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周习庭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周习庭

永胜县三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丽江 674200

摘要: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基础,为了保证农业丰收,高效的灌溉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在水资源比较紧张的现在,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行节水灌溉是必须的选择。节水灌溉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阐述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应用分析

前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今农业、工业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却带来了淡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水资源愈加紧张。从国内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是人均淡水占有率非常低,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这就导致很多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田灌溉质量,需要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效用,积极引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样才能够在满足农田灌溉要求技术上,减少淡水资源的使用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需求分析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主要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农田灌溉,使用较少的水资源达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农业水利技术相融合,在保证农田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节能环保的政策下,节水灌溉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一步,并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尚未形成规模,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管理模式,均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防止水资源运输或是使用中的严重浪费,还将大部分水资源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相比于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既保留了传统灌溉技术的优势,还对传统灌溉技术劣势进行优化和完善。从宏观角度上看,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业领域中的水资源过度浪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善,进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

水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用水危机。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地区的水资源较为短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在我国的用水项目中,农田用水居多,因此,在该方面需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在节水灌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能够提升农田灌溉资源的节约。

2.1地理位置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和农田发展有着一定的矛盾,一些地区的农田比较丰富,但是水资源却不足。因此,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两者之间的矛盾,将其作为灌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2环境因素

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由于水资源比较缺乏,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灌溉,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另外,由于环境和温度的影响,水蒸发得比较快,会对农田灌溉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方式

3.1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实现方式

对于当今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现状来看,其主要的输水形式包括 :管径控制、输水管防渗、灌溉水量控制等方法。其中,输水管道防渗能够降低水资源传输中的损失量,降低水资源浪费。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输水管防渗能力以及避免管道内部锈蚀,可以选择不锈钢管材。塑料管材虽然也具备此性能,但是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同时,为了提高输水效率,需要对管材进行加宽处理,输水管基础工程建设当中,管槽挖掘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需要对挖掘深浅、管路走向进行全面分析。加宽输水管径可以降低淤泥堵塞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水流压力,避免压力过高造成管材泄露或爆管等问题。这样即可加强管道径流量的控制,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率。高效节水灌溉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始终,这就需要全面做好高效节水灌溉管理工作,通常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强化高效节水灌溉设计工作,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条件(存水、透气条件)、地理环境全面分析。结合技术人员在农田勘察中的实际信息,对灌溉工程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适应性。(2)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灌溉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节能性,全面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效能,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农田种植的经济效益。(3)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四季环境变化十分明显,容易造成设备磨损、老化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灌溉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如果出现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3.2各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可以将节水灌溉技术划分为微灌技术、喷灌技术、防渗技术,其主要应用表现在 :

3.2.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可以分为多种形式,结合不同的灌溉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脉冲微灌、滴灌方法。在微灌技术应用当中,需要结合农田规模和水资源需求选择技术,如果是应用在大棚灌溉中,则可以选择微喷法和滴灌法,这是因为大棚保水保温性好,所以对水资源需求较少 ;露天农田需要采用脉冲微灌法,在保证水资源节约的标准下,确保水分供给充足。微灌技术在实施起来较为简单,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性较强,只需要一些滴灌设施以及管道即可实现节水灌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也就是将液体养料加入到灌溉水当中,这样即可实现灌溉、施肥双重作用,将管路铺设在农作物根部,从而提高灌溉效果、施肥效果,保障水资源利用率。

3.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通常都应用在大型农田当中,由于大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更为复杂,无法保证灌溉水资源的均匀性。因此可以对喷灌技术进行改良解决此类问题。喷灌技术应用当中,需要融入动力机、加压水泵等设备。在灌溉当中通过内部压的方法将水流传输到农田当中,并通过管道布置出水口,确保农田每个位置都能够被灌溉。结合大型农田、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对管路结构进行调整,避免水资源浪费。

3.2.3防渗技术

防渗技术主要是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提高水资源的长期利用率机。由于水资源在管路传输中可能出现渗漏,这就需要加强输出管道的防渗性,采用更高质量的防渗材料。为了减少水资源被浪费,需要将灌溉渠、非灌溉渠进行隔离,保证水资源全部流到灌溉区。此外,由于管路结构十分复杂,在长期应用中难免会出现泄露问题,因此可以结合“海绵理念”,在农田底部设置水资源存储装置、过滤系统,这样可以将多余渗漏水存储,还能够存储雨水,实现水资源二次利用,节水性能非常显著。

结语: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灌溉中,为了实现节水目标,要正确认识到节水灌溉系统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根据农作物特点和灌溉需求,构建针对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系统,应用微灌技术、喷灌技术、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控制水资源的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建国.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105-106.

[2]范立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22):229,234.

[3]薛长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12):64.

论文作者:周习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周习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