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湿敷对留置尿管病人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影响分析论文_伍晓华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教学医院 南充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A区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热湿敷对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外科A,B区90例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分为观察组45人,对照组4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拔除尿管后立即予以持续热湿敷下腹部。观察两组病人首次排尿的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42人能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3人能自行排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首次排尿时间观察组为2.752.15,对照组为4.00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热湿敷能促进病人及时有效排尿,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关键词】尿潴留,留置尿管,热湿敷,护理

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尿失禁,尿潴留及昏迷病人的常见基本操作,尿管拔除后常有部分病人存在尿潴留,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潴留的发生率更高 。我科用持续热湿敷的方法减少了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选取神经外科A区符合条件的45例作为观察组。神经外科B区符合条件的45例作为对照组。神经外科A区、B区收治病人病种、人员配备等方面一致。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8到88岁,脑出血28例,动脉瘤15例,颅脑损伤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9到90岁,脑出血23例,动脉瘤17例,颅脑损伤5例,两组病人在年龄、疾病类型、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留置尿管时间大于7天。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后待病人自行排尿,若发生尿潴留采用听流水声,热敷,按摩等方法。观察组自病人拔除尿管后即采用热湿敷下腹部,温度以50℃左右为宜,时间自病人拔除尿管到自行排尿或需再行导尿。

1.2.2 评价方法:采用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建立数据资料进行资料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 热湿敷的意义:临床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在发生尿潴留后常采用听流水声,热湿敷,按摩甚至重置尿管等方法来解决病人排尿困难,这些措施都是在病人已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下使用,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而持续热湿敷是在拔除尿管的同时给予热湿敷,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方法,它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无痛苦,无不良反应,能促进病人舒适。

3.2 持续热湿敷的效果分析:本研究显示:干预后病人的首次排尿时间,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湿热敷下腹部能促进病人首次排尿,减少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这是因为持续热湿敷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使肌肉松弛,起到消肿,消炎和利尿的目的,同时热湿敷刺激膀胱收缩,引起排尿反射,缓解痉挛,松弛尿道口括约肌,便于尿液排出。

4小结:

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心理负担重,担心排尿困难,害怕排尿,热湿敷尚能激活自我调节系统,抑制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的生成,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加强利尿,有利于缩短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能增加病人自信心,同时及时的排尿对尿道有冲洗作用,有利于病人成功拔管,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丹华: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拔管后正常排尿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4):159

【2】胡晓昀,李秀萍,方海云等:术后短期留置尿管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必要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3):269

【3】徐月玲,王笑红,石小娟等:肾区热敷辅助治疗新生儿急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8. 23(1):39-40.

【4】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63-264

论文作者:伍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热湿敷对留置尿管病人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影响分析论文_伍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