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学科研究项目管理过程研究--以MURI项目为例_项目评估论文

美国多学科研究项目管理过程研究--以MURI项目为例_项目评估论文

美国多学科研究项目管理流程研究——以MURI项目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美国论文,项目管理论文,多学科论文,流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瓦·布什就明确指出基础研究对于国家经济、国防和人民福祉之间紧密的关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基础研究也日益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提供驱动力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基础研究本身也经历着进步,从研究者的规模而言,从最初科学家的个人行为到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模式,以及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团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式都预示着科学研究的日益复杂性。而管理基础研究的各部门如何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日益成为迫切、意义重大的问题。本文就美国国防基础研究中实施的MURI项目进行分析,从中借鉴管理多个大学之间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管理模式。

1 美国国防基础研究MURI项目概要

1.1 MURI项目简介

实际上,美国最早支持基础研究项目的并不是著名的NSF,而是美国国防部海军研究办公室,其主要支持的基础研究一半以上都是在大学完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对于美国国防基础研究的贡献,1983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实施“大学研究倡议”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URI)[1]。随着该项目不断改进,1996年开始的URI项目正式以“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MURI)为核心,附带有提供研究设备、奖学金等特别支持的小项目。

一般MURI项目的资助时间为3年,可以延长2年,即一个项目最多可达5年的资助。资助的金额一般为每年50万到100万美元,以100万居多。相比而言,美国国防部对单个研究者的资助金额一般为每年10万美元,时间期限多为1年,MURI这样高的资助可以培养更多的研究生,而且可以使项目组购进更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设备往往非常昂贵,对于单个研究者项目不可能予以支持。

美国国防部鼓励不同学校参与项目,MURI项目虽然叫做多学科,可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多院校之间的多学科合作,这是因为美国国防部认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越是不同背景、不同专业,思想的融合才更容易发生,而不是单打独斗。选择资助的方式主要看项目对军事目标的相关性和潜在贡献,当然还有研究的质量和科学价值。也鼓励与工业的互动。

1.2 MURI项目管理方式介绍

基础研究的重要特性是:不可预知性和原创性。由于基础研究的不可预知性,就要求基础研究的课题申请不可能像应用研究或者发展研究那样具有明显的节点;由于要尊重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所以在管理中就必须给予研究者充分的自由。这些非量化的管理要求对任何一个基础研究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美国国防部的MURI项目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

(1)MURI项目的立项。

MURI项目的选题来自美军各军种对未来战争需求的判断。MURI项目发布方式是“广泛机构通告”(Broad Agency Announcement,BAA),类似我国的“课题申请指南”,BAA中的选题由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把军事需求转化为军事技术,然后再转化为科学研究内容。同时,MURI项目的选题也具有前沿特征,往往是相关学科的热点研究问题。从实际需求转化为科学研究题目,这对任何管理基础研究的部门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在转化过程中,有些需求转化为单一的学科研究,而有些需求特别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才有可能形成突破。MURI项目的选题主要针对多学科的研究项目。

(2)MURI项目的评审。

MURI项目从发布到批准立项持续将近8个月时间,基本上是当年6月份左右发布BAA,次年2月左右公布结果。中间经过“白皮书”阶段,到“项目申请书”阶段,然后评审,最后立项共四个阶段。在发布的BAA“通告”中,每个选题都包含选题目标、背景、可能涉及学科以及选题负责人(Research Topic Chief)[13]。希望大学有关研究者能够主动与选题负责人联系,在确认研究者将要从事的研究课题与“通告”选题接近时,该选题负责人就会鼓励研究者书写“白皮书”,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一般为2-4页。之后,选题负责人直接评估或者组织技术专家委员会对“白皮书”项目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反馈信息给大学研究者,其中大概四分之一的大学研究者会被鼓励书写完整的“项目申请书”,然后交由选题负责人主持的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最后上报主管部门,选出大概四分之一的项目最终予以资助。

这样一个2-4页的“白皮书”阶段,极大提高了申请者和资助者双方的效率,免去很多无谓的行政评审过程。

(3)MURI项目的运行。

从每年承担MURI项目的院校看,基本上一个MURI选题都是由一个不同院校为主承担项目。但是从历年的MURI项目承担院校看,具有很高的重合度。比如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等每年都会承担不同的MURI项目。从具体承担MURI项目的总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和主要合作者来说,虽然每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每年只能承担一个MURI项目,但是项目中的主要合作者却可能同时承担几个MURI项目,甚至有些主要合作者最后也成为MURI项目的总负责人。所以从历年的MURI项目看,承担项目的研究者也具有很高的重合度。

