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舵叶建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_詹书华,王勇,周湉,田江

詹书华 王勇 周湉 田江

广船国际

摘要:舵叶作为船舶舵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船舶建造中的一个重难点,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作为极地复杂环境下航行的特种工程船,其舵叶结构形式相对于常规船舶,结构组成与线型复杂,建造的质量和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舵叶建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跟踪、梳理与总结,为后续极地型船舶舵叶的设计与建造提供技术性参考。

关键词:舵叶;建造工艺;焊接 ;精度;质量;控制

0 [前言]

随着近年来北极航线的破冰而出,国际上不少航运公司看准时机,纷纷试水北极航道,尝试能源运输,这条由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组成的航线,相较于苏伊士河航线,极大的缩短了亚洲与欧洲间的航程,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避免了苏伊士运河沿岸政局动荡的风险,于是,能够应对极地复杂海况与恶劣航行环境要求的极地型船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不少大国正加紧进行极地海洋战略部署,竞相建造适于极地海洋冰区航行和调查作业的船舶。

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是我司承接的首型极地型船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建造的首型极地运输工程船,用来运输 YAMAL LNG项目中所需的 LNG 大型设备模块,需常年运行于利比利亚半岛和亚玛半岛海域, 冰区等级为 DNV PC-3, 能全天侯极地航行且能在冰厚1.5米下能保持2节的航速,同时船体结构与推进相关的机械设备机械强度需满足俄罗斯船级社(RMRS)冰级规范中的最高等级 Arc7,户外的机电设备及甲板面设备能在环境温度为-50℃下正常工作。

上述独特的航行环境与性能要求决定了其舵叶结构形式有别于常规船舶,其舵系采用双桨双舵的设计,舵叶外形尺寸狭小,结构密集,精度要求高,公司乃至整个华南地区船厂均首次接触此类型极地船舶舵叶的制作,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及严格的规范要求大大增加了建造过程中的工艺与质量控制难度,对其控制要求完全无可借鉴性资料,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施工边摸索。

对此展开专项攻关与研究,确保我司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高效率、高质量建造的同时,对后续在极地型船舶领域的研发和建造技术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均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d.舵叶在胎整体火工松骨,及时释放、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后,才允许松胎翻身上固定支柱,调整水平后需临时固定舵叶,方能开展舵叶舷侧外板焊缝的反扣清根与焊接作业,此过程中需间隔性复核舵叶四角水平,监控焊接对舵叶精度的影响。

f.严格落实好舵叶建造过程中的重要测量控制点,合格后方能开展下道工序的施工:内容包括胎架完工测量、舵销承座铸件定位测量、盖板前结构焊前测量、翻身前测量、完工测量。

(4)其他注意事项

a. 舵销承座铸件安装前须核对船检认可的钢印标记和材质证书,.并检查铸钢件中心线与外缘的偏差量,同时注意加工位置(面)的余量配置状况。

b. 落实好舵叶建造过程中的探伤、预密性要求,对存在缺陷的焊缝严格按返修工艺返工处理。

5 结束语

和所有工程产品一样,对于舵叶建造过程中工艺质量的控制是一个全过程控制,需从人、机、料、法、环等多方面采取技术、组织、管理等措施通过设计优化、流程策划、现场施工管理与监控等手段进行目标的跟踪与控制,本文以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新型舵叶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个建造流程及控制要求进行分解、梳理和总结,为后续极地型船舶的建造提供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行业的腾飞以及国家对于极地海洋战略的部署贡献应有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黄浩.船体工艺手册(第三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 李忠林 魏莉洁 张子睿.船舶建造工艺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詹书华,王勇,周湉,田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舵叶建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论文_詹书华,王勇,周湉,田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