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综合评价_图书馆论文

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综合评价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0

1 问题的提出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建设概念,已由原来的文献资源建设逐步转变为信息资源建设,在继续强调印刷型文献收藏的同时,也注重收集大量临时的、流动的数字化文献和网上的有用信息。同时,信息资源强调“获取”而不是“拥有”,建设焦点在于利用自动化、网络化手段获取更多馆藏资源和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信息存取服务。因此,原有的文献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已涵盖不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内容,需要就适合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状况评价的因素与指标体系开展深入探讨。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核心,但它受到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难以科学而快速地对其做出评价,以至于无法根据结论及时地对文献资源的结构和数量进行调整。在图书馆计算机化、网络化环境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引入决策沦中的相关有效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和数学建摸技术来构建信息资源建设状况的定性—定量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势在必行。

笔者试图在提出上述两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层次分析综合评价体系,力求将传统的定性分析变为定量分析决策,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

2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2.1 基本思路

笔者构建信息资源建设评价体系的目的是:①进行馆际或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找出本馆信息资源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在科学依据上进行调整;②建立一种时间序列,在纵向上测定本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史,为本馆下一年度资源建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考虑到信息资源建设评价参数具有模糊性和确定性的双重属性,笔者采用决策论中的层次分析法,遵循宏观评判(定性)→定量排序(定量)→分析评价(再定性)的辩证思路,按照以下3个步骤开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状况的综合评价:

第一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与测评参数,筛选对评判具有关键控制作用的一组因素或要素,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层次结构体系。

第二步,科学地确定各评价参数的相对重要性或权重,采用有关运算方法求算排序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各馆、各年度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优选出最佳质量点。

第三步,分析讨论在具体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解决一些难以测评的定性指标问题,提出对这些指标测评和赋值的办法。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测评范围界定 本文所述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文献资源建设,系指微观的图书馆藏书建设[1],即实体馆藏建设;二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2-3],即虚拟馆藏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建设得以实现的。反过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又是通过读者利用的效果来衡量的(图1)。对信息资源建设状况的评价,必须以对社会信息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信息被利用的程度为标准。如果单考虑收藏(投入)而忽略满足需求(产出)的程度,则评价便毫无意义。

图1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活动流程

2.2.2 评价指标讨论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涉及图书馆基础条件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3个方面。

● 图书馆基础条件建设。包括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和人员素质提高等要素。从与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关系来看,人员素质和建设经费显得较为重要。其中对人员素质的评价,主要应从人员学历、职称状况、业务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加以考虑。

●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评价。传统的藏书建设评价参数,如藏书量、藏书结构、藏书加工与组织、藏书利用率等[4],目前仍然适用。然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已逐步把跨地区、跨系统的众多图书馆联为一体,资源共享正在成为现实,馆藏发展走专业化、特色化、共享性、实用性的道路已势在必行。馆藏建设结构的调整和成分的变化使评价参数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考虑到这一情况,文献资源建设评价应包括馆藏文献资源量、文献资源结构、文献资源管理水平、文献资源利用效果4个方面。其中,从文献资源量包括纸质文献入藏量(包括年补充量)、电子文献入藏量、文献保障率;文献资源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文献类型结构、时间结构;文献资源管理水平包括文献加工深度、馆藏布局与排架、文献复选与剔除;文献资源利用效果包括文献利用率、文献需求满足率、馆际互借频率。

上述评价因素中,文献资源量和文献资源结构是从馆藏建设角度考虑的,文献资源利用效果和文献资源管理水平则从读者利用和满足需求的角度考虑的。显然,后两者为关键因素,因为从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可以反映出馆藏建设的问题,从馆际互借频率则可反映出读者需求方向和馆藏补充内容,本文首次将其作为一个评价指标。而文献资源拥有量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文献资源结构是馆藏建设策略的反映,其中学科结构被用来评价各学科馆藏文献比例与读者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体现了专业(重点学科)特色;层次结构指标用来考察各类文献收藏的层次级别,重点考察特藏文献的完备程度和核心馆藏研究级文献的比率;文献类型结构主要考察书刊比例、印刷型与非印刷型文献比例的合理程度;时间结构则主要考察文献的新颖度。文献加工深度和馆藏布局的合理性体现了文献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馆藏文献的利用程度;馆藏文献资源的复选与剔除是优化馆藏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将列入评价体系。

●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该项可细分为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效果3个方面。其中:数据库建设包括数据库购入量、数据库自建与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网络信息资源的加工与组织;信息资源利用效果评价与文献资源利用效果一样,同样包括利用程度和信息需求满足率评价。由于数据库与网络资源能极大地丰富和深化馆藏内容,并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和用户人数限制的特点,加强这方面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提高图书馆对社会信息需求的满足能力和信息利用率的关键途径。

2.3 层次结构模型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论中的一种决策方法[5],近年来被引入图书情报界。该方法首先是对决策系统划分层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而解算矩阵,求出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以及各层元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最终得出排序结果。

