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和创造价值--中国正在采取行动_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论文

节约和创造价值--中国正在采取行动_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论文

节约创造价值——中国在行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创造价值论文,节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语:盛夏季节,炎炎酷暑带来了大面积的缺水缺电,国际油价再次攀升,向人们亮 起了一次次红色预警,人口的不断增长,现存资源的减少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压力和矛盾 ,污染的严重,节约观念的淡漠,技术的瓶颈障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无不呼唤着 人们珍惜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已势在必行。制度的建设,立法的完善,观念的强化, 技术的创新,政府带头,全民行动,节约型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

受访专家(按出场顺序)

①汪恕诚:国家水利部部长

②冯子浚: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③徐逢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④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

⑤李子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⑥马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创建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

记者调查1: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带来的缺水缺电现象困扰了全国的许多地方,25个城市被 迫拉闸限电,接踵而来的“煤荒”、“电荒”、“水荒”和“油荒”,让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水价、油价的一涨再涨,也许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扼制资 源的过度消费,现存资源的匮乏与日渐减少,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频频向人们亮起 红灯,随之也拉响了珍惜能源和资源的警报。节约能源和资源成为日益迫切的呼声。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从未停止过节能降耗的口号和要求,并在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上付出了一定努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与 经济增长的速度之间依然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长期以来,很多人一味追求GDP的增 长而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被破坏,耕地被大量征用, 矿产过度开采,水和空气被污染……一个个残酷的事实正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再也不能 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发展,否则人类将自尝苦果。

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有其深刻的国情和时代背景。从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发改委等 国家网站上可以轻易查到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 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 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如此 宝贵的耕地每年还在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减少,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亩。 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有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 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 成本越来越高,供给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一切无不让人触目惊心,而备感珍惜资源的 必要和紧迫。创建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也显示了中央在此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和坚定决 心。6月28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做好能源资 源工作,优先抓好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 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6月30日温家宝总理针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进一步作了详细描述和要求。自此,从中央到地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 ,上上下下齐动员,全民节约的气氛蔚然成风。

百姓声音:

北京某节能公司职工周波:国家对开采者征收低廉的资源税,是造成矿产资源巨大浪 费的一个“元凶”。从保护资源的角度讲,谁使用的资源多,谁多缴税;谁浪费的资源 多,谁多缴税,才是合理的政策。另外,水和电的一再涨价,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除 了增加经济负担,节约并没有太大的弹性空间,对于那些厂矿、企业和单位,才应该靠 价格杠杆和高额税收来遏制浪费。

专家解读:

记者: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经济 发展的初期,生态环境破坏一点、污染一点,是必然的。等经济相对发达了,再回过头 来治理环境,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英国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汪恕诚: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把我们国家的发展定位、发 展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的各项指标,都同发达国家相类比,殊不知,如果进入这一误区 ,我们的发展战略将陷入一个危险境地。如果我们不改变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那么经 济发展水平到不了人均3000美元,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到那时,历 史可能根本不给机会让我们回头再来搞污染治理。因此,即使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水 平仅为人均1000美元,但是对环境和生态问题也绝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国家在环境和生 态方面已经受到了惩罚,并且还在继续付出代价,教训已经够多了。因此,决不能拿一 些不负责任的话当作托词,否则最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记者:目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哪些?

冯子浚: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首先是人口的不断增 加使得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并且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还是高污染、 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度发展,必然需要消耗能源、原材 料和各种各样的资源,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大气污染十分严 重,形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

徐逢贤:创建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来看,我国人均资源短缺,且质量 较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治理难度较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影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 用和高效利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的节约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制 约因素,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信息化的普及, 会逐渐得到缓解。

记者:提倡节约型社会是否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呢?

