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网运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避免的会产生电能的损失,也就是线损,这不但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取相关对策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的无法推辞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首先分析了线损及其类型,其次分析了影响线损的因素,最后探讨了一些降低线损的对策。
关键词:电网;技术线损;减损;对策
0.引言
对于电力企业来水说,安全与降损是其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其中,线损又反映了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线损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经济运行,增加经济效益,因此降损意义重大。
1.线损及其分类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影响线损的因素众多,运行状态、设备水平以及电网结构等都会对线损造成影响[1]。线损指标不但体现了电网结构以及经营管理质量,而且是电力部门制定节能降损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研究线损问题,能够对电力系统损耗的构成及其分布状况,以及电网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分析研究线损问题有助于技术线损管理水平和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的提高。在电网线损中,按照线损性质一般可将线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统计线损,二是技术线损,三是管理线损[2]。电网企业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间通常是不相等的,其间的差值我们称之为统计线损,其计算一般使用电能表读数进行。而技术线损是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即对电网设备参数与运行方式、潮流分布以及负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对于管理线损,顾名思义即是因管理因素造成的电力损耗,统计线损和理论线损的差值就是管理线损。
2.电网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技术改造因素造成的技术线损
有些设备对线损会造成影响,对这些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样会影响线损,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线路若有比较严重的老化问题,则会造成瓷件污秽,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降低,发生严重的泄露现象,增加了线损。第二,使用了一些老旧设备,不能很好的调节电压,使电能损耗及成本增加,电网运行的效率也降低了。第三,一些农村地区电源点的设置不足,没有及时扩容改造低压线路和配电箱,线路导线线径比较细,增加了线损。
2.2电网规划因素造成的技术线损
电网规划对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包括电网设备配置、设备的选择和电网布局。其对线损的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其电网规划布局存在诸多问题,如输变电的容量难以满足用电需求,电网运行缺少负荷峰谷与峰底的切换机制,以及电源点到负荷中心相隔太远等。由此导致了过长的输电线路,以及电网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等问题,从而使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增加了损耗。第二,在配电线路接线方式上,大部分使用的是分支辐射的形式,负荷点众多而且不集中,增加了供电半径,供电线路也是时常迂回和卡脖子,并且使用了过多的公用变压器。导致截面的选择不适合负荷情况,负荷率不高,从而增加了电能损耗。第三,不合理的线路负荷导致一些分支线路与线路末端所承受的负荷过大,增加了高峰时期的线损。第四,不合理的电网配置,例如负荷容量不适应变压器的容量,电网各相负荷存在不均衡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线损。在配网线路中,农村不合理的配变容量与安装位置,用电负荷具有明显得季节性,较大的谷峰差,年利用时间短,变压器长时间的空载运行,由此导致变压器的损耗较高。而城市用电高峰时期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增加了损耗。第五,在主网无功补偿方面,不足的补偿容量或者不合理的分组,导致无功功率无法进行分层就地平衡,使主网损耗增加。而在中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进行运行调节,增加了损耗降低了电能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网运行因素造成的技术线损
电网运行对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负荷均衡性、负荷特点、电网运行方式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因素[3]。其对技术线损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体现。第一,较大的用电负荷波动。在某段时间内,线路负荷会比较大,而在另外的时间段内,其负荷又比较小,这对供电设备的效率造成影响,从而增加内线路功率的损耗。第二,不均衡的电网负荷分布状况。重载与轻载在同一条线路中同时运行时,变压器的实际运行和经济运行区间严重偏离。第三,不平衡的三相负荷。单相负荷在低压网络中的存在,造成各相负荷的大小不一样,使得三相负荷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不但使三个相线的线损增加,而且造成零线也出现线损。相负荷的不平衡程度越高,产生的线损也越大。第四,对维护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大量的电网设备没有进行应有的维护,由此出现污损、老化等现象,增加了抗阻,最终增加了线损。
3.降低线损的对策
3.1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
首先,科学改造具有较高线损的线路。通过多种方式措施进行升级改造,尤其是线径较小以及老旧的线路。其次,对电网技术进行不断地更新,对电网要加强改造,导线、避雷器等设备全对进行更新,以使线路的绝缘性得到增强,从而使配网线路的质量有所保障。最后,对变压器进行升级改造,尤其是高能耗的变压器,改用新型节能设备。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调节,使变压器运行更加经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使线损降低。
3.2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与配置
第一,对供电半径进行科学规划。线损程度与导线的长度和线径有重大关系,越短的线路长度和越大的截面面积,其造成的线损也更小。对于供电半径的选择,应将供电的可靠性、负荷密度以及线路的电压损失值作为主要的参考因素,确定供电半径时要保留一定的宽裕度。通过对线路进行合理布局,缩短供电半径,尽量不要有迂回供电情况,使配网运行架构得以优化。第二,对电源点进行合理配置。以负荷的分布情况为依据,将配电变压器尽可能的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供电的经济性。根据农村地区的用电特点,其电源点的配置方式应当具有容量小、半径短、网点密等特点。而市区的配置应当是容量大、半径大、网点密。第三,对无功补偿进行优化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和投切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以负荷分层、分级与分区,以及无功出力等为依据。此外还应当使无功补偿的自动化水平获得提高,对动态无功补偿进行推广应用,使无功监测机制更加完善、无功功率的输送减小、功率因素提高,这些技术措施都可使电网线损降低。
3.3均衡三相负荷并对用电负荷进行调整
首先,要经常性的进行负荷测试工作,尤其是在负荷高峰阶段要对负荷进行密切监测,根据用户不同的用电情况,及时调配三相负荷,使三相负荷保持平衡。其次,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调整。线路负荷比较重时,对用户用电进行避峰、错峰的安排。线路负荷较轻时,可进行轮流定时供电。对负荷电流进行均衡处理,以使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增强,使线路的负荷值更加经济,进而降低线损。最后,对停电检修计划进行优化,电力线路的检修尽量与工业用户设备检修相配合,或者安排在节假日,检修时间尽量缩短,使输变电设备的停电时间尽可能的短,从而增加供电可靠性,使线损得以降低。
4.结语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网技术线损是是一项重大问题,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可靠性,进而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增加,需要对技术线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与配置以及均衡三相负荷并对用电负荷进行调整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技术线损。
参考文献
[1]毕正军,吕项羽,王玲,郝元钊.配电网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09)
[2]傅鹏,江振源,李蒙赞.配电网技术线损影响因素[J]. 山西电力. 2016(05)
[3]郑春红,李纬华.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0)
论文作者:陈秀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线损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因素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