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确定好工程实施的计划,选择好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在施工中加强对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工程的通病、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工程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基本原则;措施
劣质的建筑工程不仅仅会让施工企业会面临巨额的赔偿和处罚,损伤企业形象,还严重威胁着建筑使用者以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急于获取高额利润便把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抛诸脑后。
1加强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确保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领域实行了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制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这种控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人为因素、计划因素、材料因素等因素,均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工程施工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监督与管理,达到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建筑施工中活动的控制。通过对施工活动的控制,避免因人为活动或者技术的不合格造成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2.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这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2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在材料采购时,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发现不合格要立即予以处理,直至退货,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入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交接手续,是否按总平面图规定堆料等进行监督,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班组剩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制表上报。
2.3施工中的跟踪检查
施工过程中,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时间长,为此,各级管理人员仔细抓好每一道工序的检查,不合格者坚决返工,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都须严格把关,定期召开现场会,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同的工序采取现场检查,量测、目测、测量、抽样试验等方法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班组互检,专职质检员的检查),监理后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事后是无法检查的,这方面要有文字的记录,责任人相应都应签字。
(3)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这方面的工作,除了施工单位要求之外,应听从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
(4)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整改。
(5)对各种检查、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检查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认真、完全处理好,不能留下隐患。
(6)建立健全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及控制系统,必须保证其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地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对重要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要做为重点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及时检查与分析资料。施工过程中,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都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组织有关方面研究,确认其必要性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布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
2.4做好事后检查
对完成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质量控制,是围绕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评定为中心进行的,它包括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联动试车或设备的试运转;单位工程或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事后检查也是一种积极的检查,在事前和事中的两个检查中,虽然我们努力了,但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事后检查中发现的 发现问题,必须采取是措施及时处理。例如,一面砌体砌完了,即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就必须得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应重点抓好分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这样可以保证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重要的分项及分部还应请相关的人员参加检查及验收。
2.5把好安全生产关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 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 ”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 事故零目标” 推进活动。要始终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 四全” 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从对人和物的管理层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 /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刚.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2] 杨晓明.工程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1,(04).
[3] 王超.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现代商业,2011,(17).
论文作者:张胧1,纪志华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