陆大道:节约不仅减少浪费,而且可以创造价值,它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点 。节约与发展并重,节约放在首位,这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比如,目前废弃物处理已 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平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还大 大推动了高新科技的进步,同时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还可以得到优化,日本的造纸业很 发达,但日本政府花很大力气推动再生纸的消费,而且做到了价格比原生纸还便宜很多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李子奈: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强调节 约型社会在短期内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说来,有可能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二者会有矛 盾,但是从长期来看,决不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恰恰是科学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处理好 眼前发展利益和长远发展利益的关系,在国内的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人类经济 增长的实践表明,不同的增长方式因为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不同,对资源的消耗程 度也不相同。我们应该把粗放式转换为集约式增长方式,用最小的消耗和代价,取得最 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厉行节约,纠正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记者调查2:

节约型社会原是针对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然而,生活中的种种奢 侈性消费为节约型社会注入了更多的内涵。眼下的中国富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消费的 奢华程度为普通的老百姓难以想象。豪华的住宅和轿车,昂贵的吃穿用,一掷千金换得 一时心情高兴亦不是什么新鲜事,炫耀性消费像病菌一样蔓延。自己挣钱当然可以随便 花,这成为这部分群体乃至许多国人为奢侈消费开脱的理由。

国人历来重视对饮食的讲究,婚宴、寿宴、接风宴、谢师宴等各种名目的聚会五花八 门……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得到飞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 我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增长17.9%。然而在这巨 大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浪费。

在各类大大小小的饭店我们不难看到,餐桌上的浪费让人咋舌。满桌山珍海味只动了 几筷子便被倒进了泔水桶。一个在饭店打工的青海籍服务员告诉记者,在她的老家,许 多家庭一年吃掉的鱼肉也赶不上倒掉的一桌。采访中有专家指出,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 费掉的,足有一个三峡工程了!

国人喜欢把豪华的轿车和住宅当作身份的象征,迎合消费者的热情和需求,再加上政 策的不力,车市劲吹大排量、豪华型之风。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这一问题, 并要求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然而在 油价不断攀升的今年,像国产宝马、奔驰、皇冠、新奥迪A6等大批豪华车、高档车却陆 续上市,排量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气派。

再来看看过度包装带来的巨大浪费,日前有关部门统计显示,仅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 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就约有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 全国每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 粗的树!华丽的外表、高档的装帧,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过度包装虽然看起来很美 ,然而已经对我们的环境保护构成威胁,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专家解读:

记者:如何理解消费和浪费之间的关系呢?又怎么看待这种炫耀性消费呢?

李子奈:如今,很多国家特别讲究节约消费,这与是否有钱并没有关系,而是社会文 明进步的一种体现。节约不是叫人民降低生活水准,压缩消费,而是改变消费方式,优 化消费结构。这些奢华的东西,代表着某些人对生活质量的误读。并不是只有大肆花钱 才是有质量的生活,节约的生活照样可以是有质量的生活,而且节能节约下来的生活成 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

陆大道:在人民生活上,必须提倡合理、适度消费,实行全社会节约。生活消费不是 小数字,据计算,如果全国都采用节能灯,其节约效益相当于两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要在年轻一代中加强国情教育和形势教育 ,让全社会勤俭的正气上升。

记者:前几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现在又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您觉得是 否矛盾,该如何理解国家的这种政策变化?

徐逢贤: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决定的。自1996年下半年起,受东亚金融危 机和此前通货膨胀的影响,接着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再加上对 外出口下降,而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工农业产品出现结构 性过剩,库存增加,产品积压,在这种情况下,自2000年前后起,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实行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和政府采购规模,以拉动内需,经 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国经济走出低谷,走上快速稳定增长的轨道。进入21世纪,我国经 济从总体上说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外贸易增幅扩大,居民 消费由常规消费进入高档消费阶段,而石油、钢铁、煤炭等资源消耗激增,出现资源紧 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为了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百姓说话:

深圳市民刘利华:富人高消费非常普遍,说白了,就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富人认为, 我有钱,爱买什么就买什么,爱买多少就买多少。要杜绝类似奢侈性消费,决不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动真格。比如对于一些高档物品,可以设限消 费或者加大税收力度,另外政府应该加强节约宣传,完善慈善机制,引导这些富人多为 穷困地区的儿童和文化教育做些好事。

