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分析论文_贾利英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选自来本院收治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180例作为实验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配方奶粉喂养,其观察组应用母乳喂养。

结果 :经15天的共同喂养后,其观察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发生率为3.8%,对照组11例,发生率为2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观察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分组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对比后得出,通过早期母乳喂养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关键词:母乳喂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影响分析

0引言

近年来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增加,其病是目前严重威胁早产儿病死率的原因之一,其中早产儿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极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喂养等问题,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几率增加。因此研究表明进行母乳喂养能够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几率。能够在外环境下修复肠黏膜受损处,能够有效消除肠黏膜缺氧造成的小肠以及结肠坏死的现象。通过在临床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母乳喂养,能够有效地解决肠道内的供血不足,细菌饮食等重要问题。本次研究探究母乳喂养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其采用母乳喂养更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更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产科收录的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80例,男96例,女84例,胎龄29~33周,出生体质量1000~1499g[1]。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按照喂养方法为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组为90例,男54例,女36例,胎龄(30.9士1.1)周,出生体质量(1317. 6士112.0) g,早产儿配方乳组90例,男2例,女18例,胎龄(31.0土1.1)周,出生体质量(1 315. 1土105.2) g。两组性别、胎1龄、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方法

两组早产儿在生后进行间歇喂养,均采用胃管喂养形式。对照组采用配方奶粉和配方乳,1-2Ml/kg采用2小时到3小时进行喂养,注意喂养以前抽取胃内多余液体[3]。若有残留奶10%左右,胃内残留时,适当根据情况减少喂养量。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首次控制用量3ml内,奶量随喂养时间增加45ml,按照分份添加,逐步连续喂养半个月,持续观察两组情况。

1.3评价标准

基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当检查出现腹胀、肠鸣音变弱、呕吐、腹泻和便血、同时伴全身性症状面色苍白、反应性降低、心率变缓、休克等临床表现,在临床检查中,经X线片检查在肠壁囊样积气,经血常规和电解质检查等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加,电解质紊乱粪隐血阳性时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比例为发病率

1.4疗效观察

观察15天内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4]。

2.结果

经半个月的共同喂养后,其观察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发生率为3.8%,对照组11例,发生率为20.8%,其中x2值是4.816,其中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详情见图表1

图表1 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对比

3.讨论

 早产儿的肠道内供血不足能够作为其肠道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其病因也可能为肠道内存在细菌感染的症状进而导致小肠或结肠出现坏死的情况。在出现上述情况时会患儿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及呕吐、便血的情况,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症状会蔓延至全身,具体体现则为反应能力降低甚至休克。这对于患儿的生命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早产儿而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儿的肠道健康以满足后续的营养吸收,另一方面的意义则是体现在提升其成活率方面。为此,目前对于坏死性结肠炎的预防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其研究方向也是集中于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方面。这其中的具体事项则包含注意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将致病细菌进行消灭,同时也已经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早产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喂养之后其发生坏死性结肠炎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能够帮助早产儿在营养吸收的过程当中更加适应情况,同时胃粘膜的负担也会得到降低,其自然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积极作用。目前对于早产儿的喂养能够分为三种,其分别是使用母乳、使用奶粉及使用二者进行混合喂养。奶粉在成分上能够提供给早产儿相应的营养,但是由于新生儿的胃酸分泌量不足,更容易造成肠道内部环境的恶化,进而使得内部菌群混乱,更是加大了早产儿出现患坏死性结肠小肠炎的可能。由此可见作为正确的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当中的营养元素及有机抗体更加适合早产儿较为脆弱的肠道环境。而由母乳的成分进行分析也能发现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在帮助早产儿快速成长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在早产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当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机体免疫力,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的发病概率,保障早产儿健康成长,有着相当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翠凤,武玲. 采集母乳在NICU中的实施及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4):304-306.

[2]刘亚丽,许丽,魏克伦. 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16,56(19):97-99.

[3]陈小兰,赖春华,杨春晖,彭嘉恒,饶芬. 早产儿母乳喂养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探讨[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7(06):42-44.

[4]许忠锴,周玉彩. 用母乳强化剂联合母乳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6):140-141.

[5]姜喜英,盛方明. 系统化健康宣教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9):181-183.

论文作者:贾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早期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分析论文_贾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