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_信贷配给论文

创新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模式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贷款论文,模式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即便是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虽然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比较齐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亦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据陕西省工商联2008年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查显示,在419家中小企业中,有88.55%的企业认为贷款比较难,在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构成中,认为银行信贷政策偏紧占55.16%,信贷审批手续复杂占48.57%,缺少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机构占40.95%,贷款利率偏高占23.43%,企业信用不足占8.92%①。在信贷政策调控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私营企业及个体短期贷款余额4214亿元,比去年12月贷款余额还少。全国1月份的短期贷款余额是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4000亿元,但是私营和个体的短期贷款余额减少了7亿元②。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综述

(一)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货币论》中,其后西方学者陆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直到80年代前后贾菲、斯蒂格利茨、韦易斯(Jaffee,Stiglitz,Weiss,1981)拉塞尔(Russell,1976)等人把信贷配给现象纳入信息经济学中进行研究,形成目前的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理论。即信贷配给一方面是指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能得到贷款;另一方面是指一个给定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部分地被满足(如申请100万元,但只能得到50万元)。罗莎(Roosa,1951)、罗伯特(Robert,1976)、斯科特(Scott,1953)等人认为信贷配给是某些制度上的制约(如政府约束的利率上限,制度约束的商业银行最小资产流动性要求等)所导致的长期非均衡现象。霍奇曼(Hodgeman,1960)认为银行面对一群具有固定收益分布的借款者,无论在何种利率价格上,都存在一个提供信贷供给额的最大上限;由于项目存在失败的概率,银行的预期损失便是信贷额的函数,信贷额越大意味着银行的预期损失越大。弗瑞德·乔尔和彼得·霍依特(Fried Joel and Peter Howitt,1980)将劳动合同理论推广应用到银行与客户信贷关系行为上来,认为信贷配给现象是银行和客户之间风险分担的一种安排。贷款者和借款者不仅可以从信贷合约中获得现实的利益,而且可以从涉及到不确定的未来交易量、交易价格的“隐性合约”关系中获得好处,并分担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20世纪70年代,3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3个不同领域对市场信息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殊途同归地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本身也是市场”。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在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为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信贷配给、市场失灵等现象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做出解释。

(三)市场失灵(市场缺损)理论

斯蒂格利茨(Stiglitz)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监管。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2006)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时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难归根到底是市场失灵,而在我国则更多地是一种市场缺损和制度缺失。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不同,当前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更主要是市场的空白、缺损和落后,市场经济基础设施、基础制度有待完善,包括会计体系、信用体系、法人治理结构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经济实体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治理能力不够,社会的法律、信用、市场等各种制度体系不健全,会计、律师、支付、信用、业绩考核和执法等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现阶段,我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市场制度缺损找到症结,其中金融制度缺损处于问题的核心。即金融体系缺损导致金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供给与发展需求相脱节③。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有益探索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银行和企业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一方面,采取“一个主体,两翼支持”的形式,即以银行为主体,以政府部门和担保机构为支持,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和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和商会抱团增信等方式,提高自身信用能力。

(一)政银保合作模式

采取该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国开行借助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创立以“四台一会”(管理平台、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为基本要素的业务框架,形成“银行+政府+中小企业+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经营模式。为了提升县域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国开行利用其政策性银行的优势,为各地担保机构提供软贷款,增强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与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发起设立东北再担保有限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信用环境起到了建设与完善的作用。此外,国开行还积极开展与国家部委的合作,利用组织协调优势,自上而下地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二)抱团增信模式

采取该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浙江商会融资模式和山东新泰市羊流起重机械行业信用共同体模式。2007年重庆市浙江商会12名会员单位联合出资,组建了重庆浙商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商会联保贷款模式的先河④。2006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镇政府、农信联社、行业协会和参加联保企业共同组成行业信用共同体,并在会员企业间自愿结成3个“信用联保体”,首次将“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运用于中小企业贷款中⑤。无论是商会联保还是行业信用共同体联保都强调成员之间对某一笔贷款的连带担保责任。该模式具有贷款成本低、申贷期限短的优点。与此类似的还有产业园区小企业联保融资模式、产供销链条的合作互保模式、产业链小企业融资模式、创业互助资金担保融资模式、“龙头企业+农户”融资模式等。

