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管理论文_于成湖

如何做好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管理论文_于成湖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21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有很多,EPC 总承包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EPC 总承包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方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合同中各项条理实施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并使得工程建设的合同利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合同管理作为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合同管理工作融合到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才能够促进项目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EPC的工程总承包人员也就需要对现有的合同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并借此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1 EPC 模式合同的特点

EPC 工程承包合同的最大特点就是固定总价,在进行施工之前,首先确定业主对项目的要求、质量标准以及设计原则等,然后投标保价,根据中标后得到的成本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以及采购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合同的费用不会发生改变。这样,在工期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工程周期可以缩短来适应工程的需要。

2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EPC 合同管理中的工期问题

工期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项目,市场变幻莫测,对工期做好计划是必须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会发生多种影响工期的事件,从而影响了实际工程的进程。虽然在 EPC 模式中,工期是可以得到缩短的,但是工期问题依旧存在,受到工期问题的影响,在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人员调配,对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好分配。而质量是指施工成果的质量,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企业发展的重点,提高质量是施工企业施工的主要任务,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同质化现象变得更加明显,竞争也在加剧,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是要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个人安全,这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声誉,当然也会影响到施工成本。这三种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企业为了赶工期、或者没有注意到对质量和安全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成本,这些状况都会对施工环节造成影响,酿成不必要的损失。EPC 合同中确定了最初的成本,固定总价以定的情况下,只有优化施工步骤,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才有可能提升工程质量。

2.2 EPC 工程项目部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提高施工项目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是施工成本管控的第一步骤。目前的很多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将成本管理任务集中在财务主管身上,没有对成本任务进行分配,导致了成本管控力度不够的问题。EPC 财务管理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管理模式来说更具又自主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在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中,笼统的将一项任务放在一个人身上,造成的损失会提升。同时,施工成本包括设备采集、材料购买等,任务重,支出多,这些都需要派专门的人去做。采购人员选购中不但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问题。

3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确定合同管理范围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合同是各项施工环节开展的依据,并且对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保证,如施工进度、工程成本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合同中各项条例进行分析,如工程承包范围、任务内容及要求、双方责任、采用的标准规范、工程进度要求、合同价款、工程质量要求、支付条件、考核验收、违约责任等,并且工程各个项目部门应当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合同交底和交流工作,主要是将合同中的内容和各项条例进行分析、确定等,保证各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水利水电工作内容、规定、管理程序等方面的掌握,进而有效地提升了 EPC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质量。另外,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合同交底方式,可以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全局控制的认识度,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调整,并且以合同为基础,对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变化灵活应对。

3.2 合同成本资金管理

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柱,承包单位面对着很大的资金压力,若是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资金短缺的现象,对工程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EPC 总承包模式下加强合同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从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角度来说,资金是合同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一定要保证工程资金流动性,也就是收入大于支出,避免发生资金短缺或者工程款拖欠的现象。但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在水利水电合同和施工方案的基础之上,指定资金合理、科学使用的计划方案,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对施工进度、施工方案、施工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合同资金的充足性。二是利用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方式,对各项合同实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审核方式,这样可以保证工程按照预期的时间完善,开展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优势。三是依据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合同中的各项规定,保证工程款的计价和结算的及时性,以此保证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准确性。

3.3 合同风险管理

工程施工存在风险相对较多,若是控制和管理存在着误差,对工程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水利工程合同的一些内容进行明确,如工程范围、职责范围等方面,并且对工程款的使用范围进行详细的编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建设风险。同时,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制定风险预制方案,将工程建设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转移,以此降低风险发生的系数。另外,在工程合同签订以后,需要对其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判断,并且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合同风险的控制,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3.4 索赔管理

在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其在管理过程中也经常性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合同管理人员也就需要对一系列的外界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需要及时发现合同规定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差并加以调整。此外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业主们可能还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因此合同本身也会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合同的管理过程之中也就要求项目总承包商能够根据业主们的新的要求来进行施工模式的针对性转变。最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也是进行合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于一些不属于自身过错和疏忽所导致的问题,应当由发包人或者分包单位来进行责任的承担。在进行索赔管理时主要是根据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以及施工条件变更等各种计划外事项,来索取投标价格之外的因为索赔事项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开支,并借此来保障总承包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索赔成功与否往往也会直接取决与该承包商对于自身的索赔管理能力。

结束语

为了保障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顺利进行,也就需要总承包商不断加强自身的合同管理工作,并要求各方都能够在施工合同的约束和规范下来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合同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贯穿在工程的全部实施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合同管理效果,并促进该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鲍玉婷,刘贤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EPC 总承包合同管理 [J].水利水电技术,2016,47(8):85-88.

[2] 臧侃.国际 EPC 项目合同管理的研究 [J].价值工程,2016,35(5):42-44.

[3] 昂奇,冯向东,唐文哲,等.国际工程 EPC 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3):32-37.

论文作者:于成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管理论文_于成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