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郝丽利

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郝丽利

身份证号:23011919811125****

迅猛发展的城市化将更为良好的生活质量提供给人们,但是同样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不足,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会导致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层建筑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层或者多层地下室,地面以下是地下室设置的主要位置,地下室会过多的接触到地下水,甚至会有地下水受到水压的影响直接渗透到地下室当中,这会对地下室使用的耐久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做好防水工作。

一、当前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

1.成品保护不利

不能实现对成品的有效保护,是加大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渗漏概率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调查与分析可以发现,堵漏材料不合格或者地下工程楼层不合理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建筑地下工程施工当中。发现后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加重地下室的渗漏。

2.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

建筑地下工程实际施工工作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厚度与设计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可直观体现出存在于建筑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不足,最终引发裂缝问题。这也是导致渗漏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3.混凝土配置不合理

在实际配置堵漏混凝土是必须保障其精确性。不精确的混凝土配制工作会对地下工程实际施工造成破坏性影响。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建筑地下工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施工现场是配制混凝土工作的主要地点,并不具备精细加工的条件与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地下工程施工工作。

4.忽略施工细节

很多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忽略细部结构的问题。不仅不能及时处理施工的各个细节,甚至会有相当多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于建筑地下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结构维护施工是建筑地下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开展该项施工工作时必须严格选择质量合格的材料。所选材料质量不佳也会导致渗漏问题出现。

二、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分析

首先,针对其具体的施工图纸,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图纸,深入到具体的施工地点中,进行详细的调查,尤其需要对其地下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效的把握,最终对其图纸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评价。结合其具体的图纸、施工环境,施工人员,需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确定,以此来保证其在科学、合理施工技术应用下,其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效果最大化的实现。

其次。需要对其具体施工中,所需的施工材料,进行事前采购。在采购结束后,需要对其材料,进行有效的保存,搁置一段时候后,材料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其材料的性能,进行抽样调查。

最后,在施工作业人员的选取方面,需要施工方对施工团队的资质,进行鉴定,以此保障其建筑项目防水施工质量。

2.桩头防水施工工艺细节

剔凿施工、垫层、桩头基层、防水材料喷涂等,是在实际开展桩头防水施工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同时也不能忽略基层清理、含水量测试以及防水层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在充分考虑上述环节的基础上开展完整的桩头防水施工工作。

(1)桩头防水施工工程整体较为复杂,需要在充分考虑行业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各项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会涉及到配置浓缩涂料以及纯净水的环节,上述工作必须保障在一小时内完成一次配置工作,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出现随意加水的行为,稠糊状施工中最为理想的状态。涂料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控制厚度。最大为1mm,最小为0.8mm。涂层时最低不可低于两层。

(2)在选择防水涂料时,可将半硬尼龙刷作为主要材料。喷涂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遵照相关的规定记性材料喷刷。作业时需要保障其均匀性,促使地下工程被防水材料完全覆盖。

(3)晴朗的天气是最适宜开展桩头防水施工的时间,如果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天气较为炎热的问题,可以选择早晨或者夜间开展施工作业,避免阳光强烈直射,这是有效避免起皮问题发生的重要前提。

(4)在开展缓膨型水膨胀胶条施工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确定橡胶条规格。一般为20mm×30mm。垫层以及桩头的根部会有凹槽存在,这部分凹槽是放置橡胶条的主要位置。需要在彻底清理凹槽浮尘和浮渣的基础上开展橡胶条铺设工作,也需要保障凹槽干燥性,不可以随意中断橡胶条铺设工作,尽量保持桩头与钢筋根部之间的一致性。

3.墙体防水施工

首先严格审核主料、辅料等材料的各项质量证书是否齐全,避免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要求而进场,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发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配比质量要求是:理论配合比为416kg(水泥)、618kg(砂)、230kg(5-10mm碎石)、919kg(10-20mm碎石)、57kg(粉煤灰)、3.78kg(减水剂)、156kg(水),离子总量和三氧化硫含量分别不得大于胶凝材料的0.06%和4.0%。严格依据既定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搅拌,测量装备准备就绪,骨料含水率实时监测,混凝土搅拌要保持一段时间,净搅拌时间不小于120s,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得高于70℃,坍落度的控制要准确无误,拌好的混凝土用专门交通工具按时运送往浇筑场,使混凝土到达时的稳定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不能过短,拆模时周边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外墙模板在养护14d以后拆除。

4.卷材防水层与地下防水施工构造施工技术

(1)底板基础的导墙防水工作,在进行这一施工工作的时候,一般使用的是外防内贮法。即在护墙位置使用砖压实之前,要先完成卷材甩茬的工作,以确保墙体卷材点能够粘贴牢固。另外在进行水泥涂砂浆涂抹工作时,所使用的水泥砂浆的厚度应为20mm,而且配置比例也应当为1:3。

(2)外墙防水施工,这一部分通常使用外防外贴的方法。其防水保护层一般使用于厚度为100mm的聚苯板。除此之外,为了有效提升防水性能,还要加铺一层卷材在基础导墙水平的施工缝内。

(3)一般基础底板位置存在温度后浇带和结构后浇带两种类型的后浇带,其各自的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法。

结语: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城市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向。因此,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这是不断增加城市那地下工程的原因之一。实用性较强是地下建筑防水工作的明显特征。从各个细节着手,抓好防水工作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的重要途径,真正意义上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对我国防水工程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宗波.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14):72.

[2]张琴.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3(6).

论文作者:郝丽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郝丽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