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洪张龙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洪张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 650106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以质量提升为着力点,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和形成全过程素质教育模式为目标,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并从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要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质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全面系统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建设。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几点思考

1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1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大学教师的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以学习为重点,即传递文件、阅读文稿或听报告。这很无聊,内容和形式都缺乏新的想法,教师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不高。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教师眼前的问题没有联系,缺乏对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关注,与现实脱节,也不太受教师欢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不完善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它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作机制、制度保障、方法等方面。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匮乏,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畅,制度缺失,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高校行政部门尚未形成一套固定、一致、持续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经常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展示更多空洞的口号,而不太具体的措施。另外,高校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的不足。高校的考评制度多数是围绕教师的教学科研展开的,较少的涉及思想政治和育人的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考评标准。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学科研,忽略了师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教书不育人。

1.3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受多元化思潮的冲击

首先,高校教师价值取向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大学教师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随着人才流动的全球化,高校已经引进了大量具有海外经验的教师。尽管他们在国外拥有先进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些人会将西方价值观带回,甚至教学生。其次,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物质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会出现功利、利己以及拜金主义的思想潮流。由此导致有些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安于教学,四处投机,急功近利,职业道德丧失。

1.4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的新形势下,提到更多的更受重视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而言,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合理的定位,重要性被忽视。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也是处在说得多做得少、说着重要做着次要的状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不但不可忽视还要更加强化。其次,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看,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多数高等学校把整体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教学科研工作的好坏成为高校发展评判的标准。反映到高校教师的工作上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不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都有严格的业务水平评价标准,考核聘任也都和业务水平挂钩,很少有严格的育人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考核。最后,高校教师主观上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少的高校教师接受了系统的思想政治培训,大多数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了解不够。一些教师认为他们的学术水平很高,自然的思想素质也很高。一些人认为政治理论的研究已经结束,与他们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没有什么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可以做得很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要。客观上,高校教师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学科研上,思想政治学习很少。一部分高校教师还处在一种无心顾及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状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2.1引导高校教师确立正确的利益观。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主张整体利益优先,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们还认为,强调整体利益并不是剥夺个人利益,而是为实现绝大多数人的个人利益和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虽然个人利益是指导个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但只有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不冲突时,维护个人利益才能成为激发教育者倡导的个人价值观的驱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高校教师的利益关切,但绝不倡导高校教师形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而是要引导高校教师把人生理想、事业追求的实现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等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新时期,当学生的思想特征更加明显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一方面,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应该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年轻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沟通,也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2.3遵循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解决高校教师思想观念、政治理解和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引导高校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涉及精神问题。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大学教师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避免谈论思想政治。而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开展业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结合起来,要努力为解决高校教师关切的现实问题搭建平台、创设机会、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在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具体工作中转化思想、凝心聚力。

2.4要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注重个体差异和人文关怀。

高校教师是一个群体,既有共性的群体性特征,也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性特征,对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一刀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要深入细致、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变整齐划一、指向不明的“漫灌”为精准导向、因人而异的“滴灌”,有针对性地缓解和解决大学教师存在的各种思想混乱、认知问题和实际困难。只有这样,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贴近高校教师的不同思想特征和现实,才能在教育发展中失去深度和高度,也才能具有温度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更加重视质量问题,以科学的质量观为指导,自觉追求内涵发展,推进质量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才能稳步走向新的发展时代。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12-09.

论文作者:洪张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洪张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