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

金鑫[1]2002年在《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文中认为民族主义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和民族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冷战结束后,由民族问题引发的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成为诱导国际和国内冲突最重要的原动力之一。由苏东剧变为开端的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对现存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相悖,增加了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妨碍有关国家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它同时也为大国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提供了借口。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深受民族主义的困扰。经过近10年的能量释放,与国际格局转换相伴的第叁次民族主义的颠峰在新世纪之初似乎已经过去,呈现回落之势。但是,这次民族主义浪潮给世界留下的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和研究。尤其是在新世纪之初,我们需要对全球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民族主义发展的新态势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因为正确认识和看待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不仅关系到我们对世界形势的总体估计,也影响到我们对国内民族问题大局的判断分析和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国内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成果应该说已有很多,但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民族和民族主义定义的解析、当代民族主义的成因和特征的探讨以及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影响的分析,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宏观考察的论文尚不多见。 国外涉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比国内多些,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有叁个视角:第一是从现代化学派发展起来的观点,即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和观念西方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主义终将成为“文明冲突”的根源;第二是以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为基础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将发展中国家置于边缘化位置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就必须以自己的民族主义或类似的意识形态为武器,抵制西方的全球化。第叁是从其他立场出发,将全球化视作与区域化并行的观点,认为全球化究竟是带来同质性或是异质性,从人们的视角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来看,其指向尚不清楚,因而民族主义与各类区域保护主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旨在尝试在对民族主义进行分类、对民族主义在冷战后的表现及民族主义泛起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做初步的探讨。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一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试图从理论上对民族主义的类型进行梳理。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学术界给民族主义下的定义大概不下200种。就笔者跟踪观察,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民族主义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的系统性的成果尚属鲜见。本章就尝试对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和众多学者在论着和论文里提到的各种形态的民族主义进行归纳和分类。本章着重从民族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的地理界限、民族主义的政治取向等叁个方面对民族主义进 行类型分析和阐述。l、按照民族主义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 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2、按地域范围分,可以分为西方民族主义和东方 民族主义,更具体地可以分为中东民族主义、拉美民族主义、东亚民族主义、欧 洲民族主义、巳尔干民族主义等类型D3、从民族主义的政治取向来分,可以分 为聚合型民族主义和离散型民主主义。除了以上叁种分类外,按照民族主义的功 能来分,民族主义还可以分为积极的民族主义和消极的民族主义:以历史时期分 类,还可以分为近代民族主义和现代民族主义;按照国家发展程度分,可以分为发 达国家民族主义、次发达国家民族主义和第叁世界民族主义;甚至还可以按阶级 标准,分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等等。 第二部分对世界民族主义在冷战后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冷战结 束后民族主义在当前主要有五种表现,一是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波及全球。二是跨 界民族问题比较突出:叁是宗教民族主义泛起;四是种族歧视与排外有所抬头; 五是部族冲突与仇杀令人瞩目。作者在该章从概念和事实两个层面对这五种表现 形式分别进行了阐释。 第叁部分对当今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出 现的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除了一些历史积怨外,主要还有以下四点原因:一是冷 战格局瓦解释放了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矛盾:二是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语言文 化和宗教政策上的夫误:叁是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与贫困状况 的日益恶化:四是霸权主义及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影响。 最后一部分重点对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透视和展望。笔者认 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世纪,第叁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对国际关系所引起的 震动虽然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

李贽[2]2005年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叁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理论结晶,是被我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从容应对当代世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各种影响,对于我们不断与时俱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由导论和正文叁篇六章构成。导论主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背景和考察范围,从而说明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同时也阐明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状况,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和创新;导论还指出了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历史考察。主要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构成: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初步发展。主要是从理论源头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思想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和系统梳理。通过这些理论考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理论关系。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考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纵向历史考察,理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各阶段的理论内容及创新贡献,从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叁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逐步与中国民族国情相结合,不断探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说明其理论发展本身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建构和基本内容。这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的横向理论剖析和系统的体系建构,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章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解决中国

赵金亮[3]2012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永恒主题,也是各民族和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民族发展依托于一定的时代和空间环境,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的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发展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稳定。综观世界各国,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边境线长,自然资源丰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如一地从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成功道路。在这90多年民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其发展内容、发展目标、发展的价值标准、发展原则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侧重。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确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起点。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侧重于民族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造,把民族社会制度改造的完成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引导中华各民族推翻了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使各民族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解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立与形成阶段,它主要回答和指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的社会发展步划,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邓小平首次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把民族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作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客观标准,把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为我们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践基础和理论框架。江泽民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这主要体现在指导发展角度的根本转变上,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步骤,坚持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实践中,有重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先沿海后内陆的社会主义共富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发展进程。江泽民的民族发展理论蕴含在其“叁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阶段。时代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深刻把握前几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全面总结我党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阶段。论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分析为契入点,通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的民族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容做详尽叙述,探寻他们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创新的路径及其及重要特征。这种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历程、规律、特点、方向、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从而更科学、更协调、更全面地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分为叁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即是第一章,也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和重点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民族发展理论,具体阐述以上相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基本特征,说明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贡献,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第叁部分为结论,也是最后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作出展望,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目标选择。

