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杨吟 王玲玉

杨吟 王玲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40)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痛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落实常规护理、无痛病房护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住院日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吗啡使用次数占比,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障碍、可引起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降低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癌痛;无痛病房;护理

癌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表现,直肠癌癌痛发生率高达70%,特别是中晚期患者[1]。癌痛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睡眠障碍、社交障碍、胃肠道症状、内分泌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关系密切,已成为居民自尽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痛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提升癌痛护理质量,医院尝试建立无痛病房,取得较好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痛患者。纳入标准:①恶性肿瘤引起的癌痛入院对象;②认知精神正常;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预计住院时间<48h;②拒绝参与研究。入选对象120例,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60.1±8.4)岁。疼痛VAS评分(7.1±1.6)分,晚期恶性肿瘤87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病房管理、癌痛管理,严格按照指南操作,护理任务包括疼痛评估、心理护理、疼痛宣教、遵医嘱用药等。疼痛护理技术包括:①量表评估疼痛频次、严重程度,包括VAS量表、疼痛负担量表;②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安排疼痛干预,如体位管理、肢体保暖、物理治疗护理;③科学的使用镇痛药物,严格按照盐酸羟考酮、麻醉性镇痛药物、吗啡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用药,控制用药的剂量频次,根据疼痛的评估情况,变更剂量,必要时联合吗啡镇痛,必要时采用阴道给药等其他给药方式;④非药物镇痛,给予更多的非药物镇痛策略,如音乐疗法、情绪转移、穴位按压。

1.2.2 观察组

(1) 环境管理:①创造温馨、舒适、家庭化的住院环境,为家庭陪护创造条件;②微笑服务,转变服务态度,给予更多的护理支持。

(2) 专业化心理支持:①重视解决焦点问题,落实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包括自我调节训练、主题式讨论、正念治疗、心理行为疗法等,1周至少1次专业性心理护理。②做好家属的指导,要求家属做好配合,多鼓励支持、陪伴患者。

(3) 减轻睡眠障碍,降低疼痛敏感性:①减少起夜需求,睡前不要饮太多的水,可以润喉,预防夜间口干,进行长期的睡眠调节,即使没有睡意,到时间点后也需要上床,可尝试入睡前穴位按摩、听音乐等方法帮助睡眠,也可以自行开展,如阅读、书法、看戏等;②合理的应用外敷等方法刺激,降低疼痛敏感性。

(4) 非药物镇痛:①举办团体活动,增加社交活动;②有条件的对象进行有氧运动,以获得愉悦的感受。

1.3 观察指标

疼痛缓解(VAS<3分)住院日占比,吗啡使用次数占比,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住院日占比服从正态分布,采用( ±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控制情况

观察组疼痛缓解住院日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吗啡使用次数占比,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控制情况对比( ±s)

组别(n=60)疼痛缓解住院日占比(%)吗啡使用次数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次数

观察组36.5±8.62.4±1.114.3±3.8

对照组30.6±10.47.5±3.018.0±4.0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2.2 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睡眠障碍、可引起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n=60)睡眠障碍可引起疼痛并发症便秘呼吸循环紊乱自伤自尽行为镇痛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组4(6.7)4(6.7)7(11.7)1(1.7)1(1.7)6(10.0)

对照组16(26.7)*15(25.0)*13(21.7)2(3.3)2(3.3)11(18.3)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 讨论

癌痛的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是常规护理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疼痛预防、非药物镇痛方面存在明显的护理缺陷。急性疼痛、可能引起疼痛的并发症、睡眠障碍等原因导致的疼痛耐受下降、继发性损伤是导致疼痛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此,观察组对象给予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结果显示疼痛的控制质量明显改善,疼痛缓解住院日占比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吗啡、麻醉性镇痛药物都明显减少。疼痛控制质量明显改善,则睡眠障碍明显减轻,提示睡眠质量与疼痛之间的关系。可引起疼痛的并发症,如腹胀、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下降,提示疼痛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疼痛明显减轻。从当前肿瘤内科癌痛处方的应用情况来看,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尚可,但是慢性疼痛、轻度疼痛的缓解率较低,非药物镇痛措施落实质量明显不佳,加强细节管理非常必要[3]。

小结: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可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降低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高婷,李超,梁 锌,等.中国癌症流行的国际比较[J].中国肿瘤,2016,25(6):409-411.

[2]张穗,王婷,卢慧芳,等.武汉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疼痛护理能力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03):203-206.

[3]王海莲,闫素英,刘扬.中国9家肿瘤专科医院2009-2012年应用镇痛药处方趋势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09):1219-1223.

论文作者:杨吟 王玲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肿瘤患者护理中无痛病房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杨吟 王玲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