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困境与路径论文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困境与路径论文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杨奕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

摘要: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受当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深度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深度教学的基本内涵及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存在的困境,提出从合理配置师资、丰富学习资源、依靠乡村振兴等路径,促进深度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施,以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深度教学;教师培养;全面发展;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村学校硬件建设焕然一新。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的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人数大多不足于100人,这样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师资配备、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中仍以应试教育为教育教学取向,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体性。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从浅层教学走向在,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借助学生熟悉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深度教学,是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 深度教学的内涵

深度教学是相较于工具性教学、浅表层教学而提出的。所谓“深度”是指触及事物内部和本质的程度。现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和刺激,难以通过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深度教学是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基于学科的本质和知识构建基础上,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教师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1]深度教学的“深”不是知识的深度,它是指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深度发展,深度教学是启智与育人相统一的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2]

为切实提升新闻摄影质量,在运用摄影技巧及艺术手法时需善用摄影设备中的闪光灯,以有效改善拍摄画面过度曝光等问题。同时,在闪光灯调节过程中,也可采用增设反光板等方式,使光源能够借助反光板及天花板反射形成漫反射效应,有效改善光源不充分或光照不均匀对新闻摄影作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如果在摄影空间较小、距离拍摄物体较近的情况下,可将闪光灯调整至90度,利用周围墙壁及天花板的反光,使拍摄物体能够得到均匀的打光,提升拍摄作品总体质量。

二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深度教学的意义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深度教学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挖掘知识的丰富内涵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8年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在哈尔滨正式挂牌成立。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主持会议。

“知识是通过符号表现出来的,符号是知识的外在形式,符号性是知识最基本的属性。”[3]浅层教学忽视对知识符号背后更深层次内容的关注与关照。新课改下,我们要追求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力发展的深度教学。深度教学不以书本知识的获取为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用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帮助学生构建符号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逻辑、价值和意义。深度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加工处理,更有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探究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新课改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0 年)》将“坚持能力为重”作为战略主题之一,文中强调: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培养。[5]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深度教学,使乡村教师更多关注教育的育人本质,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考虑,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深度教学是对教学发展性的回应

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深度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仍难以实现。主要困境如下: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深度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培训学习中逐步应用,面对充满“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 ” 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Ambiguity)外部环境,企业培训学习也必将迎来一系列颠覆式变革,给网络培训学习带来更大的挑战,也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可以预见的颠覆式变革,主要将发生在三个方面: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导致深度教学难以推进。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涌向了城市务工,有条件的家长都将孩子带到了城镇求学。留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学习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即使有的家庭选择一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家长也因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无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这些情况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自身基础薄弱、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迁移能力。这些问题也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深度教学的实现。

三 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深度教学的困境

深度教学是对提升教学发展性的呼唤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回应。教学的发展性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等内部因素,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深化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发展性品质,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诸多教学改革似乎并没有真正地提升教学的发展性品质,也没有达成学生发展的丰富性。”[4]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迫切需要摆脱将教学看作单一工具性教学的局限,将课堂还给孩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不断去探索、发现。

(一)教师数量短缺,深度教学无法开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盐酸苯环壬酯透皮贴剂的处方 …………………………………………… 廖诗琴等(7):897

(二)优质师资无法保障,深度教学难以实现

各级政府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资金投入、师资配置上进行适当倾斜。各级教育部门在进行教师配置时优先考虑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分配,使农村小规模学校早日达到标准的师生比,以减轻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中去,为实现深度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乡村学生基础薄弱,深度教学难以推进

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绿色环保之路。需要提高良好生态环境的思想认识水平,落实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行动措施。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能力,建立市场化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优美环境,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四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深度教学的路径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增加乡村教师薪酬,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师的补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具有先进的教学新理念和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基本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受其政治、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在保障优质师资面前毫无优势。一方面政府会优先考虑将优质师资分配到城区小学或者农村中心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民办学校的发展,很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秀教师基于个人发展和后代受教育条件的考虑,纷纷流向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的民办学校。长此以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专业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备数量不足,教师身兼数职,深度教学无法开展。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严重超编的情况。以县级单位,“1:19”师生比为标准。[6]据相关调研显示“调查对象所在小规模村小的平均师生比为1:17,其中78.29%的小规模村小的师生比在1:20以下,最大师生比为1:28。”[7]教师数量不足,一方面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一个教师代课超过3 门现象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过多的非教学任务,导致了很多教师工作热情不高、职业倦怠。农村的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在上课、担任班主任的同时,教师们还要填写大量的教学任务之外的资料,导致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疲于应对检查,教学精力不足,深度教学无法开展。

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和职称评定制度。政府通过不断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补贴、增加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名额等方式,让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二)依据学情做足功课,利用多种渠道丰富学习资源,促使深度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

深度教学需要教师在课下做足“功课”。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甚至多变的活动过程。[8]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对自身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两个维度对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在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寻找知识的实现价值,而不应从学生个体以外去找寻教学的意义。[9]教学基于学情,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知识深刻理解与应用。

利用“名校+”工程组成教育联合体,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注重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名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学习资源,不断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深度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落地。

利用“互联网+”,在小规模学校和“名校”之间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缺乏英语、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的现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网络授课的方式缓解农村小规模学校专业科任老师的缺口,丰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资源。

(三)推进农村振兴,吸引优秀青年回乡创业,改变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10]乡村振兴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持久有序地向前发展的基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长期落后,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城镇的结果。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改变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基础薄弱和家长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首先,政府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出优秀青年回乡创业,增加农民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生活在父母身边,在家校共育中逐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基础。其次,充分发挥村委会和党员作用,依据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利用互联网和职业教育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素养,为他们提供就业保障,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创业中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再次,让学生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将自己的所学知识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发展他们的学习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实现深度教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实践着力点——兼论推进课堂教学纵深改革的实质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53-56.

[2]安富海,陈玉莲.深度教学及其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7(05):6-10.

[3]伍远岳. 高效教学的教育学审视[J]. 中国教育学刊,2016(04):21-25.

[4]伍远岳.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 年(04):58-65.

[5]屈佳芬.基于学科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J].江苏教育,2016(12):30-35.

[6]中央编办.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2014-11-0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71/201412/181014.html

[7]姚翔,刘亚荣.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路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4):23-27.

[8]邱艳萍.论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之不足及其提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12-116.

[9]宗德柱,孙存华.“深度教学”的变革、困境、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5(20):23-16.

[10]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18-09-26.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8-09/27/c_1123488392.htm

本文引用格式: 杨奕.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87):309-310,328.

作者简介: 杨奕,女,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113

标签:;  ;  ;  ;  ;  ;  

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深度教学的困境与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