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论文_唐永珍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论文_唐永珍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现代护理工作集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风险性于一体。责任重、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据报道,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普通女性常模。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一、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护士执业不受重视

受传统的影响,护士社会地位低,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尤其是患者及家属只尊重医生,甚至有时因对医生有意见也迁怒于护士,辱骂责备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护士的工作不被理解和尊重,往往产生一种职业价值失落感,造成护士悲观失望,心理压抑。据调查,51%的护士想改行。

2、医护之间的差异

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对护理人员管理严格,要求过高,护士待遇低,工作上一旦出现问题,常被扣奖金、罚款,更有甚者,一些医疗事故中护士成了替罪羔羊。在人才引进、外出学习、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大大偏重于医生。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医生能“开大刀,收大钱”,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高级保姆”,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会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虽然工作勤奋、努力,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心理压力。

二、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因素

1、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

人们对医疗工作者期望过高,大多数人认为通过诊疗的患者都应康复,因此一旦患者没有康复,往往会对医务人员进行责难,尤其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风险大,责任重,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李小宁等调查显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临床护士的首要心理压力源。

2、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目前,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同时,由于整体护理的展开,模式病房的建立和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护理工作琐碎、繁重,轮班频繁,随机加班等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尤其是已成家的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不能很好的给予家庭和子女生活照顾,产生愧疚感,易造成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诉身心疲惫的护士越来越多,多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等。

3、值夜班导致的负面影响

护士夜班工作量大,风险高,加之失去群体的支持,护士们普遍认为,夜班责任太大,总担心事情做不好,变现为不自信,对做过的事情重复检查或反复回忆,唯恐出错,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压力。频繁的昼夜轮班扰乱了人体生物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体力恢复不足。生活不规律造成用餐时间错位,消化酶分泌规律破坏,影响食欲,出现胃肠道不适,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夜班对护士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影响护理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4、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护士的压力

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医护、护患、护护同事及护理管理者之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发生冲突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尤其是涉及护患关系,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从职业的角度,护士必须保持平和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做出精神妥协,由于护士所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距离,大多数人缺乏自我心里调节训练,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从而造成护患冲突,产生人际障碍。

三、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应对措施

(一)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

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加强业务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护理工作岗位上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当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患者产生矛盾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护士“以病人为中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去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去关心和理解她们的感受,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二)提高护士本身应对的能力

首先护士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学会客观地看待得与失,通过经常性的活动和比赛等使护士正确认识自我工作价值,增强自信心。

(三)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任务忙闲不均,而护理人员又缺编或配备不足,针对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

总之,应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变压力为动力,使护士在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工作环境,高超的服务技术,正确的服务理念,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徐黎黎,金雪梅.人事代理制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上海护理,2002,2(增刊):100-1.

[2]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25(4):197-198.

论文作者:唐永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论文_唐永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