(三)资金互助模式

该种模式的特点是借助行业协会搭建融资平台,其典型代表是重庆“隆联”模式。2006年,重庆市铜梁县二坪镇商会会员入股成立了重庆隆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隆联公司”)。在隆联模式的资金循环中,首先由隆联公司以股东企业有效资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和资本金一道形成资金来源;再按照一定程序向有资金需求的股东企业以其入股额度放大一定倍数(不超过参股股金的2.4倍),向其提供融资;最后,在实施资金监控情况下收回借款,并根据借款金额不同收取不同费率。其特点,一是入股企业仅限于商会会员。二是当银行贷款需要企业法人联合担保时,法人企业股东须作相应额度担保。三是公司运用的资金来源仅限于股东入股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而不吸收社会其他单位和个人入股。四是公司资金运用对象原则上仅限于股东企业。五是有严格的借款管理制度,对股东企业短期融资的额度、费率、借款展期等均有严格的规定。该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载体,三是有利于引导民间接待活动。

(四)硅谷银行模式或桥隧模式

该种模式是在传统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中引入第四方,即在“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模式中引入风险投资或行业上下游企业,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金融产品。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创业公司都获得过硅谷银行的贷款。硅谷银行的成功秘诀在于银行与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的紧密关系。为降低风险,其客户必须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此外,硅谷银行会与客户签订协议,要求以技术专利作抵押担保。如果不能还贷,公司的技术专利将归银行所有;如果公司难以为继,在技术专利卖掉后,所得款项要先归还硅谷银行贷款⑥。这与浙江中新力合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现有的“桥隧模式”十分相似。“桥隧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构建起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桥梁和隧道,使得高价值和高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能够通过担保公司的信贷担保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承诺和操作来提高相对应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从而满足高价值和高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目的。

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趋势⑦

20世纪末,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客户信贷市场的萎缩以及对客户资源竞争的加剧,也随着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转变,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很多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与风险受益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得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达性大大提高,“麦克米伦鸿沟”(MacMil-lanGap)现象得到一定缓解。

(一)金融脱媒现象严重,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加剧

随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劣质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各类财务公司的出现,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脱媒现象严重,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加剧,导致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趋于下降。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逐渐减弱,使得原本就有限的、传统的利润渠道被进一步削弱。传统的商业银行要生存,必须寻求更有利可图的盈利渠道,于是以富国银行为典型代表的发达国家银行通过电子化、网络化和流程化改造,提高银行服务的技术含量;通过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扩大其在某项或某些业务上的经营优势,扩大银行服务的专业化优势。

(二)大银行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优势初现

大银行从事中小企业贷款可以显著地降低资本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改进内部系统和流程、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要求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系统,以有效地控制小企业贷款资产池的风险暴露,提高银行贷款收益率。

1.资本占用率较低。2004年6月最终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第232和273段),银行既可以将中小企业归为零售暴露(按照资产池管理),也可以归为公司暴露。即便按公司暴露,也明确对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下企业,计算资产相关性时给予一个特别折扣,以确定对公司的风险暴露。

根据研究,在IRB高级法下,如果将中小企业归入零售类,可以比标准法下减少资本需求1~2个百分点;如果与现在8%的资本需求相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银行资本需求甚至可以降低3个百分点。如果将中小企业归入公司类,则需要的资本需求将比现在需要的8%也有所降低。

在美国,由于小银行不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以与小银行相比,大银行从事中小企业贷款具有资本占用低的优势。

2.风险暴露较小、盈利能力较强。研究表明,尽管单个中小企业的风险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小企业贷款组合的整体风险明显低于其他公司贷款组合。

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抗风险能力弱,因而贷款风险较高。为此,银行可通过对小企业更密切的监控和合同条款安排来与小企业形成更紧密关系,以减少风险,获得正常利润。美国学者曾经对专注于小企业贷款业务(小企业贷款占其资产的40%以上)的小银行与其他小银行进行了对比,发现专注类小银行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均值与标准差,更高的非利息收入与贷款损失准备,更高的业务增长率,更低的资本/资产比率。通过比较小企业贷款银行与其他类型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风险,并进行多变量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小企业贷款银行的风险调整后的盈利性仍好于其他类型银行;

