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中现代园艺技术的运用思考论文_李洪燕

道路景观中现代园艺技术的运用思考论文_李洪燕

山东省菏泽开发区园林管理处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够给人们繁忙的生活提供一抹清凉和舒适,使人们的心灵受到爱和美的启迪,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对城市的热爱和依恋。现代园艺技术既延续了传统的栽种技术,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将其应用到道路景观建设中,可以使景观更加生动、立体,具有层次感,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道路景观的观赏需求。本文将论述传统道路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现代园艺技术的具体措施,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景观;现代园艺技术;运用

一、道路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景观层次感不足

城市的交通系统比较复杂,道路的种类繁多,各个道路都有明确的标识和功能,且不同地区修建的道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这些都应作为道路景观建设的参考因素,并为不同位置、功能的道路设置不同的景观,使城市交通更具条理性和连贯性。然而在以往的道路景观中,随处可见高矮不一的树木、参差不齐的草坪、随意搭配的花卉,有些偏僻的街道甚至没有建设道路景观。部分城市为了节约成本,大量使用廉价的、同类型的花卉树木,使得道路景观千篇一律,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些现象在大多数城市中屡见不鲜,导致城市道路的混乱、无序和城市文化的缺失,无法展现道路景观的实际价值。

2、景观设计忽视了人的要求

道路景观建设的宗旨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空间,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人的需求,才能保证道路景观的实用性。但是很多道路景观仅体现了城市的需求,所建树木植被都是为了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却没有为行人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甚至对人们造成了各种不利影响。例如有些道路景观大量占用了人行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或者是横穿马路;还有些道路运用了劣质的铺装材料,行人走在上面极易打滑摔倒,而且材料的防水防渗性能较差,在雨天容易形成地面积水和地表径流,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道路景观应用现代园艺技术的具体措施

1、选择低碳易养护的地被植物

在道路景观类项目中低碳易养护的地被植物应被广泛使用。包括品种本身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如项目中选用的熊掌木、洒金桃、叶珊瑚等地被植物,植株低矮、生长紧凑、地面覆盖率高、生长速度快,且以常绿为主,可以更好地适应道路环境,同时,耐荫蔽环境,低碳易养护的植物是打造多层次景观绿化空间的上好选择。在有条件的道路边坡和大块绿地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多年生自播性的草本类花卉,基本可以实现粗放式管理,造价低廉。南方地区可以选择大花金鸡菊、白三叶、二月兰、美丽月见草等,整体景观效果也比较丰富。

2、设计施工前的准备

为了促使道路景观与整个城市气氛、环境相协调,在道路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园艺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道路功能、道路湿度调节等因素。例如,在道路功能分析中,全面分析道路的地点、植被的生长习性,选择生长周期合适的植被,以减少景观植物的经常更换。在道路景观设计面积较大的地区,要合理突出景观,做到层次分明,避免大量种植同种植被,合理搭配植被、建筑。在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全面考虑现代园艺技术,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各植物的生长环境、自身属性等,从而为以后的植被种植奠定基础。并对种植、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提高其相关技术。

3、场地整理、苗木种植

首先,整理种植场地,进行土壤翻松、碎土、杂物去除、土壤填压等工作,为树木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在场地整理过程中,理性化分析种植土壤,改良土壤。其次,根据设计图及实际建设地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在地面定点放线,确定各树木的株行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孤立树规格为30厘米×30厘米×30厘米,根据设计尺寸,挖坑种植。最后,栽植苗木,先对树池进行基肥施入,在坑内置入苗木,用水对其冲灌。随着水的吸收填实树坑,边加土便夯实,确保土壤与乔木土球紧密结合。同时,在树干周围,用木棍搭建固护树支柱,其具体高度根据树木高度而定。如在树高的3/5处定位木桩,将树桩打入土深60厘米左右处,避免动物、行人对树木的破坏。

4、高架桥柱上配置打造立体绿色景观的爬藤植物

在高架桥柱上做挂网配置常春藤、络石等爬藤植物,利用这些爬藤植物生长迅速,覆盖力强,郁郁葱葱的特性装饰单调的高架桥柱,使之与道路两侧植物连成一体,打造立体绿色景观,形成轻轨在绿色森林中穿行的视觉感受,增加人们的亲切感和愉悦感。

5、配套道路上植被浅沟的运用

通过设置植被浅沟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雨量过大时,雨水进入市政管道。植被浅沟作为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具有透水性好,节能环保的特点,能起到收集路上雨水、灌溉道路植被、改善周边水质、调节微气候等生态作用。

三、案例分析

1、上海市胜辛路道路绿化景观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7.9℃,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有乡土植物以及近年来应用广泛的外来植物,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景观效果颇佳,具备营造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一定场地特征的道路景观自然基础条件。胜辛路全长7.8km,主要路段宽度50m,板带分隔为四板三带式,是嘉定区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连接着嘉定新旧城区和上海市区,车流量大。大部分路段上铺设轻轨高架,下方高大粗壮的水泥立柱使整体景观显得冰冷压抑,景观感受较差,视觉效果单调。

2、绿化项目设计策略

2.1绿化分隔弱化大尺度,营造空间舒适感

胜辛路具有路面宽、交通流量大、空间跨度大的特点,通过对道路两侧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密植树木,将空间有效分割,茂密而有生机的绿化带阻隔了人们的视线,减小了超宽路面所带来的大尺度感,营造出宜人的空间感,也丰富了整体景观效果。

2.2建设林荫大道,增强景观气势,打造生态绿廊

将大乔木进行阵列式种植,在道路两侧形成宽大的绿化带,在为行人提供安静、优美蔽荫环境的同时,还起到一定的防尘减噪的作用,改善居民的出行和生活环境。从景观整体考虑这种块面式的绿化种植能形成大气俯瞰效果,增强景观气势,兼顾轨道交通行驶过程中乘客在高处的视觉感受。

2.3合理利用高架下空间,减少空间压抑感

由于胜辛路大部分路段被高架所覆盖,形成的空间感较为压抑,所以,应对高架下的空间合理利用,采用绿化的方式对人们的视线进行引导,不用对钢筋水泥进行刻意修饰便能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绿化上来,减少高架的大体量对人的不良影响。

总结:现代园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苗木栽植理念,道路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应用现代园艺技术不仅丰富了道路景观的内涵,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道路景观更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值得注意的是,道路景观的建设和养护应结合起来,对树木植被进行科学的设置和管理,并做好灌溉、整形和防治病虫害等相关工作,以强化道路景观的艺术效果,提高其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殷九玲,穆瑞丹,寇博.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1(15):49-51.

[2]王燕洁.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论文作者:李洪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道路景观中现代园艺技术的运用思考论文_李洪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