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观察论文_吴佳玉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康复二科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明显要高,VAS评分明显要低(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直腿抬高角度;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以腰腿痛为主诉,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研究指出[1],中医护理的开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为此,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患者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经CT、MRI检查证实,排除骶髂关节病变劳损、腰椎结核、腰椎滑脱等。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常规护理+中医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40.5±2.3)岁,女15例,男19例,病程5月-20年,平均(10.9±0.5)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40.6±2.1)岁,女14例,男20例,病程6月-21年,平均(10.8±0.4)年。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健康知识的宣教、病情稳定后的功能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开展中医护理:(1)情志护理。首先是畅志,向患者介绍其主管医生及护士,并向其讲解各项规章制度等,让其有家的温馨感,之后是解疑,将疾病相关知识运用健康手册、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教育,使其正确认识疾病,认识到通过积极的治疗的康复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再次移情,可通过倾听音乐、沟通交流、看患者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方式转移其对病情以及疼痛的关注;最后通过及时满足需求及适当宣泄情绪的方式保持其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与治疗。(2)辨证施膳。气滞血瘀型者宜食如田七、西洋菜、木耳等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之品;寒湿痹阻型者宜食用羊肉、生姜、当归、熟附子等祛湿通络,散寒温筋之品;湿热痹阻型者宜食用赤小豆、丝瓜、冬瓜、薏米、猪肚等通络止痛清热利湿之品;肝肾亏虚型者宜进食黑白木耳、黑芝麻等滋养肝肾、滋阴填精之品;肝肾阳虚者宜进食腰果、核桃、黑豆等温壮肾阳之品。(3)对症处理:对于腰腿疼痛,可采用以下方法 (1)药熨法,每日2次,每次20min,方法如下:选用五子散、四散子加热3min,将加热后的药物倒入药袋内,于患处进行热熨;(2)中药熏蒸,每次15min左右,每日一次:需根据不同辨证分型选择适宜的中药药材,将所选药材进行煎煮,待温度凉至39-41℃时,以热气熏蒸患处。(3)耳穴贴压:常用穴位如腰、臀、神门等,采用按、揉、压、捻等手法,每次3min,每次3-5次,双耳交替。对于下肢麻木,可给予艾灸:主要采用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及膀胱经穴,采用艾条灸、直接灸等,每次15mn,每日一次。对于活动受限给予中药熏洗及穴位贴敷。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分,其中10分为剧痛,0分为无痛[2];并进行直腿抬高试验,上述指标均于护理前、护理后一天进行评定实验。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t检验。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低,直腿抬高角度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见下表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好发于青壮年,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与慢性腰肌劳损、反复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等有关[3-4]。

中医护理注重中医整体护理为原则,结合中药熏蒸、药熨法以及耳穴贴压、艾灸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中艾灸能达到活血化瘀、镇痛的作用;中药熏蒸可达到舒筋活络、温阳解径、调理筋骨、活血化瘀等作用;耳穴贴压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气活血;药熨法可舒经活络、活血止痛。研究显示[5],对本病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能够充分发挥中医疗法的优势,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既能真正做到临症施护,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本研究中结果显示,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要低(P<0.05),同时,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改善幅度更大(P<0.05),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傅秀珍,陈梦丽,陈少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1294例中医症候特征及护理探讨[J].广东医学,2013,34(13):2112-2114.

[2] 张荣.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8,31(1):71-73.

[3] 胡艳芳,张维维,吕燕等.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中国病案,2014,15(5):78-80.

[4] 陈媛儿,徐晓燕,冯莺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评估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2):207-211.

[5] 芦盛贞,卢懿,闵俊英等.运用“随症采集”法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J].护理研究,2016,30(25):3178-3179.

论文作者:吴佳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观察论文_吴佳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