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论文_田瑞瑞,任闽山,王晓辉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论文_田瑞瑞,任闽山,王晓辉

(东营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研究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选择90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均采取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则采取一般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体腔热灌注;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01-02

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均产生巨大影响[1]。虽然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的预后效果较差,生存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有效减少其胸腹腔积液积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究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此次研究抽选本院收治的90例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把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选择90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有30例,女性有15例;患者年龄均在45岁~74岁间,平均是(58.6±5.4)岁。观察组男性有29例,女性有16例;患者年龄均在44岁~75岁间,平均是(58.8±4.0)岁。90例患者中有40例为恶性的胸腔积液,55例为恶性的腹腔积液。比较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进一步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1)胸腔积液。借助B超对穿刺点进行定位后,选择12G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深静脉导管,然后经皮穿刺后置于胸腔,深度控制为8cm~15cm左右,外部链接引流袋引流积液后,借助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行胸腔热灌注操作,按照患者不同的原发病将60mg的顺铂或者30mg的吡柔比星,充分混入800ml~1000ml的生理盐水中再加热至43℃,利用单灌单抽的模式灌入患者胸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注20min之后抽出再加热至43℃,再次灌入胸腔保持20min后再次抽出,此环节循环3次。最后夹闭患者的胸腔置管并且隔5d~7d后再重复第2次,一共进行3次[2]。

(2)腹腔积液。以反麦氏点作为穿刺点,行中心静脉导管的经皮穿刺与置入腹腔操作,但不实施引流,直接热灌注。通过单灌单抽的模式先将患者腹水抽进热疗机灌注袋,最多抽取2000ml~2500m/次,然后60mg的DDP、1000mg的5-FU以及40mg的多巴胺于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加入到灌注袋加热至43℃,再灌入患者腹腔内持续20min抽出,如此检测3个循环。最后1个循环的时候不抽出腹水,灌入10mg的地塞米松以及80mg的速尿后夹闭腹腔置管,隔5d~7d后重复第2次治疗,一共进行3次。

1.2.2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不采取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辅助治疗,患者胸腹腔置管之后,外接引流袋持续引流,且尽可能引尽胸水后直接把化疗药物注入患者的胸腹腔。而化疗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发疾病进行选择,疗程与观察组一致。

1.3 疗效评估标准

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循环治疗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癌性渗液的疗效判定标准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患者积液消失时间维持>4周;部分缓解为:患者积液消退>50%,并且持续时间>4周;无效: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或者暂时缓解后迅速加重。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

研究数据均导入SPSS 19.0版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率(%)代表计数资料,P<0.05时研究数据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8例,无效7例,且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2例恶心和1例呕吐,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44%,不良反应率是11.11%;对照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20例,且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3例恶心和2例呕吐、1例疼痛,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5.56%,不良反应率是24.44%;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了呼吸困难、胸痛、腹胀腹痛、呕吐等等,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3]。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的方法较多,比如胸膜切除手术、胸膜固定粘合手术等,但是发生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胸痛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近些年,由于热疗技术不断发展,使之成为继放化疗、手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有研究资料提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的胸腹腔液,可以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细胞膜稳定被加热破坏后增加了膜通透性,有助于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药物加热后可使细胞的内分布发生变化,还能改变药物代谢,或者增加药物对患者基因的作用效率等。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恶性的胸腹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仅有轻微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翔,郭丹苗,黎逢弟.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16(11):47-48.

[2]金松龄.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3):26-28.

[3]段伟,高娜,乔健,刘敏.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01):48-50.

论文作者:田瑞瑞,任闽山,王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论文_田瑞瑞,任闽山,王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