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偏执型人格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管海平

26例偏执型人格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管海平

管海平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56000

摘要: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对批评或挫折过分敏感,且长期耿耿于怀,对事物的认识主观片面,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失败时迁怒于人而原谅自己,生性嫉妒、多疑。又称为妄想型人格,由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确定,因此对治、疗护理作用的估价不易,人格障碍的护理上应该清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观点,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矫治。在这里探讨偏执性人格的特征,治疗与护理矫正方法。

关键词:偏执型人格障碍;特征表现;病因;护理矫正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26例患者分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病例2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为16至35岁,平均年龄为29.34岁。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病机制,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认为本病以强而不可遏止型的人为多见。这类人的神经系统具有抑制过程不足,兴奋过程占优势的特点。当遇到挫折时,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就过度紧张,在大脑皮质形成了病理惰性兴奋灶。这个“孤立性病灶”与异常牢固的情感体验和意图有关,并且由于它的兴奋性非常强烈,通过负诱导的机制在其周围出现广泛的抑制,阻滞了大脑皮质其他部分对它的影响,因而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缺乏批判,这就是系统妄想形成的由来。

2.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表现

2.1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通常表现: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以下4项以上。

2.1.1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2.1.2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

2.1.3勉强地信任他人,因为担心一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他自己。

2.1.4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悟解出隐含的贬低或威胁性意义。

2.1.5持久地认为他人对之有恶意;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2.1.6感到自己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作出愤怒反应或作出反击;

2.1.7对配偶或性对象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

2.2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之中,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3.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可能病因

3.1.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单亲家庭更易出现有偏执型人格的儿童。

3.2.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3.3.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3.4.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4.护理方法。

4.1.药物治疗的护理:制订药物治疗计划时应检查患者有无共患疾病。对伴发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可给予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对症处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4.1.1急性期治疗

4.1.1.1氯丙嗪 适用于有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状态的各种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剂量每日300~400mg,因镇静作用较强,宜缓慢递增剂量并可分为每日2~3次服用。

4.1.1.2奋乃静 适用于年老、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适应症基本上同氯丙嗪。治疗剂量门诊以每日20~40mg为宜,住院病人可每日40~60mg,分二次服用,镇静作用比氯丙嗪轻,少见体位性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1.3.氟哌啶醇 本药既有迅速控制急性兴奋,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长效制剂氟哌啶醇癸酸酯(HD)一般剂量为每2周肌注50mg(或每4周肌注100mg)。

4.1.1.4舒必利 适用于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因该药具有兴奋、激活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治疗量每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

4.1.1.5五氟利多 本药为长效口服药,适用于对治疗不合作、拒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便于暗服。治疗剂量20~40mg每周一次或三天一次,维持治疗用量可每周一次,每次20~40mg。

4.1.2慢性期或长期维持治疗

在急性发作的精神症状缓解后,较难预测是否将有复发或病程转为慢性者应作此治疗。DSM一Ⅲ一R资料统计,2年内用药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为40%;不用药巩固者为80%。为预防复发,第一次发作后,药物维持剂量不宜短于一年。如果病人为第二次发作(即第一次复发)则药物维持量宜持续2~3年,如系第三次发作,则不宜轻易停药。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应逐渐减量,以最小的有效剂量为宜。一般为急性期治疗量的1/4或1/5,治疗剂量高的病人可减至1/10。

4.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指出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如遇到困境可进行危机干预。偏执型人格治疗心理治疗及护理的基本原理在于由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症状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解释,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有所领悟与了解。由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及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心理护理的重点不止在于解除精神症状,而只在于改进病人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包括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要求,调节超我的适当控制,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应付外界之现实的要求。即护理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因此护理的目标要与病人共同完成,

4.3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护理,除了给他(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给他(她)信任、尊重、鼓励以外,还要运用认知领悟的方法、行为训练法等,使其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模式及行为模式,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缓解人际关系困难。

4.3.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家庭作业是认知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可检验在治疗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而增加自我疗效感。第一次会谈中,帮助患者制定他的目标单和进行积极的自我陈述日记。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用家庭作业加强患者对自动思维的评估和反应。当认清重要的假设和信念时,患者发现复习一个完整认知概念表是有用的。信念矫正后,患者将逐步经历行为改变:练习新技能,通过行为实验检验思维和信念。在最后的咨询阶段,家庭作业应服务于预后和复发预防。

4.3.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4.4自我疗法的护理训练。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5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

5.结果与结论

本组26例患者中,治愈7例(随访1年),好转19例(随访半年)。人类在防治护理该疾病的工作中已迈出了历时数10年的艰巨历程,许多偏执型人格障碍,通过治疗与护理措施是可以达到治愈的目标的。精神病人一人患病往往累及家庭和集体,无可避免地影响到劳动生产。有些病人还会给社会上增添长期负担,甚至造成危害。而且也是发展社会文化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工疗娱疗、集体(团体)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及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均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建平、张宁编著:《变态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3]马秀英.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与护理.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

[4]苏日娜and李静,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中国校外教育,2014

论文作者:管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26例偏执型人格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论文_管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