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底深圳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1997年底深圳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1997年深圳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年终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市论文,宏观经济论文,年终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7年深圳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1997年深圳市整体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快速增长

1997年全市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工业总产值完成1255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增长19.1%;预算内财政收入140亿元,增长24.3%;进出口总额450亿美元,增长15.2%;其中出口总额260亿美元,增长22.6%,进口总额190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亿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0.4。

(二)从CDI深圳宏观经济综合指数来看,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处于适度运行区间

从1996年到目前CDI深圳宏观经济综合指数走势来看, 大部分月份指数值处于30~50之间,表示深圳市经济处于适度运行区间的偏冷地带。但1997年的整体形势比1996年略大,特别是香港回归后,指数一度上升,使下半年经济走出景气偏冷地带。从1997年10~11月份指数来看,有向上运行的趋势,预计1998年经济还会在景气适度区间运行。

(三)1997年深圳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深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深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二产业层次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三次产业比已由1996年的1.7∶50.3 ∶48.0 调整为1997年9月的1.5∶49.4∶49.1,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工业增长速度平稳,企业组织结构改善,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997年1~11月全市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30.1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3%。从企业组织结构上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完成工业总产值558.77 亿元, 增长33.1%,销售产值增长加快,1~11月份同比增长19.5%, 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6.1个百分点,其销售产值比重有所上升; 从所有制结构上来看,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业产值增长加快, 共完成工业产值181.85亿元,增长28%,增速明显高于“三资”企业。1~10月份, 企业单位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1.1%,亏损企业个数减少17.3%,企业个数的减少说明改革深入,企业间的兼并、联合与重组加快,企业的平均规模扩大;亏损企业的个数减少说明企业的效益提高,1~10 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67%。

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投资方向趋于合理。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6.68亿元,增长24.1%;房地产开发110.48亿元,增长3.1%; 技术更新改造投资12.82亿元,增长38.7%。 投资结构较去年大有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下降,用于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大,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增长速度最快,其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上升。投资导向向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倾斜,投资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

4、对外贸易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深圳经济具有典型的出口导向型模式,以1997年1~11月的数据来计算, 深圳的外贸依存度为350%,对外贸易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997 年深圳外贸出口增长强劲。1至11月,全市进出口总值达406.5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上升16.2%,其中出口233.5亿美元,增长21.9%。 其中一般贸易特别是国有外贸出口增长迅猛,国有外贸已完成出口28.1亿美元,同比增长72.6%。同时,远洋贸易出口达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6%, 机电产品出口达129.3亿美元,增长14.9%。1997 年外贸出口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宽松各出口退税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深圳对外贸易增长较快,但是我们应该看到,1997年外贸的强劲增长是在前两年增幅较低的基础上的增长,万不可盲目乐观,特别是1997 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 影响到1998年的全球的经济增长,深圳的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5、社会消费疲软,影响总需求增长。1997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 从社会总需求的三大部分来看,净出口增长7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这说明经济增长主要靠净出口的拉动,而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尤其是消费需求。总需求的结构性失调造成了驱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三个车轮不能灵活平稳运转。

6、深圳财税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增;金融业继续快速发展, 金融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19971年~11月,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0.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0%。工商税收收入299.84亿元,增长69.9%,其中央级工商税收收入飞速增长,增速达101.2%, 大大快于地方级工商税收35.6%的增速。金融电子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金融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圳建立了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同城票据清分系统结算中心,该中心每天平均资金清算量在100亿元以下, 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为社会节约在途资金成本1000亿元以上。在九七香港回归后,深圳金融业对“深港金融合作”已进行到实质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阶段。到目前,深圳各家银行联网的“深银联”ATM 网络实现了与港澳45家成员行的“银通”网络系统联通,还建立了深港港币票据联合结算机制。

7、外资利用形式多样,总量得到扩张。1997年1~11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2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5%, 其实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比去年是下降的,但是由于利用外资的渠道多样,1997年主要是海外发行股票和设备进口,使得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较快。

8、旅游业在外部条件恶化的形势下, 仍然艰难努力地阻止继续下滑。1997年深圳旅游业在去年大幅下滑惯性下继续滑坡,接待过夜游客比去年下降5.9%,旅游外汇收入减少9.2%。旅游的滑坡主要是由于1997年的外部条件变化引起的。第一,为保证香港主权顺利交接及回归后稳定,深圳旅游业在各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香港与深圳的旅游成本上升,使深圳旅游业竞争力下降。虽然在外部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但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一,在接待过夜的游客中,外国人(除港澳同胞)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同期增长15.3%。其二, 宾馆酒店度假村的开房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三,旅游外汇收入中劳务性收入并没有减少太多,主要原因是其中商品性收入大幅减少。在此形势下,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今年的旅游业还会滑坡。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资,建成一些新的旅游景点。其次,加强对现有的旅游景点的规划,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形象。其三,加大对旅游路线的开发,提高对旅游线路的创新力度。

