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体育与健康课堂效率论文_刘伟

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体育与健康课堂效率论文_刘伟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旧店镇祝沟小学 266746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的强弱,虽然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后天的培养。体育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但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能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但要教好农村小学的体育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农村小学场地狭窄,运动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已有场地器材的最大作用,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锻炼?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自制体育器材

农村学校场地狭小、器材少,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如何处理这种现象?

首先,在安排体育课时,将体育课错开上,使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在不同节次上体育室外课。

上课时,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活动小组,每组使用不同器材,再相互轮换练习器材与场地,使场地与体育器材能够满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提高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率。

其次,制作简易小器材。

一些器材是市场中难以买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出合适的体育器材。例如:用废报纸制成接力棒、纸飞机、纸团、纸包等投掷器材;用废旧的轮胎制成钻、跳、爬等多种器材。有些小器材还可鼓励学生自制,如橡皮筋、纱巾、纸飞机、小沙包等器材;还可以要求学校制作一些高矮不一的小篮球架,这样能使个子比较矮的学生提高上篮球课的信心,不再自卑投不上篮而苦恼。自制器材既方便又经济,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游戏中的体育。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穿插一些游戏活动,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上篮球课(传球)时,穿插游戏“打活动目标”,使学生兴趣倍增,能够很好地掌握传球的基本方法和控球能力。

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们多利用游戏“让距离跑”、“50米往返跑”等,调整能力相当地进行游戏,使不同水平的参与者受到气氛的影响,逐渐提高参加运动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游戏不仅可使每位农村体育教师上好每节课,并且能很好地提高农村小学生对体育产生爱好,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的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时要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

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出现意外伤害的一种活动,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所了解,明确自己参与的体育锻炼对自己那些部位有利,学生会有目标的参加锻炼。这样一来,他们会知道过量的运动会带来伤害,所以在锻炼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合理的运动负荷会使自己更加强健。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并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四、教学内容多样性,教学方法具有趣味

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某项练习时间稍长,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习的情绪也就低落。如果教学内容多变,教法具有趣味性,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兴奋起来。

例如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如果是单调的跑走交替,学生马上会厌烦,如果改用各小动物的走跳动作:大象走、鸭形步、兔子跳等,则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授立定跳远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学生已建立的感性认识,启发性地向学生提出有关立定跳远方面的问题:“小朋友,你们见过小白兔吗?小白兔是怎样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像兔子一样的跳跃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立定跳远动作。时间稍长,有的小朋友对兔子跳不感兴趣了,这时,教师要适时地变换学习方法,如采用青蛙跳、麻雀跳等。

五、游戏法与比赛法的合理运用

游戏法与比赛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提高学生掌握运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勇敢果断等品质。

例如在上述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大鱼”对“小鱼”说:“那边有个大鱼塘,大家一起游过去吧!”于是“小鱼”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和“大鱼”一起成一路或二路纵队,两臂一前一后碎步走,按弯曲的路线游到“鱼塘(一长方形的场地)”里。进入场地后,“小鱼”们四散游开,教师边带领边提示游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要轻快地游。此时,在“鱼塘”的边上出现一位扮演渔翁的同学,腰里扎一个小篓子,手里拿着鱼竿,鱼竿上用绳子吊着一个圆套。这时,“大鱼”说:“我们要快点游,要注意躲闪,不要被渔翁套住。”几分钟后,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稍有低落时,及时采用比赛的方法,看哪一组被渔翁套住的人少。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表扬优胜的队。学生通过游戏和比赛,情绪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技巧,锻炼了身体。

六、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50米短跑时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也就是我们在运动技能中强调学生要快速起动,积极加速;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在接力跑时,要求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对方的意图,在接棒的一瞬间要配合默契……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

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体育与健康课堂效率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