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赖伟杰

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赖伟杰

深圳市住宅工程管理站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绿色和节能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稳定发展的主要方式,而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专业,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使设计、施工、业主三者间进行有效结合。项目取得绿色设计评价标识后,并不意味着能够顺利取得绿色运行评价标识,业主、施工单还位需要严格按设计文件提出的参数及要求,加强运营管理与维护。本篇文章首先对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电缆能源消耗、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变压器能源消耗、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能源消耗三个方面入手,对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绿色环保与节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领域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控制;电气;运行评价标识;应用

1、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基本概述

资源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探究力度,并且建筑节能技术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们可以借助科学的节能规划方案,来减少建筑领域对能源的消耗水平,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对现代建筑电气领域来说,应采用绿色和节能技能,在不给建筑物电气工程性能带来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供电系统、变压设备、电动机设施以及照明设施等进行全面监管的方式,提升对建设设备的监管质量以及应用水平,降低设施应用时不必要浪费现象,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营的条件下,起到节省电能的效果。

2、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

据调查显示,我国现代建筑电气工程能源消耗占中能源消耗的30%左右,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重点内容。目前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电缆能源消耗

在整个电线内部中,因为受到电阻的影响,在进行传送电力时,有一部分电能会转变成成热能,并且造成一定的损耗。这部分能源消耗的数量,将会受到电力传送长度、电缆种类、电缆长度、电缆型号以及导体横截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电缆质量、施工成本、技能标准等内容全面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目的。

2.2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变压器能源消耗

对当前建筑来说,一般是结合建筑功能以及建筑规模来选择变压设备的种类、变压设备的规格以及变压设备的数量等,并且这些内容将会给电压设备的能源消耗带来直接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变压设备的能源消耗在发变电系统总能源消耗,占比为10%左右。与此同时,建筑电能损耗中的50%以上的能源消耗都是由变压设备导致的。因此,加大对节能变压设备的研究力度,减少变压设备的能源消耗,提升其运营效率,对减少建筑电气能源消耗起到了现实性的作用。

2.3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能源消耗

在我国电能消耗中,照明消耗占总电能消耗的13%。因此,减少照明系统能源消耗可以实现节省电能的效果。针对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对照明节能进行合理设计时,需要在保证不会给照明质量带来任何影响的基础上,应用节能设计原理,通過采用太阳能、自然光等现代化能源,来实现对传统电能消耗的取代,这样可以有效起到降低照明在现代建筑中能源消耗的效果。

3、绿色环保与节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领域中的应用措施

3.1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自然光源主要源于太阳光芒,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能能源。在进行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进行高效应用,并且对建筑物采光方式进行科学规划,把天然采光和照明系统进行紧密融合,降低建筑物电能消耗,实现节能控制技术的全面应用。在进行建筑物照明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具备节能性质的高效率照明设备,安置规格电气开关,结合照明要求,合理的选择光控以及声控等开关安置区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照明系统控制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满足建筑物节能设计需求,进而起到降低电器能源消耗的目的。

3.2供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在进行选用时,需要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思考,首先,建筑企业在进行供电系统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将供电电压是否满足实际生活需求进行综合思考,针对同等级供电系统来说,应该尽可能减少配电级数。其次,交配电所的位置应该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配电半径线路,降低末端的电压,从而降低供电线路的损耗;最后,还应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变压器所具有的性能也不一样,建设单位在选择变压器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的节能型变压器,以便合理地控制供电系统的负荷,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进而增加建筑电气安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科学、合理地使用建筑电气设备

对建筑电气系统来说,进行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和建筑施工涉及的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例如,暖通系统管理部门、排水系统安装部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电气系统安装设计时,建设企业还要对电动机设备、变频调速风机设备以及水泵等电气节能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的应用,从而实现绿色环保与节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领域中的应用。

3.4取暖系统的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安装中取暖系统的节能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天十分寒冷,取暖系统的设计、安装尤为重要。电采暖形式的取暖设备不仅取暖效果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电力损耗。因此,建设单位在选择建筑物取暖系统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此类设备。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的辐射量较大,覆盖范围也较为广泛,建设单位在设计安装取暖系统时,应选择蓄热型电取暖设备。这种类型的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既能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又能满足住户的取暖需求。

4、实现绿色建运行评价标识需的问题分析

4.1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7章“光污染的限制”的规定。设计评审阶段应审核光污染分析专项报告、灯具的光度检验报告、照明设计方案以及照明施工图纸。目前现实情况为:室外夜景照明均为业主委托有关灯光照明公司另行设计,并且设计图纸往往项目主体封顶后才提供,远远滞后于土建施工图纸,而项目业主及有关部门又急于进行设计标识评审,无法核查夜景照明光污染控制情况,可能造成运行标识评价评审无法通过。针对此类情况,应将夜景照明有关光污染的材料和图纸一并送设计标识评审专家审查,或至少在设计标识评审后送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目标值。设计评审阶段应审核各房间和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以及有关设计图纸,无法核查有关场所和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可能造成运行标识评价评审无法通过。根据情况,应要求业主在委托上述场所或房间二次装修设计时严格按照设计总说明要求控制照明功率密度值,并将有关照明功率密度计算书和图纸在设计标识评审后送有关建设主管部们备案。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设计评审阶段每路10kV进线处均设置了总计量装置,根据业主要求,在楼层的总配电箱内对每户进行分表计量。在能耗分项采集系统图上,还绘制了计算机后台管理系统有关设备,空调冷、热源和冷、热水耗量等也传到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了能耗监测。设计评审阶段满足有关要求。但是,在施工图实施阶段,由于经济上原因,业主没有采购数据分析软件,无法对能耗高、低进行分析,无法完全达到装设能耗分项装置的目的。当运行标识评审时,缺分项计量能耗监测的数据记录与存储数据,或即使有,数据记录也不全或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分项计量的效果,造成运行标识评价审核无法通过。

4.3照明质量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设计标识评审阶段,设计单位是根据某一厂家光源光通量、灯具效率和房间和场所墙面、地面、天棚反射率以及灯具安装高度等有关参数(即光源光通量和灯具利用系数)进行计算各房间和场所照度值。选用不同色温的光源,其光通量也有差别。相同款式的灯具,各生产厂家的灯具效率参数指标也不一样。现场各房间和场所墙面、地面、天棚反射率也可能与设计阶段选取不相符。造成光源光通量和灯具利用系数与设计阶段不相同,设计阶段与运行阶段各房间和场所照度值不一致,甚至低于规范值要求,运行阶段实测无法达标。因此,还应注意光通量维持率的选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高的光通量维持率将使实际工作照度能在较长时间里维持设计照度,保证运行一年后,运行阶段各房间和场所照度值实测值与设计阶段相一致。

4.4智能化系统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满足建筑运行管理的需要:居住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基本配置要求,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的基础配置要求,且智能化系统工作正常。设计标识评审阶段必须进行预审,重点审查智能化系统配置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系统功能是否完善。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减排已经是当前人们首要的义务,同时也成为当前建筑电气领域首要处理的问题。在进行现代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绿色环保理念和节能控制技术融合到现代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工作中,采用合理的设计理念,根据节能目标开展设计施工工作,在提升现代化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水平同时,还能增加电气设备运营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给人民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东海.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01.

[2]姜玉莉,李向军.现代建筑电气控制设计的安全节能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12):22.

[3]金奕.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4,(04):26-27.

论文作者:赖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赖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