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水务局 252400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国家在大力发展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国,水利工程的改进和提高需要不断的向着更高科技技术水平前进,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社会经济的重要的一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向高科技靠拢,还要加强生态理念的建设,保护生态文明。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文明;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发展,不管是生产的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的补给。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时,水利工程的建设正是为了改变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在建设的时候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秉承着保护自然的姿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 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意义
在经济文明时代到来的前夕,人们生活步入小康水平。与过去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不得不去破坏自然秩序来生产和建筑的目的不一样,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观念也越来越强。在我国自然环境被不断破坏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无疑是对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破坏,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管理者的生态理念观念的不强,那么,和谐的自然环境会被大大的破坏。
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定义是重视生态自然的发展,尽可能的降低对大自然的伤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理念是人类在长期发展逐渐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爱护自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才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持长远稳定的社会秩序的顺序。水利工程除了基本的供水的职能,在农业灌溉和抗旱救灾的时候需要利用水利工程的设计系统以及合理的设计工程来解决一些地区的干旱问题,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在工程所设计的工程体现出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能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稳定的发展,决不能为了满足一时之需而破坏基本的自然根基,对于后续的子孙后代的发展是一个生存的威胁。
2 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特点
2.1 自然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水利工程中生态文明最明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自然性。自然性体现了生态理念自然而然的特征,在工程设计的时候秉持着保护自然的态度,在确定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时候,顺着大自然特征来设计水利工程的结构,比如说在工程的走向以及深浅的设计的安排时,考虑水利工程附近地势的高低和植被的覆盖程度,在充分考察工程附近的一些地理环境的特征之后再进行顺势设计和安排工作,保证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的有机结合,自然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不影响自然环境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下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需求而提出的一个生态文明理念。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隶属于政府管理,属于事业单位,自然也要践行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在设计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的家园。
2.2 经济性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水利工程的设计是国家为促进民生发展的一项基础的工程,旨在解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一些用水问题,在夏季雨季旺季的时候储水以便在出现干旱季或者特殊的干旱时期等一些自然性灾难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基本的稳定民心的作用。地方性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完善还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业的基地,还可以作为发电站发电的基地,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三峡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三峡水利工程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设计理念先进,环境优美也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客。水利工程国家安定民生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国家重点建设发展的工程,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当前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的难题
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不仅需要设计人员本身具有超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大自然存在敬畏之心,还需要了解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一些水文资料的具体应用。当前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面临着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和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资料使用的不全面,无法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更好的采用新时期的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作为主要的设计支撑。传统的水利工程的设计思维是为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抛弃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时候伐树阻断河流等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举动都是落后的传统观念,一味的追求GDP的发展最终也会使经济的发展陷入低迷、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劣的情景,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针对地方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期需要充分的针对地方自然环境的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获取最直接真实的一手资料。当前的一些水利工程设计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的实地考察的专业人员,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了解以及一些水量、河流、土质、植被的情况,导致在工程的实际设计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观念的体现不强。
4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对策
4.1 提前做好水文工作
为充分的利用水文资料,有效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需要提前做好水文资料的了解工作,充分的应用全部的资料,在针对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将之应用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之中去。水文资料的收集是为了在水利结构设计中能够将全部的资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扎根。水利工程的设计部门需要和水文工作部门相协调,解决本部门中水文工作不够深入和专业的问题。比如在对周围环境的研究和分析中一般需要采用一些先进的设备进行探查,包括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具体位置、结构、水量的分析等都需要全部做好记录和材料的分析,对于后续的设计工作都有较好的帮助。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的一些实际需要的问题,还能融合多方面对于工程的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对于将生态文明理念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有重要的帮助。
4.2 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水利工程的设计能够的体现一些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设计水平的高低极大的主导了水利工程中的一些实际的工作。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部门不仅需要引进一些综合能力素质强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加强部门内部人员的培训,在加强针对水利工程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思路的培训的时候,加入生态文明理念,保证生态文明理念在设计人员的心中扎根。这样在实际的工程设计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且在面对一些实际自然环境和设计结构出现冲突的时候能够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矛盾,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于自然的伤害程度。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的主体部门是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的观念和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和设计理念。因此,将生态理念植入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首先需要从水利工程的设计部人员开始入手,保证部门人员的高水平作业。
4.3 做好河道的改造工作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河道的改造或者建立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主要的话题,河道的改造如果在前期的工作做得不好,那么在后续的工人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将会大大的影响河道的一些自然的结构,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河道改造的时候遵循生态平衡的观念,顺应河道的自然形态,保证河道改造的自然性,切忌为了设计的一些经济利益性从而改变了河道原有的一些特征,促进河道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河道改造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河堤岸的防护工作,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于人们的安全问题的考虑,切实的从实际出发,改进和完善,保证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5 小结
生态文明的观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是一项利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项目,也是针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的一种手段。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将会创造更大的利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谋福利。
参考文献:
[1]周邵仁.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479-479.
[2]陈雨辰,危义堂.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2650.
[3]潘厚广.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7,(11):116-117.
论文作者:宋传华,冯社广,王少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理念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水利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自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