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对新浪还没有完成一盘棋_雅虎论文

雅虎对新浪还没有完成一盘棋_雅虎论文

雅虎VS新浪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雅虎论文,新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传闻的开始一样,传闻结束得也很快,但结果是使雅虎和新浪这两家明星公司再次成为焦点。

实际上,至少在被暴露两周以前,业内就已经开始流传雅虎收购新浪的消息。据称新浪方面由CFO曹国伟操刀主谈,其间新浪其他高管对此知之甚少。如果再向前回溯,早在2003年年底,以雅虎收购3721为标志的中国雅虎全面“复苏”的时候,负责谈判收购3721的雅虎北亚区互联网事业副总裁卢大为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雅虎并购中国门户,现在还不方便透露。”而在私下里,雅虎的一位高层还向同业表示过,这个“中国门户”极有可能是新浪。

雅虎对中国门户的热望可以理解,但号称全球最大华人网站的新浪为什么在规模扩张、业务线外延的时候伸手接雅虎的绣球,却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新浪自说自话:“我被卖了”

结果还没有谈成消息就外露的情况虽然屡见不鲜,但像此次新浪“主动”把传统媒体报道的“雅虎收购新浪”的新闻放在自己网站上的举动,却是绝无仅有的。

而来自新浪内部的消息透露,新浪已经就此事召开了相关人员的小范围通气会,告知与会者公司会有这么一项变化。这样,作为正式宣布前的铺垫,甚至是其公关步骤之一,新浪“敢于”报道自己被收购也就不足为奇了。

惯常的情况是,收购双方谁最先公布被收购消息,谁就可能对这宗交易更热心。但雅虎、新浪的交易还存在第三方———3721。由于新浪相对于3721的强势,一旦雅虎并购新浪成功,新浪必定将成为雅虎在中国业务的主导力量,这是自主创业的3721创始人、雅虎(中国)现任总裁周鸿礻韦不愿意看到的场面。于是亦有观点认为,雅虎与新浪的收购消息由3721方面泄露出来,力图改变这宗交易的走向。

“可能的情况是,雅虎方面在不通过、也不知道3721的情况下,悄悄和新浪谈妥条件,并已经开始着手实际操作。3721闻讯后组织媒体,利用舆论影响进程。但对于雅虎、新浪来说,他们会按照既定方针向前推进,既然现在有人站出来披露这件事,索性就不控制,只不过比先前预定发布的时间早几天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种情况,新浪内部对此次收购的意见无法统一,反对方向媒体透露收购谈判的事,通过媒体使此事成为热点。媒体的兴奋和公众的议论势必引起相关层面的关注,进而使这件原本可以按照“普通商业并购”模式处理的交易陡生变数。

不管这种“新浪报道自己被收购”的可能解释有多少种,惟一确定的一点是,华裔杨致远领导的雅虎对于中国门户兴趣浓厚。尤其是杨致远来自中国台湾,新浪高管和董事会内的台湾省籍人士亦不在少数。天然的心理趋同一定程度上拉进了双方的距离。2004年4月中旬,杨致远访华时宣布的雅虎新浪合资拍卖公司“一拍”只是第一步,在借助收购3721在中国高调再次亮相后,雅虎终于腾出手来梳理中国内地市场了。

雅虎还不是“药”

一一分析,雅虎可能的收购对象实在有限,而最终会接受雅虎橄榄枝的也只可能是新浪。当然,新浪这个做惯了全球最大华人门户的网站的确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否则,新浪也就不会上演互联网行业绝无仅有的“CEO频繁下马”的故事了。

但是,在公司内部频频换帅、公司外部新军迭起、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时候,这个新浪还是不是外界印象中的新浪?现在的新浪能否让始终怀有中国情节的杨致远圆梦?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的新浪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新浪该季度净营收额为4920万美元,其中广告营收为1550万美元,非广告营收总计3370万美元。新浪表示,当季非广告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移动增值服务的成长,该项业务在本季度的营收达3110万美元,来自2.5G(彩信、WAP产品、IVR)及其他新业务的营收达到510万美元。

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遭受的口诛笔伐自然不在话下。中国移动继连连惩罚一批SP肃整市场后,又将启用新的计费系统。据悉,这套系统将排除掉那些移动增值服务的不活跃用户,“MIS系统有效地规范了SP利用移动平台的代收费业务,以往那些‘不规矩’的产品都不会有活路了。”