具体到每个MURI项目都包含3-5个院校、研究机构、甚至国外研究机构,涉及学科3-5个以上,项目主要合作者可能达到10位左右。这些研究者不仅来自不同专业,而且来自不同院校,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异质”,使得研究创新上可能会产生更大的突破。MURI项目中经常参与合作的学科往往是基础性强的新兴学科,比如:电子工程学、电学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

MURI项目延续时间长,最长可达5年,甚至5年之后,类似的选题,如果确实是对未来美国军事能力来说至关重要的,则不同课题组可能继续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就当年同一个MURI选题,也可以有不同的多学科小组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比如:2003年由斯坦福大学担纲的“实验室设备设计研究”,在2004年又由莱斯大学(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里分校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这些足以说明,对于基础研究,美国国防部往往给予稳定、长期、连续的支持。

(4)MURI项目的合作方式。

基础研究的合作是困难的,因为学科文化和学科研究方式的不一致,再加上研究者本身的合作特质等使得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往往付出更高的成本[14]。因此为了提高沟通与交流,目前的MURI项目大多会建立专门的MURI项目网站,发布有关MURI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可以查阅。通常做法是,在每年经费落实后的5月份左右召开启动会议,主要是项目总负责人进行项目的整体思路介绍和项目分工,其他主要合作者会就自己承担的项目部分阐述自己的思考和未来的工作。然后是每年的项目汇报会,安排在不同的合作院校召开,每个参与院校的项目合作者将介绍各自承担部分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且汇报下一步工作;同时作为现场访问,面对面直接交流。

具体到MURI项目的分工协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出一系列理论设想,然后进行算法研究,检验理论设想的可行性和问题。第二种是:试验研究,提出可能的试验方案,然后进行试验平台上的检验,从事合作研究的院校将各自承担理论设想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设计、试验,最后就试验结果进行整合,最终在试验平台中进行检验。

(5)MURI项目的评估。

MURI项目的主要成果是科学论文,也可能是模型和手册等,但论文是必须的组成部分。就MURI项目网上提供的发表论文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般名列MURI项目的主要合作者往往在发表论文的排名最后。这主要是因为MURI项目每个主要合作者的研究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基本上就是在其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中完成项目,这样研究生的名字往往排在第一位,而这些导师们的名字排在最后。2)MURI项目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之间很少合作发表论文,除非来自同一所院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MURI项目的合作方式主要是报告、访问、学生互换层面的合作,而实际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某个子项目的合作非常少。3)MURI项目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之间更多的是沟通和交流关系,并不干预彼此的研究,所带领的团队更多是服从于各自的导师,而不是总负责人或者其他主要合作者。

就MURI项目最终的评价上,美国国防部强调项目的过程评估和对研究生的培养。每一次的MURI项目会议,BAA公布的选题负责人都会参加会议,并且会对研究进展给出评估意见,作为承担项目的总负责人必须能够解释选题负责人提出的意见,否则,该项目的进一步经费就不能够继续。研究生培养的人数在项目申请书中就要明确指出,因为这是MURI项目评估三项标准之一(其它两项标准分别是科学价值和对国防的贡献)[13]。

2 MURI项目管理分析

2.1 如何体现基础研究与国防战略间的关系

由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把未来的军事需求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内容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美国国防部在进行此工作时特别关注了多学科交叉、合作的问题,在BAA中较详细地阐明了选题背景、可能涉及的学科等,明确了国防角度需要的基础研究内容。从项目承担者的角度,大学研究者可以结合选题,积极与选题负责人沟通,进一步明确自己感兴趣的跨学科团队研究是否与国防有益。美国人一直认为,最原创的思想一定来源于最基层的研究者,因为这些研究者明了科学的前沿。所以MURI目前的做法,兼顾了美国国防部本身的战略需要,也保持了研究者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2.2 从管理者角度如何保持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和质量

MURI项目为了保持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并不只强调选题申请阶段所陈述的创新性,而更强调每年参与MURI项目的院校、研究机构之间的走访、审查会议,以及互换学生、建立课题网站等形式,以促进研究者对承担选题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在可能长达5年的MURI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召开的项目会议,会使得所有参与项目的院校和研究者思想进一步碰撞,进一步明确各自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思考如何与他人的研究产生共鸣。由于MURI项目每个选题负责人也参加会议,这使得研究者的进展、问题、下一步努力方向都得到指导和矫正。

2.3 从研究者群体角度如何保持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和质量

纵观承担MURI项目的院校,会发现很高的重合度。基本上不超过全美50所院校。纵观承担MURI项目的总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目前不超过几百人,相对集中。由于这些总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彼此间很少会有开始合作时的很多问题,比如:不同院校的研究文化、资金管理方式不同等问题。有些研究者可能一开始就参与MURI项目,但是直到几个MURI项目之后,才逐步成为MURI项目的总责任人。

