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论文_拉加才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论文_拉加才旦

(四川省德格县马尼干戈初级中学 四川 甘孜 627200)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作者感触很深,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以期为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出自身贡献。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终身发展 综合性 科学规律 内外结合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4-043-01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其涉及面比较广,传统教学奖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缺陷,桎梏了我们的头脑,限制了我们的手脚,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的客观发展和人们对化学的客观需求,需要我们广大化学教师积极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战略性的眼光重新看待我们化学教学,进而开创化学教学新局面。

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化学教学的一大重任再无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切合时宜的指导,促使他们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化学教师应积极秉承新颖教育思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有关规定。因此,各级学校教育应牢固树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根本理念,全面做好化学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树立勤于和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需要对"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层剖析,我们必须树立:"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全新认识"。促使学生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均衡发展。促使学生明确:"学习水平提高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不仅是顺利完成学业和以后幸福生活的保证,更是终身发展的保障。此外,提高学习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身心水平。

二、增强化学教学的综合性。

化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是一种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化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应区别对待而要以一种整体来看待来研究,为此,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关系,我们才能以更高的程度来研究化学教材。探究学生客观实际,进行有效教学,否则,非但起不到相应作用,反而会将我们引入歧途。强化化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再能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步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化学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推动作用,才能促使化学教学百花齐放,提升化学教学综合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一步挖掘化学教学内在潜能,开创新形势下化学教学新局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化学教师应积极组织一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项目和活动,比如:备受学生追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同时,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化学教学综合性的发挥。

三、遵循科学规律。

化学教学有效性也应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方法,这些丰富的教学方法在指导我们工作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当我们研究和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我们只是以一种思维片面的看待它们,然而在进行化学教学中,我们切勿用单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这种方式多么的新颖,多么的有效,最终只能满足学生基本需要,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提高研究和勇于实践中,应将这些不同的方法综合研究、运用和反思,进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方法体系,此外,还应结合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客观实际的不同,灵活运用,促使这些方法贴近他们客观需要产生强大合力,共同为化学教学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四、在内外结合中拓展化学内涵。

化学教学有效性还应体现在教学的内部、外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一次有效的化学教学,不仅促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习水准和品质水平的提升,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在不断努力和勇于追求中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乐趣。在课内和课外结合中拓展化学内涵,是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一大捷径,因此,下课并非化学学习的结束,更不是一种放弃,而是一种新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化学课程的内涵,化学课程只有和学生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家庭配合等方面进行紧密配合,才能延伸化学课程,然而这种结合,非轻而易举,我们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不同、社会情况的不同和家庭差异性等客观实际,设计迎合学生兴趣口味、迎合社会客观发展和家庭客观需要,只有这样,化学教学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社会和家庭服务,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和家庭和谐的一大驱动力,这需要我们化学教师全面把握学生客观实际,精准把握教材内涵,提高化学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此外还应强化化学和学生、社会和家长的联系,以便整体把握学生特点,及时有效的帮助每个家庭实际困难,引导家庭和谐发展,在一种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中,促使化学在每个学生内心深处落地、生根、开花合计结果。

言而总之:以上四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需要结合教材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和教师的不同灵活运用,效果才能凸显,然而化学教学有效性非一蹴而就,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化学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勇于开拓创新、全面把握学生客观实际、精准把握教材内涵,我们的化学教学一定会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志专;中学教师课堂情感教学技能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吴丽贤;;素质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曹燕琴;;关注习惯养成 实现高效课堂[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5冯永洁;实践建构主义理念 革新中学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02年06期

6张修林;开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化学教学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04期

论文作者:拉加才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论文_拉加才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