换言之,MIS系统将使新浪的短信收入和其他SP一样,面临的不是一次罚款带来的收入降低,而是对其短信业务模

式的全面挑战。不同的是,短信在新浪总营收中所占比重远远高过搜狐和网易。

一度风行的IVR则由于其内容已经被中国移动连下禁令,新浪IVR也早在两个月之前就被中国移动叫停。根据财报,新浪第二季度来自IVR的收入达到500万美元,占到其总营收的近10%,停掉之后,对新浪第三季度营收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当然,不止新浪一家在做移动增值,所谓“要吃药大家一起吃药”。问题是,155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与3110万美元的无线增值业务相比,无线增值的比重显然过高,“无线在新浪占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与它收购讯龙有关,这个收购还是个不错的收购。只是新浪在收购之后偏重于立足短期营收的开发,反倒忽略了在这个基础很不错的短信平台上做长期产品开发。”一位SP如是评价。

无线增值之外,广告是新浪的另一贡献大规模营收的业务。尽管每季度1550万美元依旧是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排名第一的数字,但后来者的挑战已经令新浪无法忽视。最早,搜狐和网易两家的广告收入之和尚不及新浪广告的二分之一。现在,搜狐一家已经占到了新浪的80%。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收入都要视其投入来衡量收入的质量,而新浪本季度仅为雅典奥运会就投入了3000万元人民币。粗放式运营的手法在拓荒时期还情有可原,但在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投资人已经成熟到计较公司每一分钱怎么花的阶段了。

至于时下火热的游戏、即时通讯、搜索,新浪要么还没有培育成功、要么收购整合没有完成、要么根本没有涉足。“当然不是要求新浪什么新技术、新产品都要做,但公司没有长远规划,只是一味地什么热门就收购什么———反正他们还有差不多2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最后,公司规模倒是上去了,但效率下降;更关键的是,对于历史短、经验少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收购对他们的管理能力挑战太大,尤其是在频繁换CEO的新浪,这个挑战就更大。”某专家指出。

在9月30日的第三季度结束后,新浪可能面临的局面是移动增值收入下滑;广告收入由于奥运会带来了大幅拉升,同时运营成本也极高;其他业务还没有成型。由是观之,即使目前市况不好,公司市盈率普遍偏低,并非待价而沽的最佳时机,但新浪的选择出售也可以理解了。

外企“新浪”?

其实,现在的,还没有被雅虎收购的新浪从来都是外企,只不过,此外企非彼外企。

根据截止到8月26日的数字,新浪市值11.5亿美元,雅虎市值396.6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新浪的40倍。投资界人士表示,如果收购,双方极有可能采取换股方式,“这宗交易当然是友好收购,根据对新浪的作价,换算新浪每股折合雅虎的多少股票,新浪股东持有的新浪股票全部换成雅虎股票。‘SINA’这只股票从纳斯达克消失。”

但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以“SINA”为代码的这只股票消失了,“新浪”这个品牌也不会在中国消失。对杨致远和雅虎来说,进入中国市场五年以来的英雄落寞绝对不能继续,而新浪已经在中国形成的品牌知名度则是雅虎最看重的。

雅虎在搜索、即时通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新浪新闻被看作是双方优势互补的契合点,这自然是两个各自世界里的强者整合的最佳状态,但整合两个公司的难度已经无用赘言了。

可以预见,被雅虎100%收购、成为雅虎(中国)的新浪将不再是“通过合同和境外群岛注册的公司发生合同关系的外企”,而是一个象微软、诺基亚一样的外企中国分公司,主导力量一定来自雅虎方面。“如果熟悉中国人文化、了解市场的杨致远亲自做,‘新新浪’可能会做得比较成功,如果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做,除了具体的业务、产品需要熟悉之外,中国本土员工是否信任新管理团队、新团队是否勇于担当责任,都直接决定了‘新新浪’的命运。”业内人士评价道。

另外一个挑战新团队能力的是两个“雅虎(中国)”如何制衡。刚刚正式担任雅虎(中国)总裁不足半年的周鸿礻韦会如何处理这个局面?这个答案想来不是他就此事向记者发表的几句评价就能说清 的。雅虎新浪

标签:;  ;  ;  ;  ;  ;  

雅虎对新浪还没有完成一盘棋_雅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