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下的产业小镇发展路径——以莱州朱桥黄金生态小镇为例论文_李爽

产城融合下的产业小镇发展路径——以莱州朱桥黄金生态小镇为例论文_李爽

摘要:在全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新热点,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助推器,本文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的特点与现实问题,分析研究产业小镇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并结合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黄金生态小镇,提出“产业集聚、多元融合、三生融合、特色引领、注重时序”五大发展策略。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城融合、黄金小镇

1、产业小镇开发现实问题

1.1产业特色不足

部分特色小镇产业已经具有现有的区域竞争优势,特色明显、发展强劲,但大部分特色小镇还停留在规划层面,运营尚未起步。即使是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不同程度存在着产业特色与城镇整体功能融合不够,重产业发展、轻功能融合等现象。特色与主导产业发展结合度不足,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中的运用不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合度不足。

1.2政府干预过多、市场机制不完善

很多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大都未按照市场要求建立小镇建设运营平台,未有明确的中长期建设运营项目目录,没有明确的招商引资项目和政策,导致社会资金对小镇建设“有热情、没着落”,部分特色小镇没有实力足够大的市场投资主体,小镇建设主要依靠当地民营企业,一旦民营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导致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停滞。

1.3机制体制障碍多,可操作性不强

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涉及到发改、规划、财政、国土等多个部门。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部门,在实际推进小镇规划建设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这给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在开发体制上,部分地市的特色小镇基本上完全以政府背景的城建公司为主体,过分依赖政策性资金,若上级政策难以持续扶持,特色小镇难以避免部分烂尾工程。

2、产城融合的路径研究

2.1产业集聚,避免城镇空心化

在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将产业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深度融合,避免特色小镇的“空心化”和“无序化”,努力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

2.2以“特”为魂、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为对小镇的产业发展产生相对明显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主要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资源的供给,生态环境的提供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

2.3三生融合、优化产城空间布局

特色小镇的构建不仅只是产业、文化的整合,也是交通、环境等各个要素的融合发展,由此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3、黄金小镇发展研究

莱州市朱桥黄金生态小镇是山东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烟威都市区、胶东金矿集中区。

3.1产业集聚、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黄金勘探采选产业为黄金小镇产业构建切入点,打造黄金小镇主导产业、辅助产业、相关产业与配套产业体系架构。逐步引入知名珠宝加工企业发展黄金饰品加工产业,同步建设引入黄金商贸、文化产业等配套服务和环保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黄金配套产业。远期着力发展黄金工业应用产业、黄金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同时以部分废弃矿洞为基础建设矿山公园,打造特色旅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黄金主导产业形成 “勘探—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精深加工—首饰珠宝”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深加工方面最终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检测认证—展示批发—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黄金辅助产业包括黄金饰品加工产业、黄金工业应用产业。黄金相关机械制造产业包括黄金勘探设备制造、黄金采矿机械设备制造、黄金选矿机械设备制造、黄金加工设备制造。合作研发生产环境采矿挖掘机,破碎机,磨机,传送带等传统开矿设备、破碎机系、磨粉设备、筛分清洗设备、成套设备、振动输送设备。黄金配套产业涉及黄金文化产业、黄金创意产业、黄金商贸产业、黄金金融市场、黄金环保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打造黄金文化培训中心,进行黄金的装饰佩戴文化、产业链文化、黄金及其衍生品的投资文化、黄金的深加工制品文化等黄金相关文化培训。

3.2多元融合、丰富小镇服务功能

企业是产业园区的主要目标客户,从生产、设计、研发、培训等功能需求出发,规划需布局加工生产、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科研教育、商务办公等小镇功能。小镇内三个矿产加工企业共吸纳企业职工约2000人,未来小镇吸纳的人群有商务人群、技术人才、本地居民、外来游客等,围绕人群的多元需求,提供人力资源、配套服务相关服务,保持小镇活力。小镇需为商务人群打造高端商务、会议酒店、金融服务中心、交易中心等设施,为技术人才提供智能化、人文化、个性化的工作场所,为本地居民增加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工作机会,为外来游客提供黄金文化体验,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工业旅游、文化旅游,适应外来游客的休闲需求。

3.3三生融合、优化小镇空间布局

黄金生态小镇形成“一核一园、一轴两带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即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旅游服务、文化展览、金融服务、产业配套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一园”即为206国道与黄金北路交汇处两侧的黄金文化公园;“一轴”即206国道南北向发展轴,联接淘金体验区、黄金文化公园、综合服务中心、黄金博物馆、朱桥河滨河公园;“两带”即朱桥河滨水生态景观带,以休闲游憩功能为主;滚龙河滨水生态景观带,以黄金体验功能为主,构建小镇外围生态廊道;“三区”即综合服务片区、黄金产业集聚区、创意农业片区。其中黄金产业集聚区包括黄金采选及配套产业园区、珠宝加工园区、产业研发园区等。

3.4注重时序、保障小镇开发运营

近期建设区以初步形成黄金产业上游产品集聚为重点,远期建设重点为完善各类产业功能,增加小镇活力,形成科研教育、服务项目协同发展格局。远景对三个采矿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矿产资源枯竭后,对原厂区进行土地、建筑等提出治理、改造方案,对地下矿坑进行修复,用于旅游开发。

小镇的建设主体为政府和企业。政府出台有利于产业引入、人才引进的企业扶持政策、人才奖励政策、创新服务政策及激励政策,保障黄金生态小镇的实施建设。

4、结论

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需要谋划好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功能定位和政策设计,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和管理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与水平。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需因地制宜,突显特色,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注重以地方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基础,推动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玉婷,产城融合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为例[J],安徽科技,2017(11)

[2]秦笑,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其核心竞争力评估模构建[J],江苏商论,2018(6)

[3]李铭玥,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西南地区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8(5)

论文作者:李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产城融合下的产业小镇发展路径——以莱州朱桥黄金生态小镇为例论文_李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