有学者利用美国1994~200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考虑银行风险以后,小企业贷款(小于25万美元)通常对银行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rts,ROA)具有中性或正面影响;小企业贷款具有更高的单位资产回报率;较大规模的银行在小企业贷款中的贡献大于小银行。这与通常所认为的小企业贷款是被迫依靠小银行的认识相反。因此,如果大型与分散的客户代表着银行业务的未来发展的两个方面,则小企业贷款能够在提高银行收益率、降低违约风险方面起到正面作用。

另外,通过对105家意大利银行1993~1999年期间业务分散化与否对银行收益率与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分散度高的银行的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高而风险(可疑及不良贷款率及方差)低,而中小企业贷款的地理分散可提高银行的收益、降低风险。

(三)电子银行(E-Banking)、Internet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流模式

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运用,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的金融机构通过完善的电子银行和因特网银行功能,在不增设机构、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减小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劳动密集度,开创了中小企业贷款新的盈利模式。较为典型的是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1996年的时候建立了网络银行的第一个数据库营销模型。

1.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富国银行最开始作出决策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数据比较:如果用传统的分支行、门市部的方式平均每个月维持一个账号的成本大约是100美元,如果能够逐渐把客户影响到电话银行上,每个月的成本大概是30美元,如果把每个客户都影响到网络上,平均成本不到1美元。

2.优化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大多数贷款决策通过信用评分卡自动产生,不需要信贷员审查、甚至不需年度复核,也不需要抵押。贷款申请主要通过邮件、电话或分支机构信贷官员完成,不需要税收证明和财务报表,有效减少了中小企业贷款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带来的道德风险。

3.缩短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时间。截至2004年底,超过150万份申请按照这一流程进行了处理,其中2/3的决策是自动进行的,只有其余的1/3是由信贷人员进行的。平均贷款审查的时间为15分钟。

(四)普遍开发、运用信用评分模型,简化贷款决策程序和节约成本,信用评分模型技术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核心技术

1993年,Fair Isaac Inc.(世界顶级信贷风险管理公司)第一个开发出SMEs专用的信用评分系统后,美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公司,如益百利公司(Experian)和邓白氏(Dun & Bradstreet)也开始推出其信用评分产品。从此以后,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日本所有顶级的中小企业贷款银行都对SMEs借款人按照分类进行信用评分。如今,中小企业评分技术(SBCS)已经成为全球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核心技术。

美国著名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从1993年开始采用信用评分(Credit scoring)的方法来评估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到1998年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中小企业贷款是通过信用评分来完成的。该方法的实质是将申请者的数据通过软件中的分析模型整合得出一个分值,这个分值代表了申请人(客户)的信用风险。日本的八千代银行于2000年开发完成了SMEs贷款的SOHO模型。考虑到小企业成立年限少,而且财务数据往往不规范的现实情况,该模型舍弃了传统评分方法中主要依靠的定量财务数据,而主要利用企业的定性非财务数据评价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另外,八千代银行还开发了针对贷款额不超过3000万日元的中小企业贷款SB模型。

通过模型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人工审查50%~80%的工作量,提高了贷款审查的效率(一般在企业申请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就可以给予答复),减少成本和贷款时间;增加贷款数量;更有效地控制风险;能够消除贷款决策的人为偏见;更集中于评估和管理问题贷款。

四、政策建议

(一)放松金融管制,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严格的金融管制对市场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生了一定的阻力,诱致性制度供给明显不足。自2008年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并没有以预期速度显现。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是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最多的几个城市之一,当地有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排名第一;而中小企业活跃、民间资本发达的浙江温州正式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仅有5家,杭州只有2家。2008年中国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的出台并没有对民间资本松绑,首先《意见》关于“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和镇银行必须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控股”的规定,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实体企业的积极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态度是慎之又慎,层层加码提高准入门槛,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的诞生处于比中小企业贷款还要难的境地。例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规定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投资额至少500万元;而浙江省政府不仅提高了“发起人”门槛,即必须是当地实力雄厚、信用优良的民营骨干企业,而且将注册基金由国家规定的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温州市,又将注册基金提高到1亿,有的县(市)区甚至提高到2亿⑧。

