂而难以理解。但只要他们完整的观察了剪辑过程,体会到“新片”其实是原有片段的碎片的拼合。就像各色的彩纸,这里剪下一块,那里剪下一块,然后把它们拼贴在一起,就成了一张新的五彩纸。剪辑的过程便是“剪纸”和“拼纸”的过程。明白了它的原理后,学生学习剪辑技能就会更加主动和高效。思辨不仅影响到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养成,更能促成他们问题意识的发展,激励他们探索信息技术中的未知领域。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应被忽视。教师以观察力的养成为途径,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而在体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变得更加专注、耐心,思维更加有创造性,拥有这些可贵的学习品质,他们的终身发展也将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胡晓军.由一节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课所引起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6).

[2]李恒.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6).

论文作者:赵德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论文_赵德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