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缺陷识别与分析论文_徐晶,丁建

输电线路缺陷识别与分析论文_徐晶,丁建

徐晶 丁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文章对缺陷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制度规范流程,推行绩效考核,加强线路验收、运行和检修,全面开展带电作业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强化设备缺陷管理,使缺陷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备;缺陷管理;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输电线路设备数量快速增加,线路设备的老旧程度日趋严重,恶劣气候和微气象条件增多,造成设备缺陷的概率增大,但输电线路维护人员数量的增加与设备数量的增加成负增长,同时人员的技术素质不相适应。为此,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与正常维护工作成为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缺陷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流程化与企业的目标管理之间成为又一矛盾。

2 缺陷管理现状

由于电网的快速发展,线路专业人员结构性缺员、班组职责不同,新设备的不断增加和使用,造成部分设备成了维护死角,在设备维护、缺陷处理时,班组之间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因线路巡视工作未做实、做细而造成检修后的设备重复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重要缺陷的消缺率停滞不前,保持在85%左右,不能确保输电线路设备的健康可靠运行,经常会有非计划的消缺工作;各班组的消缺主动性不够,被动地接受消缺安排,没有安排就不主动去消缺;班组成员不主动关心设备健康状况和消缺情况,运行人员只是简单巡视,只是被动地接受班组长安排的工作;管理人员各专业专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日常管理事务与现场情况的处理,对所管辖专业的设备缺陷了解不详细,对专业缺陷管理参与不多,更多地依赖于班组和缺陷管理专责;然而在人员紧张、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班组的主要精力放在完成生产任务上,对缺陷重视不够,专业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对日常行政生产事务上,对缺陷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往往是采取应付之策。综合各种现象,导致输电线路设备的缺陷管理处于一种无奈之境地。

3 改进对策

3.1 实施消缺的目标管理

输电线路设备消缺目标:紧急缺陷消缺率100%,重要缺陷消缺率达95%以上,一般缺陷消缺率达80%以上。同时确定了“零缺陷”管理的目标最佳值:紧急缺陷消缺率100%;重要缺陷消缺率100%;一般缺陷消缺率90%;设备年检消缺率100%;新线路设备“零缺陷”投产。提升设备消缺率措施:紧急缺陷24小时内消缺,重要缺陷30日内消缺,一般缺陷一年内消缺;重要节、假日、迎峰度夏前,重要及以上缺陷全部消缺。强化重要缺陷分析制度,加强对缺陷的统计与管理,结合月度和每周生产计划统筹落实设备消缺工作,使设备缺陷处于可控状态。

3.2 缺陷管理流程规范化

3.2.1 规范缺陷上报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谁发现,谁上 报”的原则,规范线路设备的缺陷上报流程,不论是运行人员还是检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均按以下相关流程进行上报:第一,巡线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缺陷,应立即记录到巡视记录手册上(或输入到智能巡检仪中)。巡视完成后将巡视缺陷和结果交班长,经班长审查整理后将缺陷录入到缺陷管理系统(PSMS)中,经专职审核,根据缺陷性质由专职负责下达消缺计划。

第二,若为严重或危急缺陷,要立即报告班长,班长应在核实情况后,立即汇报给专职和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根据缺陷情况安排处理或上报上一级职能部门和领导。

第三,检修班组在特巡过程中发现新的缺陷,要及时反馈给检修专职,检修专职要及时反馈运行专职并通知责任运行班组,由运行班组填报缺陷管理流程。

3.2.2 规范消缺流程。

线路设备缺陷的消缺管理规范化是提高消缺率的必要保证,缺陷处理的程序是一个“下达→处理→验收”的闭环过程,并以传递“缺陷单”的过程体现,以达到实用、方便、高效的目的。

3.3 管理措施

3.3.1 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运行、检修质量。

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是确保工作质量的保证,主要有:

第一,线路运行工作实施设备主人制管理方式,重点是落实人员的责任,设备主人所管理的线路设备其缺陷由其相对应的设备主人进行管理,主要工作是:缺陷整理、上报、跟踪、参与消缺、验收;线路巡视工作实施标准化作业,巡视工作中必须使用作业指导书和任务单。

第二,现场检修作业实施标准化作业,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执行卡;规范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的使用,定期到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将作业指导书(卡)的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实现了闭环管理。

第三,加强新线路的验收质量关,认真编制验收方案,施工过程积极参与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位的原则,对验收质量推行周期负责制,加强考核。

第四,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现场作业安全质量控制流程,构建权责清晰、管理顺畅、规范可行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作业现场的“工作流程化、作业标准化、行为规范化、安全质量环境优化”的目标。

3.3.2 开展状态巡检,实施带电消缺。

根据线路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季节性特点,全面开展状态巡检项目,制定对应的设备巡检记录表格,在进行设备巡检的同时逐项记录巡检结果,避免在巡检中遗漏巡检设备及项目。针对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部分可以带电消除的缺陷进行及时消缺,将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对现场没有办法带电处理的,结合停电机会进行处理。通过开展设备状态巡检,使运检人员掌握了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开展带电作业消缺,提高了消缺的及时性。

3.3.3 开展设备缺陷分析管理。

对重要及重复性发生的缺陷要有分析报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程度;对不能消缺的设备必须有书面原因分析并说明理由,上报缺陷管理专职并报相关领导审核,使每位专职能够充分了解所管辖专业的设备情况,并积极参与专业缺陷的管理。对由于设备本身质量引起的缺陷或者多发性同类型缺陷应组织专题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处理方案。

3.3.4 做好消缺计划的统筹安排。

加强计划管理,对所有缺陷应根据缺陷性质进行汇总,并按照缺陷管理要求安排消缺计划,同时结合检修计划的编制安排消缺工作,实施设备评估,将评估出来有运行隐患的设备及有重要以上缺陷且需要停电处理的设备优先考虑安排,结合停电检修进行消缺。要求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检修期间,消除所有缺陷;在线路检修前,要提前收集缺陷情况,并准备备品备件,确保检修期间缺陷的及时消除。

3.3.5 落实责任,推行绩效管理。

缺陷管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明确缺陷上报、管理、执行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工作人员在巡查中不能及时发现并上报设备缺陷、缺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正确安排消缺工作、工作人员在消缺工作不能完成消缺又不能说明原因的或人为原因造成新的缺陷产生,将对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

4 结语

缺陷管理就是人员工作能力和技术技能的体现,是制度执行的集中表现,通过对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使输电线路设备在缺陷管理工作上有质的提升,对确保缺陷管理规范化、提高设备的消缺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光辉,高虹亮.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5.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1799.2-2013)[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徐晶,丁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缺陷识别与分析论文_徐晶,丁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