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校发展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重点的几点看法_社会改革论文

对团校发展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重点的几点看法_社会改革论文

对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重点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团校论文,几点论文,深化改革论文,总体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共青团工作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正在成为各级团校的普遍实践。在此过程中,正确把握团校发展的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的重点至为重要,对此,笔者试就几个主要问题谈点初步认识。

一、团校建设发展的总体方向

关于团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问题,团中央已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把团校建设成为共青团培养跨世纪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确立这样一个总体方向,就是要求团校由共青团所属的干部院校逐步发展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学校。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的国家,在此情况下,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归根结底要把我国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其中,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高青年一代的跨世纪意识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决定了团校在培养和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中发挥应有作用,是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

第二,为青年的成长成才这个根本利益服务,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共青团团结和教育青年的重要途径。团十三大以来,随着共青团相继组织实施两项跨世纪青年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工作的推进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阵地依托作保证。团校作为共青团所属的教育机构,在提高团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担负起提高青年素质的任务,是共青团工作整体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使人才的供求逐步通过市场走向社会化是必然要求,这从根本上对我国教育的办学、管理、投资等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及教育质量和效益等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决定了作为教育事业单位的团校,通过面向社会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充分显示自身特有价值和多方面作用,已经成为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内在要求。

由此可见,把团校建设成培养跨世纪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团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根据我国社会、青少年事业和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需要,针对团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着眼团校在新时期的长远发展而作出的必然选择。

基于上述主要依据,我们认为,按照团中央提出的把团校建设成为共青团培养跨世纪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一总体方向,进一步推动团校建设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重要意义。

首先,团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学校,将在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的基础上,实现办学对象、办学职能和办学领域的广泛拓展,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共青团工作、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多重办学任务与使命,发挥团校教育资源的综合社会效益。

其次,团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色在于以团干部教育培训为主业,即实现团校办学职能和办学领域的拓展,不是削弱团干部教育培训,相反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干部教育培训创造条件。这既是因为团干部作为我国青年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本身就是培养跨世纪青年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又是因为,团校的办学基础是建立在团干部培训工作之上的,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是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前提和立足之本。

再次,团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学校,必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动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新型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并通过全面提高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牢牢掌握生存发展的主动权。

二、团校各类教育的具体发展目标

推动团校建设按照团中央确定的总体方向健康、顺利发展,必须在健全、完善正规化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制度的同时,重视培育和开发团校新的教育领域。只有这样,团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掉单一依赖举办学历教育求得建设发展突破的局限,通过开辟更加广阔的渠道和领域,保持生机与活力。按照这一要求,从团校现有各类教育的不同发展程度、存在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今后一个时期团校各类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具体目标分别为以下方面:

关于团干部教育培训,重点是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继续深入贯彻落实《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总体部署,按照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人才工作目标,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健全、完善正规化团干部教育体系与制度的道路上取得全面突破。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要在继续突出以邓小平理论为重点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针对大部分团干部分别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相应学习的实际,进一步研究确定团校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的内容重点和课程结构,形成不同层次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的鲜明特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第二,要在继续充实、丰富团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满足团干部调整、改善专业知识结构不同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团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技能,提高团干部的现代科技意识和素质;第三,要在总结团校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团干部的特点和岗位工作实际,全面改进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要通过逐步运用一些高科技设备、手段,促进团校教学的现代化;第四,要针对团干部教育培训与团干部选拔任用相脱节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团干部教育培训的“证书化”制度。从团校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实践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建立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用制度的要求,我国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为建立团干部教育培训“证书化”制度创造了机会;二是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按照干部分类管理的原则,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正在走向规范,这又为团干部培训与各类干部培训有机衔接提供了条件。因此,只要抓住机遇,积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

关于各类学历教育,重点是要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趋势,从实际出发,对现有学历教育的办学方向、专业学科体系及教育形式等进行全面调整和改善。其中,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在面向团干部的同时,进一步向社会各类在职人员延伸,扩大服务面,并积极开办第二专业学历教育,逐步采取函授、夜大等业余教育形式。普通学历教育主要是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

关于培育开发新的教育领域,重点是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积极开展成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类现代专业知识、技术教育,逐步构建一个面向社会,以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力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青年成长不同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深化团校改革的几个重点

按照把团校建设成为共青团培养跨世纪青年人才重要基地的要求,实现团校教育的上述具体发展目标,要求团校必须深化各方面改革,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按照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团校深化改革应该着力突出的重点是:

第一,在继续深化团校教学改革和人事、行政、后勤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团校多渠道和多形式广泛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的力度,逐步建立能够借助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办学机制。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校要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学校,不仅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而且必须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团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力量远远不够,只有通过借助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开放性办学,才能形成办学优势。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已经为团校借助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近年来团校办学的实践也证明,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不仅是提高团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许多团校在尚未解决教育规格条件下拓展办学职能和办学领域的重要保证。

第二,在继续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团校建设的教育投资,并不断创造条件开辟自筹自创经费渠道的前提下,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积极、慎重、稳妥地研究探索建立团校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多形式的产权体制,为最终实现团校办学体制的根本改革积累经验,做好必要准备。虽然这方面问题目前我国干部院校乃至教育事业单位尚未涉及,但我们认为,它符合教育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势,也是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近年来,个别团校已进行的一些初步尝试表明,深化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更为艰难,但它对团校建设的意义重大。

第三,在继续提高团校教育规范性和办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争取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逐步把团校各类教育分别纳入社会相应教育总体格局之中,并通过有关政策保障和办学资格认定,为团校各类教育取得社会广泛认同,产生应有效益提供保证。近年来,中央团校和许多地方团校,在团干部培训和面向青年开展的各类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中取得的进展表明,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实现团校各类教育与党和政府及有关机构相应培训的接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在继续直接参与共青团重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上,促进团校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团校作为共青团所属教育阵地的功能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标签:;  ;  ;  

对团校发展总体趋势及深化改革重点的几点看法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