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林匹克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论奥林匹克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浅议奥林匹克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政治课论文,高中论文,思想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强调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友谊、进步”,它希望以此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和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奥林匹克精神伴随着北京申奥的历程传播到祖国大地,引起了国人广泛的学习和探讨,也引起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奥林匹克精神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遇到较长时间的成长低潮时,有的会因为缺乏同伴、教师、家长在情感上的理解、支撑和爱抚,对学习和生活倍感疲乏,他们在校园中的生存状态颇为窘迫:自卑、孤独,游离于班级集体之外。对于他们来说,难道还有比奥林匹克精神更能对症的良药吗?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申办,又为奥林匹克精神带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这是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人文奥运”提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给予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新人文面貌的极好时机;“绿色奥运”构建了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观念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宽阔平台;“科技奥运”建设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同时,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成功申办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成就在国际地位中的体现。而这些又是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教育契机,挖掘奥运精神内涵,有效整合学科德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全面关注奥运、宣传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过程中,强健体魄、塑造品格、拓展视野、提高素养,是我们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的任务。

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奥林匹克精神呢?我认为,奥林匹克精神主要应包括奥林匹克认知、奥林匹克情感和参与奥林匹克行为的引导三个部分。这就是说,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过程中,会有奥林匹克知识的传递,奥林匹克情感的激发和参与奥林匹克行为的引导,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遵循学生认知、情感及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此,应该着重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挖掘教材,渗透奥林匹克知识。奥林匹克认知是激发奥林匹克情感,引导参与奥林匹克行为的基础。要把奥林匹克运动和精神的知识与思想渗透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之中,就需要我们政治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仔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和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性,把散见于各课中的有利于渗透奥林匹克精神的知识,犹如一粒粒闪光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例如,从政治常识角度看,可以运用国家职能、增强综合国力、发扬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综合评价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从哲学常识角度看,可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解读奥林匹克精神。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可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知识,诠释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等。

还可以把奥运材料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以渗透奥林匹克精神。

【课例1】我国奥运健儿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取得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激发和振奋了广大群众的奥运热情和民族精神。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们为奥运健儿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所感染,为他们团结拼搏、蓬勃向上的意志所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盛赞奥运健儿的同时,纷纷表示要以健儿们为榜样,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人生观的道理?

(2)你将用哪些实际行动向我国奥运健儿学习?

通过探讨,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1)奥运健儿英勇拼搏,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向奥运健儿学习,是对奥运健儿的尊重与认可,表明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在奥运健儿精神感召下,我国各地掀起学习奥运健儿精神、为国贡献的热潮,说明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2)努力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掌握为国奉献的本领;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自觉防止进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谁都明白,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尤其是对缺少生活经历的磨炼和价值判断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来说,采用一定的“灌输”方式,提高他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知,更是必需的。但必须防止一种误解,就是把“灌输”理解为“强注”——强行注入。灌输只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需要生动活泼、情理交融、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的教育引导,避免把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搞成单纯的体育评述和意义的宣讲。否则,看似知识性、思想教育性很强,而对学生来说味如嚼蜡,无从激起感情共鸣,甚至会引起反感。

2. 创设情境,激发奥林匹克情感。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灌输一些知识、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高尚的感情,只有把对奥林匹克认知内化为奥林匹克情感,才有可能外化为真正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行为。那么,让学生产生奥林匹克情感最佳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大背景,把学生热切关注的奥林匹克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视点、观点和议论的焦点联系起来,积极拓展和加强教材的现实性。

【课例2】在教学“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先让学生自己广泛搜集资料。有一位同学就“在2004年8月28日进行的奥运会女排冠军决赛中,中国女排再展20年前在洛杉矶夺奥运金牌的英姿,她们绝地重生,在先失两局的劣势下演大翻盘,连扳3局战胜俄罗斯队,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本届奥运会惟一一枚球类集体项目金牌”的事迹作成powerpoint在班级展示,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一时议论纷纷。有的感动中国女排奋勇拼搏、勇夺冠军的永不放弃的精神,有的分析取胜后女排姑娘面临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的兴奋地议论理想、激情、拼搏、奋进这些宝贵的青春元素在新一代女排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有的断言这是“女排精神”的延续,是民族精神的青春焕发!看着同学们兴趣盎然,我便适时地推出这样几个问题:

(1)我国弘扬“女排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2)列举自己生活中和学业上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一、两个实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从女排的成功,谈正确意识的作用?

通过议论,他们懂得既要看到中国女排勇夺奥运金牌的结果是辉煌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又要着重认识“女排精神”这种“正确的意识”和积极的精神是激励人正确对待困难,勇于取胜的内在动力。

这里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为了把奥林匹克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和“要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等理念精神根植在学生的心中,真正启动学生的内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中的情景设计应力争做到:创设中外奥运英雄背后感人的故事情景,以便激发学习英雄的动力;创设奥运英雄参赛的项目情景,以便拓展奥运参赛观赛的规则;创设奥运英雄参赛项目中中国的成绩情景,以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创设奥运项目器械的发展状况情景,以便提升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等等。在课堂探究中,虽然有必要讲解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要通过拨动情感这根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要运用提示法、问题法、思路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加入到为提高理解能力而设计的“如果——怎么办?”这类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思考、议论,产生“教学共振”。为了要在探究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信赖学生,相信他们的善性和发展的潜能,使他们能够、也愿意真正的感动和思考。要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开放和分享的快乐,能心情舒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要尊重学生,他们虽然是不完美的,但是有潜能求上进,要多对他们作肯定的判断和正面的评价。使他们敢于自我表露,才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深感其情,细雨润物,入耳入脑,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效。

3. 以小见大,引导参与奥林匹克的行为。参与奥林匹克的行为是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归宿。奥林匹克认知和奥林匹克情感只有外化并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才有实际意义。教师要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虚”向“实”、从“知”到“行”的转化。今天的中学生虽然还不能直接投身奥运赛事,但可以通过身边的事,把奥林匹克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即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具体生动的活动,让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收到成效,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奥林匹克知识和奥林匹克情感,把参与奥运的口号变成具体的行动。例如,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做起,提高学生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意识;让他们用废包装盒、旧报纸、绳和线等废旧物品制作装饰奥运文化专栏,动手出一张“我与2008奥运”的手抄报,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以体现学生的创造和智慧,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完成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主题的小论文,鼓励他们立足本职为祖国的明天勤奋学习。在这些具体实践中渗透和体验奥林匹克精神,把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团队合作精神、磨炼意志、锻炼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提高。教师还应做好学生考核工作,把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活动的表现作为思想政治课成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无论是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还是引导学生参与奥林匹克的行为,都是利用奥林匹克的德育资源进行教育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说得好,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汇集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只要我们恰当地及时地加以发掘、激活、运用它的价值引导的教化力量,就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使奥林匹克精神能够成为中学生的光明使者。

标签:;  ;  ;  

论奥林匹克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