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和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效果对比论文_罗家佳

罗家佳

(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40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碳酸锂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双相情感狂躁发作症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喹硫平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药物锂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总有效率对对照组多1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疗效较碳酸锂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36-02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它是一种集合狂躁与抑郁为一体的心境障碍疾病。它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都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与危险,造成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药物为碳酸锂,由于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计量接近,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对血锂浓度进行定时测量,所以碳酸锂在医院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喹硫平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进行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治疗时,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患者100例,均符合我院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狂躁量表评分超过20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32~55岁,平均年龄为(43~10.5)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35~54岁,平均年龄为(45~1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有无精神史、具体病症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血锂浓度检测。然后,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锂盐治疗的方法,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在1~3天内服药的计量为200~500mg每天,从第四天起,对患者的用药量进行逐渐增加,将其增加为500~2000mg每天。如果在增加用药剂量之后,治疗效果还不够明显,那么可以考虑将用药量增加到2000ml每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将血清锂浓度控制在0.6~1.2mmol/L。

观察组主要采用喹硫平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第一天,患者起始服药剂量为100~200mg每天,连续服药三天以后,到第四天将药物服用计量增加到200~600mg每天。到服药第5~28天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酌情增加用药剂量或者减少用药剂量,但每天的服药剂量不能少于300mg每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我院相关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相关评分进行疗效诊断,将疗效评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根据BRMS评分狂躁量表评分得出。治愈:狂躁评分量表减分率超过75%。显效:狂躁评分量表减分率为50%~75%。有效:狂躁评分量表减分率为25%~50%。无效:患者的狂躁评分量表减分率低于25%。狂躁量表评分减分率的计算方法为治疗前的狂躁量表评分减分率减去治疗后的狂躁量表评分减分率,在用所得差的值除以治疗前所得评分的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两组的组间差距用X²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我们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观察组50例患者中,痊愈18例(36%),显效17例(34%),有效13例(26%),无效仅2例(4%)。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13例(26%),显效14例(28%),有效16例(32%),无效7例(14%)。通过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痊愈比对照组多5例,无效比对照组少5例。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总有效率对对照组多1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²=18.6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过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狂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知,观察组以上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后,对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1例出现便秘现象,2例出现心动过速现象。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5例出现便秘现象,6例出现心动过速现象。两组对比可知,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患病者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明确,多数与身体自身调节、周围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抑郁的症状,接着表现为情绪波动过大与异常兴奋的现象。这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本研究对2015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分别对患者采用口服喹硫平与碳酸锂用药的治疗方式,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总有效率对对照组多1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在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狂躁评分两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疗效较碳酸锂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严峰,姚培芬,陆峥,武春艳,沈婷,李清伟.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的对照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5(10):597-600.

[2] 王中刚,魏辰,曹玉英.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前驱期症状特点及早期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04):218-221.

[3] 张轶聪.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医学综述,2014(23):4366-4368.

[4] 范勤毅,祖晓雪,刘建平,朱克兰,杨丽英.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68.

论文作者:罗家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碳酸锂和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的效果对比论文_罗家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