孟舒[4]2011年在《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与冷战后国际政治》文中研究指明民族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在20世纪,全球先后经历了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其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横扫全球的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则以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激烈、表现形式之多样而着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汹涌而至,强烈震荡着变动中的国际政治体系和转换中的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原因、表现形式、特点、变化趋势等着手,分析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对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影响,进而展望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趋势。有关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对冷战后国际政治影响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通过有关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准确把握未来国际关系的基本走向。

安俭[5]2003年在《文化变异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变异专题研究——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研究》重点研究的是跨国民族的理论问题、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并以跨国民族的个案进行文化变异的专题分析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跨国民族的特征、类型、形成发展的原因,特别是就今天的发展趋势、制约发展方向的诸多文化因素等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提出了培植跨国民族新型关系的和平跨居模式。扼要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西北跨国民族形成的原因、跨国状况以及处理跨国民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出站报告的创新之处有二:其一是出站报告的研究目的不象前人主要是揭露批判分裂势力,而在于力求寻找被分裂方有什么经济文化或社会机制上的缺陷能被分裂势力利用,他们是如何得逞的规律性现象,从而杜绝分裂危机。笔者认为这样的视角与探究内容是有超越前人一般研究的新意的。其二是出站报告的研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分裂势力新情况下和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进行的,所以,研究内容上以西北跨国民族个案与国际典型分裂势力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如何通过东西部结盟,通过在经济文化、社会机制等方面边疆内地形成制约机制,如何完善民族自治方面对制止政治亚文化变异的法制要求等等,建立预防分裂的机制。这些都是未见前人研究过的。 另外,古往今来联系东西方的纽带——丝绸之路,曾带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繁荣与幸福,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地处西部大开发的跨国民族,发挥古代丝绸之路对外交往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的作用,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更好地共同维护与开发这条东西大通道,最终使有关跨国民族地区民福国安,共同发展。

马训祥[6]2010年在《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经济是解决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关键。法治最重要的精神向度是自由,其中保障社会主体权利是法治的核心要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激活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热情,也催生民族自治地方权利意识的觉醒,迫切需要法治为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司法救济是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而公正的司法离不开程序的正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呼吁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少数民族经济法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批准或认可的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关系,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权益,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稳定、协调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在经济上,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在政治上,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供给;在社会结构上,民族自治地方尚处于市民社会形成阶段;在思想观念上,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权利依然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少数民族经济法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法律的生命在于它在具体事实中的应用。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少数民族经济法法律规范,独立处理经济纠纷案件的专门性活动。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的原则有:法治原则、平等原则、独立原则和法律责任原则。在理论上,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有助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权益,化解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纠纷,制约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权力滥用,引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当前的法治实践中,少数民族经济法的司法适用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它是司法链条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一节,是实体法与程序法对接的桥梁和媒介。从司法适用的运行机制角度看,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外部运行机制由少数民族经济法的可诉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法律意识现代化两个方面,它是保证权利主体启动司法救济程序的重要因子;内部运行机制是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程序的正当性,它是权利主体有获得公正审判机会的重要保证。公正程序的阙如是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的最大困境。从学理角度分析,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主要存在叁种形式的困境:即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程序启动难、少数民族经济法纠纷司法力量介入难和少数民族经济法法律规范司法适用难。问题的症结在于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的内、外部运行机制失灵或受阻,并通过民族自治地方法律意识淡薄、少数民族经济法可诉性缺失、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权司法化膨胀、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权弱质化这四个因素表现出来。在现行司法体制下,构建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的诉讼模式及相应的诉讼机制,是解决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的重要突破口。根据少数民族经济法性质与行政公益诉讼相契合的特点,行政公益诉讼是解决少数民族经济法纠纷的主要途径。构建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模式,至少应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方式;二是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叁是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管辖机构;四是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五是少数民族经济法行政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

