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观察论文_杨慧

(铜仁市人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盆底重建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盆底肌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52-02

本研究着重分析8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的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最小年龄48周岁,最大年龄76周岁,中位年龄(63.7±10.8)周岁。最低孕次1次,最高6次,中位孕次(3.9±1.7)次。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孕次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于腹腔镜下针对患者韧带进行悬吊处理[1]。实验组实施盆底重建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采用穿刺追置于患者尿道外两侧4cm处予以穿刺,经阴道与膀胱间隙处穿出,与其下缘穿刺坐骨下方,应用网带平铺处理,酌患者盆底肌缺陷情况实施盆底重建[2]。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针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恢复,仪器频率为30Hz,治疗时间为4星期[3]。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比分析8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相关数据,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长、出血量、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本次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

2.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见表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群体,还疾病极易造成患者的慢性疼痛、大小便失禁、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4]。临床中采用盆底肌重建术与盆底康复治疗仪器联合模式,能够彻底转变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增强患者盆底肌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传统阴道修补手术或子宫切除手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患者术后复发比例较高,患者往往需要再次实施盆地重建治疗。本研究所采用的盆底重建术需要针对患者盆底实际情况,针对患者盆底前部、中部及后部进行重建,进而恢复患者的盆底正常生理结构[5]。另外,针对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加以治疗,通过生物电刺激患者盆底肌力,有效提高患者的盆底肌力,进而恢复患者盆底肌生物反馈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较快的优势,加之盆底康复治疗,促使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症状有所缓解,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治疗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及恢复时长较短,患者术中出血量较低,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因此,该种联合治疗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华,王影,冯艳霞,等.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6(2):224-226.

[2]韩炜,郑婷华,蒋维,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63-166.

[3]谢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8(3).

[4]张雅玲,吕芳.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2):153-153.

[5]杨宝英,王家禄.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9):13560-13560.

论文作者:杨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观察论文_杨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