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意识形态与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_中国学者论文

2013年意识形态与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_中国学者论文

2013年思想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问题论文,领域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热点一: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学者们反映,在关于中国梦的讨论中也出现一些歪曲解读和认识误区。一是把中国梦曲解为“宪政梦”。对此,学者们指出,中国近代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产阶级宪政道路走不通,坚持宪政道路无异于做无用功。二是认为中国梦即个人梦。学者们指出,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对中国梦主体内涵的误读。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三者的辩证统一。对国家、民族来讲,中国梦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梦的汇聚;对个人来讲,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坚实承载舞台,是个人梦想实现的有力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对于国家、民族、个人来讲,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即要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三是认为中国梦即美国梦。一些专家明确指出,“中国梦就是美国梦”的言论,抹杀了中国和美国在性质、制度、道路、价值观等方面的根本差别,其真实意图在于从意识形态上引导国际社会对于美国梦的全球认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的霸主地位。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国梦倡导和平、合作、共赢,中国梦是中国的福祉,更是世界的红利。中国不会妨碍其他国家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实现梦想的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也有赖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热点二: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独创性成果,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针对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是要自觉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二是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三是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期化、常态化,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时流于形式,或者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一阵风。

热点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的争论

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央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态势的认识客观、定位准确,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分析深刻、态度坚定,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学者们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至关重要。当前,应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热点四:关于网络安全与网络治理

一是关于网络安全问题。学者们认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必要途径。对我国来说,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最关键的是要有“阵地不能丢”的忧患意识,有“兴利除弊”的媒介素养,有“能力升级”的创新精神。二是关于加强网络治理。学者们认为,必须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多渠道加强创新网络管理。面对网上热点,相关部门决不能失语或妄语,而应及时有效应对。除了通过立法、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外,更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正能量”。三是关于网络反腐。学者们在积极评价网络反腐正能量的同时,认为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与传统防腐反腐手段互动,形成合力倒逼官员清廉从政的机制,才能发挥出其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反腐正能量。

热点五:关于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学者们高度评价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致认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重在切实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很多错误思想或思潮的鼓吹者就是利用社会问题和矛盾,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散播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解决好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科学地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关注民生,从而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我们忽视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未来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将青黄不接。

热点六: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一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自觉。二是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少学者强调,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把握这一总目标的内在逻辑和科学含义,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中“国家治理”的概念,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格局、体制机制和流程环节,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把我国的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内含的巨大能量和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最终实现我国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内含的价值规范和主张要求。三是关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高效市场即强市场和高效政府即强政府的“双高”或“双强”格局。四是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深化。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也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回答了一些人的公有制经济退出竞争领域的主张。

热点七:关于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

学者们认为,在资本主义陷入困境的地方,往往最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发酵的欧美国家,各类国际论坛剑指资本主义痼疾,探讨现实危机出路和替代方案。人民大众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与组织形式,全球和各国财富的贫富分化及其负效应,国际经济组织的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等问题,成为这些论坛的主要议题。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问世,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全球正义、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等问题。

热点八:关于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从整体上看,思想理论界对毛泽东同志评价客观,对毛泽东思想认识深刻,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学者们认为,全面地历史地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必须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标准是简单的实用主义态度,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完全不可取的。

学者们指出,否定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历史的思潮背后,实际上是近年来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作祟。任由这股思潮泛滥,势必会混淆人们的历史观,搞乱人们的思想,甚至可能出现社会动荡。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等领袖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针对当前否定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种种言论,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对广大人民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教育。

热点九:关于党风廉政与法治中国建设

一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中央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的举措,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实干兴邦、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有不少学者对于改进作风的可持续性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担忧,担心抓作风转变是“一阵风”,担心以形式主义反“四风”等。二是关于反腐败斗争。多数学者坚信,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各项反腐制度的完善、社会民意的不断汇聚,一定能放大反腐正能量,让未来的反腐斗争更有成效,带给社会更多的廉政信心。三是关于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其最基本的要素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要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要使每一名公务员和普通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标签:;  ;  ;  ;  ;  ;  

2013年意识形态与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_中国学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