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论文_黄文昭

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论文_黄文昭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 广州市 510290

摘要:如今,我国的海运正在蓬勃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船舶施工现场管理现存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减少船舶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船舶施工现场;分包协作单位;安全管理

引言

我国的海域较为辽阔,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为了加大开采力度,需要更多的船舶。基于这种情况,企业除了需要对自身进行安全管理以外,还需要对分包协作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因此,本文对有关内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船舶施工现场管理现存的问题

船舶施工现场管理是船舶企业发展中最困难的问题,也是船舶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一旦施工现场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首先,许多船舶企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现场生产和扩大规模上,忽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缺少现场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状态,管理较为困难。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并未将制度落实到实处,也没有将制度进行改进。其次,许多企业的观念较为保守,仍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施工需要,不利于船舶质量的提升。最后,船舶施工管理存在的显著问题是管理的专业性不足,使用的技术更新换代无法和时代相契合,所以具体的专业性受限[1]。

二 、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践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2.1建立安全管理负责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安全管理的前提,能够促进船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保障施工现场安全,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船舶施工现场的分包协作单位不只一家,经常会出现好几家协作单位共同施工的现象发生,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分包协作单位为了撇清事故与自己的关系,通常各执一词,难分对错,最终导致安全责任承担困难,不利于船舶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能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事故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负责的单位,企业应召集各个分包单位的负责人开会,协商建立安全管理负责制度,在制度中应对单位的具体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因为分包单位负责的施工区域和岗位不同,例如,一个单位负责船舶操作,另一个单位负责吊机操作,所以可以将区域和岗位作为划分安全责任的依据,针对各单位的职责在制度中制定出该单位应负责的管理项目、区域和应承担的责任。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有在船舶上方的施工人员,有在船舶下方的施工人员,而且在施工现场放置着许多的施工设备,为了防止现场出现混乱,企业应在施工前设置施工进度,每个单位在什么时间施工、什么时间完工,严格按照进度进行,对于在某一时间出现的安全事故由负责该时间施工的单位承担责任,能够实现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使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提高警惕,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

2.2提高分包单位人员素质

由于船舶施工的工程量较大,船舶企业经常会与许多分包协作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由分包单位负责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施工流程,加快企业的施工进度。船舶施工的工序和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单位具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施工工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在选择分包协作单位时,应对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严格杜绝与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签订分包协议,还要防止转包现象的出现。因为不具备资质的单位管理水平落后,对施工安全不重视,最主要的是不能提供良好的施工技术。许多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而且这些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船舶施工与普通的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船舶施工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意识,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基于这种情况,船舶企业应对分包协作单位提出要求。首先,单位在进行施工人员招聘时应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进行全方位的审查,聘用具备施工经验和专业资质的施工人员,能够提高单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单位应给予施工人员一些福利政策,减少施工人员的流动频率,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其次,船舶施工现场存在许多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场施工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危险源的位置,能够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最后,在培训后,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予以开除,确保全体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安全知识,有利于防止因施工人员的过错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3规划安全措施费用比例

在船舶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安全措施,用于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例如,警示标志、机械设备检测费用、工人安全帽、消防设施等,这些安全措施是国家规定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购置这些安全防护措施。由于这些安全防护措施的价值不菲,全部由船舶企业承担往往会增加企业的压力,所以可以将费用进行规划,由分包协作单位承担一定的比例,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但是这一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分包单位之间常常因费用比例而产生分歧,基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对费用比例进行规划,解决单位之间因安全措施费用而产生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均分法,对于收益较少的单位来说,这种方法具有缺乏公平性,会导致较小的分包单位丧失施工的积极性,不利于船舶质量的提高。企业可以采取科学的手段,创新费用承担模式,例如,企业可以按照单位的施工人员人数划分,根据全部安全措施的费用和施工总人数,计算出一个施工人员需要多少费用,再结合每个单位的施工人员人数就可以计算出单位需要承担的费用比例,因为企业的施工人员较多,所以企业需要承担大部分的费用,单位承担小部分费用即可。

2.4加强分包单位安全监管

船舶企业对船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有主要责任,所以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企业应设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制定具体的安全监管制度,主管分包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将监管结果记录在册,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第一次企业将给出警告,第二次将予以罚款处分,第三次直接终止合作。监管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要求分包单位参加,能够提高单位的施工安全意识。为了贯彻“完全监管到位”的方针,公司对各船舶实行船长负责制,船长在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绝对权力采取决定性行动,确保公司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在本船实施[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负责制度、提高分包单位人员素质、规划安全措施费用比例、加强分包单位安全监管等措施,能够实现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邹腾飞.海上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6):184-185.

[2]肖阳春,廖付桥.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09):6+8.

论文作者:黄文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论文_黄文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