明文军[7]2010年在《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文中研究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舞蹈,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历经起、落、兴、衰。民族民间舞蹈在剧烈的历史转折与社会动荡中顽强生长,其丰富多彩、绚丽斑斓可谓世界之最。本文论述的是与共和国文化建设同步发展的“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构建中的经验与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自初始起这一教学体系对传统民间舞蹈“自然天成”的继承关系,及专业舞蹈教学所需具有的功能,注定了它与不同层次的民族舞蹈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联,在世界范围内这是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论文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旨在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以揭示民族舞蹈文化发展规律为主旨的“舞蹈生态学”成为本文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之依据。一方面多维性考察的系统理论和形态分析的科学方法,为“相关因素”十分丰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有关“舞蹈文化比较”的理念与方法,更对本文具有“提纲挈领”的启迪作用。期望本文的命题及运用上述思路、原理、方法的初探性成果,能够实现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乃至舞蹈学科的建设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效能的双重目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实质的认识——对原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科学化传承之教学功能的有机结合。二是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取得的成绩与累积的问题进行反思。叁是面临的现实困惑。对客观条件、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主观认识之偏差予以具体分析。四是对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两方面的论述都结合“样本分析”力避空泛、虚浮。最后提出文化自觉引领下提升这一教学体系的文化品格、文化价值,争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传统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中,作出积极贡献。这一教学体系的构建,绝非闭门造车的孤芳自赏,抑或追逐时尚的刻意攀附,而是源于对历史与现实的使命感。

施咏[8]2006年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课题“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是一个边缘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以“中华民族”及其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建立在民族音乐学之理念,采用偏向于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利用历史文化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作深入考察。力图从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深的层次对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和外化形态等做相对全面的探讨。力图超越对文化现象的表面描述,从而为深入探讨文化形成的“深层结构”开辟新的途径。 本研究中还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通过与他民族文化参照系的横向比较,引发我们同其他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类型的一种互为“易位”的思考,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局限和不足,更好地去认识自我文化,构建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与个性的音乐审美心理学。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受自然系统中的地理环境、人种特征,社会系统中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哲学思想、宗法、原始神话、集体无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事物共性与个性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互为依存融合的统一体。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在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这两者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 音乐的民族性具体通过特定的音体系、语言体系、音乐结构体系等方面得以体现,不同民族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形式要素和组织手段都富有个性而区分微妙。中国人在音色审美上有着近人声,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偏高频的清、亮、透,甜、脆、圆以及重鼻音的特点。旋法上表现为平和、渐进的美学特征;音乐结构思维讲求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对比”,并遵循规范化、程式化的特征。 受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直觉、多觉贯通、艺术综合理念、“成于乐”、“游于艺”乐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音乐联觉能力较为发达。并高度重视味觉审美的情感表现性,“声亦如味”,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不同饮食口味偏好与审美主体的性格、音乐审美的取向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

李刚[9]2016年在《跨国公民社会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分析》文中认为全球治理是传统国内治理在国际层面上的延伸,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成为人们应对共同问题的新方式。全球治理结构是治理权力的分配,并以国家、国家间制度和跨国公民社会对立统一的二元结构呈现出来。当前国际经济和社会日趋复杂,为全球治理结构增添了新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多元行为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固有主权;另一方面公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向“后物质主义”转变,自主、自治能力得到提升,参与治理的利益诉求也有了新发展。跨国公民社会以“全球共识”为意识形态纽带,是国际体系与国际社会之间的重要变量,深刻影响全球治理的结构,并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趋势。

何刚[10]2019年在《全球领导力话语建构的文化语用路径:以习近平讲话为范本》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领导力的竞争是大国博弈的显着标志。虽然国家综合实力对于全球领导力具有根本的支撑作用,但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言语表现和交锋更显功力。因此,全球领导力的话语建构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语用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全球领导力的文化语用属性;第二,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文化语境结构与语境化过程;第叁,理解和把握习近平主席国际国内场合话语的文化语用特征;第四,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文化语境转型对文化语用解释方式的影响。我们发现,全球领导力的话语建构过程凸显了说话者积极利用各种文化特征,唤醒文化活力,促进文化自身的升华与超越。因此,全球化文化语境以及全球领导力话语的丰富文化内涵可以为文化语用学解释实现“当代化”提供全新的宝贵参考。

参考文献:

[1].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 金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D]. 李贽.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D]. 赵金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4]. 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与冷战后国际政治[D]. 孟舒. 黑龙江大学. 2011

[5]. 文化变异专题研究[D]. 安俭.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6]. 少数民族经济法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 马训祥.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7]. 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 明文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8].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D]. 施咏.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9]. 跨国公民社会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分析[J]. 李刚.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

[10]. 全球领导力话语建构的文化语用路径:以习近平讲话为范本[J]. 何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