2.3.1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所建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层次结构模型包括3个基本层次,即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最高层为评价目的,中间层为评价所涉及到的各种测评参数,最低层包括所有被测评的单位(横向评价)或年份(纵向评价)。其中,中间层由评价因素子层和评价指标子层构成(图2)

2.3.2 评价因素和指标的相对权重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不能仅靠经验获得,而需要借助一定方法定量导出。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判断矩阵方法,为此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实用工具。在层次分析法中,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按1-9的比例标度进行赋值:两个元素相比,如果两者同样重要,赋值为1;如果前者比后者稍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或极端重要,则分别赋值3、5、7或9;标度2、4、6、8分别为上述各相邻判断的中间值[6]。如果前者与后者的重要性之比为a[,ij],则后者与前者的重要性之比为1/a[,ji]。这样,上一层次中的某一准则和下一层次中受支配的n个子要素就构成了若干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表1-表4)。

以此类推,直至构出第3下子层(即参数C41-C102)对第3上子层(参数C4-C10)的两两判断矩阵。采用特征根法解算两两判断矩阵,可求得不同层次参数对上一层次的相对权重向量(表1-表4)。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1,满足判断矩阵整体一致性的要求,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两两判断矩阵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成立,矩阵合理。检验参数的求算方法如下[7]:

2.3.3 综合评价 依据已得到的各层元素对上一层次的相对权重向量,计算出它们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表5),求算方法为用下一层次的相对权重向量乘以上一层次的权重向量。根据合成权重加权和的大小,可对最低层中各评价方案(单位或年份)的相对优劣进行最终排序。

表5 信息资源建设评价参数相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权重

从表5可以看出,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需求满足率、文献学科和层次结构、文献保障率及人员素质等项指标的合成权重都较高,与前述评价意图一致。

2.4 评价模型应用说明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赋予相对权重,为实例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尚有某些问题未能解决,下面就有关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 学科馆藏覆盖率。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分布,可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取,但馆藏结构是否合理,则必须考虑重点建设领域(如重点学科)的出版与收藏比率问题。学科覆盖率的确定可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即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该学科馆藏量(包括种数、册数)、文献类型、出版时间、语种等统计数据,由学科专家审查重要著作和重要期刊的收藏情况,然后将馆藏与权威参考书目进行比较,中文图书可以《中国图书再版编目快报》和《中国报刊总目》等作为标准。

● 馆藏资源利用效果。利用效果通过利用率和信息需求满足率来体现。利用率是指馆藏资源被利用程度,通过考察各类文献(或数据库资源)在某一段时间的借阅或使用的频次来获得。信息需求满足率是指馆藏资源对读者需求的覆盖程度,可通过网上读者意见调查和访问的方式来评估。对于核心馆藏部分,也可通过考察学科文献覆盖率来评价读者需求满足率。一般认为,学科文献覆盖率达到40%就可满足读者对该学科领域实际需求的80-90%[8],若需满足率要达到95%,覆盖率则需增加一倍以上。

● 文献保障率。可用本馆读者平均占有的馆藏文献数加以衡量。传统的确定方法只考虑纸质文献的馆藏量,在当前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文献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文献保障率的计算还应该考虑电子文献的购入量。

● 文献加工深度和馆藏文献布局。从有利于读者方便快速获取所需文献的角度出发,考察文献的编目质量和馆藏分布的合理性,通过统计比较书目数据库各种检索参数的检索结果和实地查找所需文献的时间差来获得评价结果。

● 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与组织加工。各图书馆正在积极探索和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工作质量,具体的考察方法也在探讨之中。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考察网络信息捕获量和筛选加工质量入手,查看用户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方便快捷程度。

3 应用实例研究

下面以4家高校图书馆(代号单位1、单位2、单位3、单位4)2001年度信息资源建设为例,进一步考察本文所构建的模型的应用情况。

第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选。首先,针对前述22项评价参数,采用百分制对4单位信息资源建设情况逐项打分(见表6)。然后,再用每个评价参数的合成权重向量乘以各单位该项指标的分值,得出各单位该项指标的权重。

表6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实例评价表

第二步,将各单位的各项参数权重相加,分别得到4个单位的总加权和或总得分。例如,单位1的总得分为:0.0174×95+0.0316×95+0.0572×95+0.0617×95+0.0205×95+0.0617×95+0.0480×95+0.0480×95+0.0240×95+0.0240×95+0.0418×95+0.0127×95+0.0231×95+0.0894×85+0.1522×95+0.0263×95+0.0516×95+0.0258×95+0.0142×95+0.0284×95+0.0468×95+0.0936×95=93.7。总得分最高的单位就是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较好的单位,各单位间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第三步,根据总得分进行定量排序。4家图书馆的总加权和分别为:单位1,93.7;单位2,88.2;单位3,78.5;单位4,68.0。显然。单位1为信息资源建设优秀单位,单位2次之,单位3与单位4稍差,还有待加强。

标签:;  ;  ;  ;  ;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综合评价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