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建设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众多的建筑工程技术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对改善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同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1 前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是框架结构,它具有完善的结构承重体系。梁、柱二者结合形成了框架结构,同时具有承担负载、围护、分隔的功能。框架剪力墙结构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筋混泥土。因此,具有较强的承受力和平衡力。梁、柱数量不同,可以确保高层建筑建设有更好的灵活性。与此同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凭借其良好的稳定性、抗震性、强度性、实用性和便捷性,得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广泛认可和利用。随着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成熟与完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类别也日趋多样化和实用化。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结构是框架,框架与剪力墙结构的结合,使得其具完善的承受力。框架结构所用到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梁和柱。梁柱构成的框架使得建筑具有超强的荷载力,同时还可以啊,充当围护和分隔建筑的功能,以及提升布置的灵活性和施工的效率。框架结构具有角度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过于集中的中节点应力,不达标准的侧向刚度等。而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构成为由剪力墙,其优点正好互补了框架结构的不足,同时也使其结构既能承受竖向和横向的负载,提升了建筑的空间和利用率。
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
在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人们也会有许多新的施工技术和理念加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中,以便进行建筑结构的合理优化。然而,我们在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利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对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转换。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属于全面的建筑结构体系,人们可以对结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以提供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稳定。
4 框剪结构的施工优势
框架剪力墙结构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其缺点仍然存在。因此应充分利用“扬长避短”的设计手段,充分发挥框架剪力结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建筑空间结构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这不仅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个性化特色,满足人民生活和办公的正常需要,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5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设置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现场设置时,首先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要按照实际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建立墙结构是其中最基础的阶段。同时,它也是工程的主体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基础阶段的施工要对建筑工程的场地放线进行认真仔细测量;在进行支护施工时,要对工程基础施工的验槽进行砼垫层;最后,才能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施工中进行混凝土养护或是回填。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6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在某工程中,其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50平方米,该该建筑工程具有12层,分为商铺、转换成、商品住宅以及跃式住宅。1至3层设置为商铺,第四层设置为转换成,5至11层设置为商品住宅,最顶层设置为跃式住宅。本工程基础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先张法预应力,其基础为混凝土管桩,其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电梯井部所采用的结构就是剪力墙结构,而屋盖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混凝土都属于全现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1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本工程钢筋的用量达到了600多吨,所使用到的钢筋规格不一,直径也较大,其密集的分布在各种节点部分,则不利于钢筋的安装,同时也直接影响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浇筑混凝土时,可能出现钢筋移位、节点部位混凝土的浇筑等,这些在施工上都属于施工的难点。
6.2 模板工程技术
模板工程技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当中举足轻重。施实模板工程技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设置内外侧模板。内外侧模板配置时,内测的魔法要短于外侧模板,其相差的长度可以控制在200至300毫米之间,以保证配置到精确的内外侧模板。利用浇筑的墙体支模时,确保外侧模板和墙体的紧密平整性。第二,固定内侧模板。内测模板是否完全固定,直接影响的准确性。为了预防内侧模板或墙根向内和向外的移动,可在内侧模板设置短钢筋头,提高内测模板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第三,加强模板和楼板间的紧密性。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它不利于保持模板的稳定性。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有很多,只可以在缝隙的地方填满水泥后者泥沙浆。第四,吊装墙模。墙模的吊装需要高稳定性和紧缺型,因此,适合在白天进行这项工作,此吊装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选择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吊装操作,在吊装过程中,确保钢筋不会碰到墙膜,从而提高楼板的稳定性。本工程中,其采用的模板是新多层胶合模板,模板的厚度为18毫米,具体根据其层高进行组拼接,次龙骨所选用的木方尺寸是50×100毫米,主龙骨所选用的木方尺寸为100×100毫米,以门市架支撑体系为主。
6.3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的基本步骤如下:先在底部均匀浇筑水泥沙浆5厘米,入模工具采用铁锹。浇筑墙体混凝土的方式持续浇筑,持续浇筑不可间隔2小时,控制每层浇筑厚度约为60厘米。振捣棒移动额,距离不超过50厘米,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完全混合成为一个整体,保持振捣器在混凝土的深度五厘米以内。振捣时,应及时的观察,避免出现漏振。浇筑混凝土时,还需要观察相应的部件是否出现异动、变形或堵塞等,一旦发现问题,应该马上处理,且时间不可超过浇筑的混凝土凝结的时间。此种浇筑方法,无渗漏想象。浇筑后,应12小时内进行浇水或覆盖,养护时间7个昼夜以上。
6.4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设计好原料的比例。选择高质量、耐用性好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加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和混凝土单方用量,以提高其密度和坚固性。
(2)适当的降低温度。混凝土材料较特殊,遇高温容易热胀,从而使得浇筑过程出现气孔,导致浇筑的混凝土低刚度,且可能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浇筑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3)及时检测混凝土。把控好混凝土的材料成分和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操作如下: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混凝土上的构件上布置检测点,从而利用先进的设备,如电子测温仪等,来检测混凝土的温度,从而详细的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检测出更多有用的数据信息,以更好地实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7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的质量,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由剪力墙的质量来决定。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掌控好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工程技术及其要点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百姓提供一个稳定和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少骅.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5(8):247.
[2] 段长清.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8):120.
作者简介:
马振国(1988-)男,河南新蔡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论文作者:马振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结构论文; 框架论文; 剪力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