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语文课堂的诗意论文_曹伟

找回语文课堂的诗意论文_曹伟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211102

摘 要:语文课堂作为师生的栖息地,理应洋溢着一种独有的个性魅力,她应该是充满诗意的。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尽兴美读,打开诗情的大门;通过驱造想象,点燃诗情的火焰;通过自主创作,积淀诗情的语言。这样才能找回语文课堂的诗意,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诗意 尽兴美读 驱造想象 自主创作

语文课堂作为师生的栖息地,理应洋溢着一种独有的个性魅力,她应该是充满诗意的。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却是在争分夺秒中完成了对文本极其条理和客观的分析,从大量语言材料中抽象出一些表达规则,供学生举一反三,其结果仿佛手工作坊式的师徒相承,使师生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因此,找回语文课堂的本真与个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尽兴美读——打开诗情的大门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学生自发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自发审美,可以说是学生的天性,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声情并茂地范读美文,“未成曲调先有情”,那想必全体学生能够凝神谛听,并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虽然此时的美感是朦胧的,心知其美而口不能言,只可称为“美感的萌动”,但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审美的积淀是大有裨益的。反之,教师诵读的情绪漠然,始终是“零度风格”,自然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情境召唤。当年梁启超在给学生上课时常常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或掩面,或顿足,或狂笑,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庭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而涕泗滂沱。听他的课,实在是种享受。

有的教师把读当作教学中的一种简单过渡,既没有读前的情韵引导,也没有读后的优劣评价,这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精心设计美读的进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个环节的美读形式,让其各尽所能。

除了美读他人作品以外,我认为更有效的美读训练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我常对学生说,你们的每一篇作文,或是刻骨铬心的伤痛,或是忍俊不禁的喜悦,都是思想和生命的绽放。写作是你心灵激荡的瞬间,美读则是你心灵的飞翔。我试将每周三的语文课定为“美读时间”,专门用于学生朗读自己的小作。一段时间下来,美读渐渐点燃了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我相信,美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智慧、兴趣、态度、意志等众多因素,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驱造想象——点燃诗情的火焰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个体封闭性的“体悟”,即把精力放在探究作者心思,揣摩作者用意上,很少考虑读者对文本的阐释和真切感受,因此总是静态地研究文本的篇章结构好在哪里,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篇篇充满精神魅力的文本成了“语文知识”的例证,学生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强烈的力量,更不用说将深刻的感悟内化为个人的精神信念。

对于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无论从哪个方面和层次上讲,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和充实。如果只注重显形语符的分析,阅读就可能达不到某种深度。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个性化,有角度,有深度地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构成意义,引发新的思想,把固定下来的文字读活,这个探索的进程尤以想象为重。在品析杜甫的《登高》“渚清沙鸥飞回”时,也可以让学生想象“这飞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答案将是丰富多彩的:是离散失群、痛苦孤独的鸟;是疾病缠身,有家不能回的鸟;是年老多病,四处漂泊的诗人自己……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的进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源于课文并超出课文,一读一思,它让学生创造出比现有的封闭性课程更为丰富,有质量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想象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真诚的倾谈,应是充满平等博爱的人文气息。在指引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即使学生的想象是错误的,也应积极挖掘其错误想象后面隐藏的正确性,给予表扬。总之,少一些标准,多一些想象,使沉闷、单调的教学陋习产生出多向、活跃的互动变量,使语文教学得以鲜活地阅读,鲜活地对话。

三、自主创作——积淀诗情的语言

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文学作品中自然而微妙的情感体验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内心的诗情开始向外溢出,一片落叶,一声虫鸣都会在心底溅起感动的涟漪,这时的他们需要用语言尽力挽留这些深切的、诗意的时刻。

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和阅读教学相脱节,教师总是另花时间单独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命题,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惧怕心理,无奈之下,将以前写过的内容重新搬来,改头换面,抄抄写写。其实,课文学习完了,学生的学习并未就此结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从创造性的阅读走向创造性的写作,由浅至深地进行,让语文课堂的结尾成为课外延伸的开始,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外读写中,不断增强语文的素养。

教师不妨将课堂最后十分钟留给学生自主创作,可以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或续写,可以就精彩段落为依托进行仿写,也可以就所学内容写下心中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没有空洞教条的说理,没有统一的定论,有的只是思想的交汇,语言的碰撞。学生的文笔也许稚嫩,但这是学生在阅读中的真知灼见,所以是可贵的。放手让他们去写,就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循序渐进中,它就会长出芽,开出花来。

论文作者:曹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找回语文课堂的诗意论文_曹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