政府带头,全民参与,从细节做起

记者调查3:

记者每天上下班,都要途径长安街,街两边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部门不少,一路望过 去,透过窗玻璃你会发现,即便是大白天,有不少窗口依然是灯火通明。创建节约型社 会喊口号容易,可见践行之难。

在建立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机构理应率先垂范。在政府机构数量 居全国之首的北京市,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 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488千瓦时的19倍。也就是说,一名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 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定额管理以 及“公家的消费都正当”等错误观念,纸张,空调,电和水……各种浪费现象已屡见不 鲜,当前政府机构中的资源管理机制缺失、资源浪费现象惊人,已成为资源节约利用的 一大薄弱环节。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创建节约型政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政府运转的成 本费用,更重要的是,在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工作。财 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发布《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及首批节能产品 政府采购清单。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在技术 、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将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逐步淘汰高能耗产品。目前很多地方 也已经拿出了厉行节约的详细措施和实际行动,北京已着手制定市级政府机关节能、节 水目标及措施,要求公务人员从小事做起,力争全年节能8%以上;上海相关部门正对政 府办公大楼进行用能设备诊断,预计10月前形成诊断报告;江苏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大力 逐步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并且强制性规定,今后开发商新盖住宅节能率 必须超过50%,否则在审批时不予通过……

厉行节约,人人有责,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每个公民义不 容辞的责任。不妨从身边的细节做起,譬如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 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粮食……这些小小的“一”,看起来不起眼,然而,如果13亿人都 能做到,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一时的节约容易,然而持之以恒的节约难,这需要深入 人心的观念和行之有效的制度的支撑,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如 果每个人时时都记得节约并自觉身体力行,那将会给国家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

百姓声音:

北京市民王园:政府带头节约,我们老百姓更要自觉,节约不是抠门儿,并不是算计 着省钱,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能源,成之毁 之、爱之损之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人节约一点似乎没有什 么,但是13亿人节约则能产生巨大的效应。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建 设节约型社会,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专家解读:

记者:关于如何创建节约型社会,温家宝总理讲了几点保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 议。

汪恕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的作用,使得 整个社会产生一种需要或者激发出一种动力,这种需要和动力能够有效推动整个社会走 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于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我们有法律、行政、 技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但最根本的是制度建设,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或者是变革生产 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另外各级政府的官员应当走出盲目崇拜GDP的怪圈,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

陆大道: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 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环节。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使其同现行的环 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管制制度。要建立3项具体制度,一是从能源、资源、环 保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准入制度;二是建立对高耗能落后工艺、落后技 术和落后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三是建立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建立资源 浪费问责制。

马凯:推广新机制,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这包括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实施电力需求管 理和政府节能采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资源协议。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长 效机制。包括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 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财税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 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 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

徐逢贤:目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其实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问题,也是文化观 念和价值取向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 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要扭转社会上渐起的奢侈浪费之风,要开展全民教育 ,提倡节约风尚,要在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在年轻一代中加强国情教育和 形势教育,让全社会勤俭的风气上升。

另外,在人口与资源这个矛盾中,人是主动的,起关键作用,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 素。要充分发挥比例虽小,但总量大的科技大军作用,坚决杜绝人才浪费。

李子奈:避免资源浪费屡禁不止、节约沦为水中望月,仅仅依靠主观理性来约束收效 甚微,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能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抓紧制定和修订促 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提出更为 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产品的强制性效能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效能行业节能 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等。制定鼓励资源节约和限制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税收 政策,严格执法监督,对企业建立行业门槛,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指标上严格把关,对严 重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对有关领导要严肃追究责任。

冯之浚: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循环意识的培育与循环教育的建 立,并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研究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在节约现有资源的基础 上,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体系,对传统产业、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保 证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能量梯级和循环高效利用,大力开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流 程,不断开发风力能、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比如在西部电网未覆盖地区 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有居民的海岛大力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 发利用;在农村地区推广风能、太阳能利用,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标签:;  ;  ;  ;  ;  ;  ;  ;  

节约和创造价值--中国正在采取行动_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