二、深圳经济进入相对稳定增长新阶段

(一)从深圳的经济周期波动来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进入适度增长时期,主要经济指标上升幅度和波动幅度都将减少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国内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1.96亿增加到1996年的950亿元,年增长率为43.9%, 但是经济的波动性也很大,波峰与波谷的差达60%,比解放以来全国的波动幅度还要大。从波动的振幅来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经济波动可分成三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为第一阶段,1985年到1990年为第二阶段,1991年到1995年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经济发展波动性较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不同的是第一阶段处于建立经济特区的初期,特区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城市建设从无到有,使得经济超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64.2%;第三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年平均增长率为32%,由于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处于成熟期,经济增长不可能像第一阶段那样超高速发展,另外,这一时期一直处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之下,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经济特区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特区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政策差异被拉平。第二阶段深圳市的经济波动性较大,经济增长率最高的1984年为59.9%,最低的1986年为2.7%,波动振幅达57.2%, 经济的大幅波动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这一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

深圳市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呈逐年下降,特别是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下了一个台阶。1995年增长速度为23.0%,1996年为16.4%,1997年1~11月为16.0 %,说明深圳经济已由“八五”时期年均增长30.4%的高速增长转入快速增长的轨道。首先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有其内在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增长过程的必然结果。其一,由于基数不断扩大,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所对应的绝对额不断扩大,由1985年390万、1990年1.72 亿元、 1995年7.96亿元扩大到1996年9.5亿元, 发展到现在已不可能再像以前的超高速或高速增长。其二,由于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高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启动,加上改革开放在全国的深入,政策上的优惠差异逐渐减少,深圳依靠自身的发展,将不会出现以前那种超高速的增长。其三,从1993年开始的全国宏观调控,实行全面紧缩政策,1996年国民经济顺利“软着陆”,延续到现在实行的是“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这样就决定经济增长不可能有过去那种过快的扩张速度。其实深圳发展到现在,其发展目标已不再是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现在所追求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是注重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的增长效益。

综上所述,深圳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随着改革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1998年深圳经济还有下滑的可能性,但空间不大

从1991年到1994年,经济在一个高平台上运行,从1995年后,经济开始下滑。那么在今后的几年中经济是否继续下滑,是特别引人关注的一件事。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经济继续下滑是有可能的,首先,从全国范围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探索,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有效治理经济过热,使国民经济逐步降温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是如何有效地制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使经济平稳增长方面却尚未摸索出合适的方法,所以在前几次的经济过热的痛苦的经历下,中央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显得格外谨慎。其次,从深圳当前的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经济在1998年还有下滑的可能。当前深圳市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总需求结构中,投资和出口需求平稳,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总体上总需求显现不足。在今年总需求三大方面将发生如下变化:

1、消费需求。首先需求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造成消费热点分散,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而供给结构的变化又赶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消费需求日益疲软。其次,居民的收入增长下降,导致消费支出下降。从1997年1~11月的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来看,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0%,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6.8%,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速28.3%, 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19.2%的水平。如果在今后没有新的收入增长点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措施,1998年的消费需求增速很可能要比1997年还低。

2、净出口。1997年出口增长较快,1~11月增长21.5%;而进口增长较慢,1~11月只增长9.8%。这种出口高进口低的局面,使1998年的净出口增速提高加大了难度。另外加上由于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的速度会放慢,人民币汇率坚挺,将使得1998年的外贸顺差会大幅下降。其次金融危机使得泰国、菲律宾、印尼、韩国和日本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出口,而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和深圳市的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将势必影响深圳市的出口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1997年的1~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15.9%,已经低于国民生总值16%的增长速度。影响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大因素是利用外资因素,1997年1~11 月的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下降3.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下降27.6%,新签合同项目减少7.6%。上年合同利用外资同下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有较强的正相关性,1997年合同利用外资的下降,将导致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下降。

(三)从长期发展来看,深圳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首先,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从1991年22.9亿元,占当年的工业总产值的8.1 %, 到1995年225.82亿元,占当年的工业总产值的20.52%。 这五年间深圳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5倍,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了8.9倍。 到1996年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47.6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8.73%,到1997年1~10月,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2 %以上,居全国第一。

其次,深圳的财政实力雄厚,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1996年,深圳市实现财政收入131.5亿元, 是1979年0.1721亿元的765.5倍,年均增长达47.79%,而GDP 年均增长为43.85%。1997年1~11月地方财政收入130.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0%,高于GDP16.0%的增长速度。

再次,深圳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含量逐渐增加。

标签:;  ;  ;  ;  ;  ;  ;  ;  ;  

1997年底深圳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