(二)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探索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模式

随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其资产质量和经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和经营管理体制等原因,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由于商业化改革而有所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四川省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占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0.31%,但仅占其各项贷款余额总额的11.42%;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发放的小企业贷款占全省小企业贷款金额的比例为23.84%,但却占其各项贷款余额总额的48.48%。可见在中小银行“关系型贷款”供给不足的同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现象突出⑨。

以市场为基础,通过政府引导,运用政策性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成功惯例。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仅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了金融支持,而且通过开发性金融建设市场的方法,调动全社会多种力量,为本地方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积累了经验、创新了模式、丰富了产品。探索多种切合地方实际的业务模式和品种,建立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又防范信贷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建设健康的金融、健康的财政和健康的企业,实现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良性循环、长期可持续和一流业绩。

(三)完善中小企业分类标准,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分类标准是2003年颁布的,该分类标准按照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结合7大行业特点,对大中小型企业进行区分,涵盖了我国98%以上的企业。与世界各国的分类标准相比,我国的划分标准复杂,且没有对微型企业进行界定,没有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角度体现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建议有关部门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目的出发,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制定满足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中小以及微型企业的分类标准,并且各金融机构也应该根据自身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政策制定更加明确细化的分类标准,联合各主管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渠道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

(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技术方法可以分为四类:基于财务报表型、抵押担保型、信用评分型和关系型(Berger & Udell,2002)。

由表1可见,后3种贷款技术都适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决策。其中关系型贷款技术方法是一种“近距离型”银行业务,该方法的使用需要通过银行与借款人长期的、多渠道交往获得,且在获得后具有保密要求,因此属于私人信息。

信用评分贷款技术方法则是一种“远距离型”银行业务,该技术使用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一个顾客的单次交易或与多个顾客的相同交易,而是通过对某些贷款条件的保障,从而使中小企业群体能够在这些条件下享有平等融资权,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公共产品范畴,需要由政府提供。

抵押担保行贷款技术在中小企业贷款中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据2008年山东银监局调研数据显示,足值、有效的房产、土地、机器设备等抵质押担保仍是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2008年上半年,在贷款未获批准的中小企业中,因抵押担保未落实而未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占比为20%左右⑩。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中心,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辅助建立各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重要措施。

(五)开发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分技术,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

2005年以来,在中国银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把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作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运作模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例如成立独立的营销部门,按照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实行市场化差别利率,简化贷款申请审批手续等。也出现了政银保合作、企业抱团增信、企业资金互助平台和硅谷银行等多种模式,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技术仍然是用公司贷款的方式来处理本应该归入零售信贷业务的中小企业贷款。因此,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诸多困难并没有在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和业务经营模式层面上得到解决,在从紧货币政策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贷款往往就成为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压缩的首选对象。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分阶段、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信用评级模型,利用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实现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的彻底革新。

注释

①陕西省工商联在政协陕西省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报告。

②张向东:《六部门调研融资难题4000万中小企业嗷嗷待哺》,《经济观察报》,2009年4月3日。

③姜业庆等:《双向调节助力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7月13日。

④程维:《为破解融资困境浙商在重庆首设商会担保公司》,《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2月2日。

⑤内部资料:《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动态》,2007年第9期。

⑥崔帆:《国家开发银行试水风投运作模式与硅谷银行相似》,《财经时报》,2007年6月23日。

⑦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扩大金融的可达性:微小中型企业贷款的良好实践与政策》。

⑧安邦分析:《地方政府“围追堵截”民间金融艰难阳光化》,2009年3月25日。

⑨李宏伟:《微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其对策——四川省微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金融研究》,2006年第11期。

⑩王芳艳:《银监会三地调研小企业资金饥渴度》,《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7月3日。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_信贷配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