怎样保持研究的独立性呢?虽然每个MURI项目有一个项目总负责人,每个参与院校还会有分项目负责人,即主要合作者,但是从发表论文的情况看,参与课题的两级负责人并不参与所有论文发表的署名,而是多与自己的研究生一起发表论文,这样,每位具体承担分工项目的教授们就自己承担部分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2.4 如何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从每年公布的BAA中,我们会注意到:每个MURI选题都包含详细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重点、希望达到的研究效果,以及选题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在研究重点里比较详细列举研究主题可能涉及的多个学科。这样,大学研究者就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结合选题与有关学科研究者进行沟通,甚至通过介绍、会议等方式与自己不太熟悉的科学家开展合作。

在项目申请书中,MURI特别强调必须明确参与者的身份和具体分工,以及经费分割方式等,至少保证形式上的通力合作。

从项目运行过程看,为了保证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在启动会上必须明确每个分项目研究者的工作内容、完成进度、以及彼此间的交流平台等,特别是建立有关项目的网站,方便所有研究者了解项目整体进展和其他研究者的工作内容。每年必须召开面对面的包括选题负责人在内的所有研究者会议,使得大家都能够明白不同团队的工作方式和进展,更能够根据军方代表—选题负责人的意见调整各自的研究。

3 对我国基础研究管理的借鉴

美国国防部的MURI项目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试图管理和指导大学的基础研究的合作,他们的具体做法值得我国有关基础研究管理部门借鉴。具体建议如下:

(1)单独设立“多学科”研究项目。我国目前的课题制基本上沿用传统单学科立项方式,这使得那些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创新的项目往往在单独学科的申请中被边缘化,很难取得经费支持。其次,多学科合作往往需要更多人员的参与,而单学科的项目支持往往经费有限,所以研究者即使想合作,但因经费问题,只好作罢,或者只进行原始、初级的合作。单独设立“多学科”研究项目,就可以避免与单学科研究项目冲突,同时又是对单学科研究很好的补充。

(2)课题指南发布时突出选题负责人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很多基础研究管理机构也是向社会公布课题指南,但是指南往往只有题目,没有具体的选题描述。而MURI项目的每个选题都包含选题的背景、目标、重点领域、预期结果和选题负责人。这样,大学研究者往往在申请时就会更加集中自己的研究兴趣,明白从哪些学科寻找合作者。同时,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具体课题方向,可以各种方式与选题负责人沟通,一旦申请成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随时接受选题负责人的意见和指导,使大学研究者的具体研究内容不偏离国防部的具体需要。实际上,指南中的选题最终是否能够达到选题的真正目的,完全取决于选题负责人的工作。这些选题负责人往往是曾经任职某军种研究所,熟悉军种对未来武器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很熟悉大学研究的前沿方向,再次,这些选题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学术威望,并且定期更换,避免“学霸”的出现。

(3)项目申请时,应该设计“白皮书”阶段。“白皮书”只要求研究者列出自己要从事的研究重点,这样避免了大量不可能得到支持的研究团队从事很复杂的文案工作,节约了研究者的时间,同时对于选题负责人来说,也减少了无谓的工作量,共同提高了效率。同时要指出的是,MURI项目从发布到最后截止,经历近5个多月的时间,就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酝酿自己的研究兴趣如何与MURI项目相吻合,项目指南中的选题细节还可能提示研究者寻找合适的合作者。所以,我国在进行“多学科”项目指南发布时,一定要尽量延长申请准备时间,否则很难实现充分合作。

(4)“多学科”研究项目的评价标准应该以过程评价为主,把对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为对项目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基础研究项目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与研究者最初的设想不一致,可能最初看起来很有希望的结果最后没有发生,而不经意的发现可能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对于“多学科”研究项目如果像目前的技术研究评估一样,将会使研究者谨从申请书内容,不敢做大胆尝试,往往失去原创性。而过程评价方式,就是对“多学科”项目进行年度评估,甚至更长一点时间的全面评估,保证研究者对自己研究部分持续的关注。

此外,“多学科”研究项目往往与某个具体的基础研究管理单位的具体国家目标相结合,因此在评估“多学科”研究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多学科”研究项目的科学原创性,还要考虑项目的目标是否明确,这个目标可能是解释和发现已有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可能就是科学上一种假设的尝试,但绝不是技术型目标,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的应用。第三就是要充分考虑“多学科”研究项目对学生的培养。实际上,很多学生正是因为参与这样的“多学科”研究项目,获得更广泛的科学认知和与他人合作研究的锻炼,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进入科学研究工作,也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延续。

标签:;  ;  

美国多学科研究项目管理过程研究--以MURI项目为例_项目评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