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_李艳玲

(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阑尾炎;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39-02

阑尾是一个细管状器官,位于人体的右下腹。阑尾炎就是阑尾发生炎性改变的疾病,是外科中一种最常见的腹部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阑尾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1]。阑尾炎一般分为慢性和急性,该病的死亡率一般在0.10%~0.20%之间,是死亡率极其低的急腹症,如果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在短时间之内获得康复;如拖延治疗时间,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阑尾炎临床特点主要为右下腹固定痛点、转移性疼痛和呕吐,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而对患者进行良好护理干预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进行阑尾炎切割手术的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2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00±2.2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2.00±3.18)岁;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都表现为腹痛、发热及呕吐。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进行手术时均选择全麻,手术规格相同,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常规开腹切除术或腹腔镜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在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

对照组进行手术前,做好一切常规准备,包括检查与手术相关的物品及机械,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紊乱。在术前对26例患者中并发感染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有腹胀症状的患者,应对其进肠胃减压;手术结束后对患者伤口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措施[3]。

(2)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

术前护理:手术前观察26例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并对患者进行疏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利用医疗宣传手册、图片资料、录像等多种方式让患者了解关于阑尾炎各方面的知识,并列举手术成功的案例来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仔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在手术前除了对手术准备进行常规的检查外,还应做好术后护理基础,让患者进行禁食。

术后护理:①术后切口护理:因术后患者的整个抵抗力下降,为避免伤口感染,应在手术结束后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冲洗;术后3~5d内使用庆大霉素密封伤口。在术后7d左右,确保炎性症状不会再发生,可使用促进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的烧伤湿润药物对伤口进行处理,可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②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因伤口在不断的愈合,会使人感到瘙痒、疼痛,如果疼痛感太强不仅会感到缺氧、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也会让患者情绪紧张,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延长住院时间。有效的缓解疼痛,可以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有良好的情绪和睡眠。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患者麻醉感消失后,可能会情绪焦躁,渴望了解手术是否成功、自己病情是否得到控制、伤口是否良好愈合等等情况,这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耐心的告知患者手术的有关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焦躁情绪,积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1.4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4]: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利用感官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术后2d、5d、7d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患者的疼痛反应越强,分数则越高)和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结果数据均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反应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导致阑尾炎发生的原因较多,但其最主要因素为阑尾排空欠佳,因阑尾本质为一根细长且弯曲盲肠,所以阑尾管腔比较容易堵塞,从而引起阑尾炎[5]。医学研究表明,阑尾炎的发病率大约是在85%以上,但其手术成功率也是在95%以上的,所以只要及时治疗,阑尾炎并不可怕。阑尾炎切割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护理模式的选择,本次研究旨探讨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其疼痛反应程度与利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在术后的并发症率对照组为34.61%,观察组为7.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可知,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躁情绪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可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且通过术后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阑尾炎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轶.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2):271-272.

[2]曾瑞琳.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0):74-76.

[3]王梅珍.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5020-5021.

[4]张红.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27-28.

[5]杨文风.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32):290-291.

论文作者:李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_李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